【https://www.feidashipin.com--写作素材】

  观看纪录片《家风》感悟范文六篇

  弘扬文明家风 培育优良警风——观看纪录片《家风》感悟范文(1)

  近日,纪录片《家风》热播,全国公安机关相继要求观看《家风》纪录片,以“扬家风、转作风、正警风”为主题开展专题活动,撰写观后感谈心得、发感悟谈感想。其实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庭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庭文化风格。家风,影响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民风、政风。良好的民风、政风是以千千万万家庭的良好家风为基础的。党的领导干部家风,不是个人的事、家庭私事,而是关系到整个党、整个国家的形象和生命。

  一、弘扬文明家风,转变民警作风,培育优良警风

  一是文明的家风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领导干部弘扬良好家风,会给领导干部带来一种约束力。良好的家风不仅限于个体的养成,更为重要在于“修身、治国、平天下”。领导干部有良好的家风,不仅为官从政清廉,造福一方;也会严于律己,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始终做到心中有戒、严以修身。

  二是文明的家风是领导干部抵御腐败的重要防线之一。领导干部的党性党风状况对其家风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而良好的家风一旦形成,同样又对领导个人启到约束作用。家人会用良好的家风对其进行大胆的提醒、监督和帮助,共同抵御歪风邪气。

  三是文明的家风具有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领导干部处于领导地位,尤其是公安机关的领导干部,既是群体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又是群体意志的体现者和协调者,也是群体活动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多,活动最频繁的一支队伍。这一特定的队伍和地位决定了人民群众对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赋予了极高的角色期待和道德期待。社会和人民不仅从领导干部的工作表现和道德状况来评价领导干部,也从领导干部家庭成员的道德表现来评价领导,因为领导干部的家风实质是领导干部个人作风的延伸和折射。领导干部有良好的家风,就会以其特有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就会带动更多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保持弘扬良好的家风。

  二、培育良好家风,关键在守家规、正己身、懂感恩

  一是立家规、守家规,就是要求党员领导干部有涵养、懂法规、讲纪律、守规矩。中国很多书香门第和官宦之家都立了自己的家规,著名的如纪录片《家风》中曾国藩的十六字箴言:“家检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立家规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祖训、族规、家教在家风建设中的涵养和约束力,各族的族规和家规确立后,重要的是要遵守所立族规与家规。家庭是一个人思想性格的塑造之地,族规家规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缩影,是人生遇到的第一部“法律”。良好的族规家规能够让家庭成员及早认知生命生活的内在意义和规则,慢慢让其懂得人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是扬家风、正己身,就是全体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遵守族规家风,带头做好表率。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家风好不好,这需要领导干部发挥好“家长”的主要作用。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从我做起,恪守族规家规、传承弘扬良好的家风,才能为家人作出表率,为职工做好示范,才会让这个家庭长久不衰,这个单位永远兴旺。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做到廉洁自律、干净做事、清白做人,要求家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不让家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不让下属干的自己率先不干。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里家外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标准,上班下班一个尺子,始终保持着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三是正警风、懂感恩,就是要求所有民警、警务辅助人员,尤其是所队室负责人,要过好家庭关、亲情关、权利关、恩情关。所队室主要负责人要正确对待家庭、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尤其是对待自己的下属,要真心关心、关爱家人和子女的教育、善待下属,但不溺爱、不纵容,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下属及身边的人。要保证自己没有事的同时,确保身边的人不出事,策应自己的整个家庭和单位平平安安,这才是这个家庭、家族和单位的幸福所在。同时,我们要懂得感恩,用感恩的心来感恩我们身边的人和组织,感恩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同事及身边的所有人,同样我们要感恩组织、感恩党、感恩这个美好的时代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建设良好的家风,利于家庭、家族、单位

  新时代、新形势,加强党风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刻认识良好家风的重要性,认识到领导干部的族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警风。

  一是建设良好的家风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之一。打铁还需自身硬,良好的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党性的具体体现,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能否顺利实现,领导干部手握公权大权,能够调动和支配很多的社会资源和力量,一些别有用心者在直接拉拢腐蚀领导干部难以成功的情况下,往往将目标对准领导干部的家属亲人,从而达到目的。从近年来发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领导干部肇始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的屡见不鲜,家风败坏已经成为作风问题滋生腐败现象蔓延的重要根源之一,同样影响到家庭、单位和国家的政治生态及利益。

  二是建设良好的家风是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庭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修身立德的精神起点,也是连接个人与单位和国家间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国家组成的最基石。纪录片中《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这些优良的家风教诲,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仅决定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也决定这个家庭、家族的命运和单位兴衰,同样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家风连着作风政风警风,领导干部族规不严、家风不正,必然导致作风不优、政风不淳、党风不清、警风不纯,就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政府公信力、损毁警察形象。只有家风清正廉洁,家风崇德、向善、向上、向美,家庭、家族和单位才会长久兴旺。

  家风,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观看纪录片《家风》心得体会范文(2)

  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记者在街头巷尾随机采访群众时总是问:“您的家风是什么?”有的人会侃侃而谈,引经据典从他的祖宗讴歌到他的孙子,并且会举荐出他的家风遗训来,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文化程度、表达能力有限,或者家中从古至今就没有概括提炼出家风,因此就很难说出自己的家风具体有几条,但隐约中感觉到家中有那么一种内在的东西在传承着。其实这就是家风。

  家风家家都有,无论是名门望族还是普通百姓,有家就有风,只不过是长辈们在言传身教中、在潜移默化里悄然传承着,无需铭志在族谱中标榜着。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家庭就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家风便是你在有意无意间遵守的校纪校规了。

  小的时候家庭的境遇非常困难,父母勤俭节约、起早贪黑,艰难地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但善良、勤俭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乐善好施的父母身上集中体现出来。

  记得小时候会经常有一些说着普通话的外地人进村串户地推销丝棉、袜子、锅碗瓢盆、毛毯等日用品,一天傍晚,来了三位外地生意人到我家里正和母亲说话,大概意思时要在我家借宿一晚,我听见她们和母亲的对话后,立即把母亲叫道一边说我不同意她们住我家里。母亲蹲下来说:“她们从远处来的,你今后长大了也有可能去远处打工,我也希望你到那一天时在远处能够找到住处。”母亲的这番话我至今记忆犹新,而且在现在的工作中,我多次拿这个例子来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那年炎热的酷暑中我的肚皮长了两颗疮,然后迅速扩散,父亲背着我步行二十多里路到邻县的一个村医家里医病,打完针、取完药后又顶着烈日把我背回家。路上渴了,父亲就喝路边的山泉水,连五角钱一瓶的汽水都舍不得买来喝。现在回想起来,鼻子仍然酸酸的。如今,我和未婚妻上街买东西时,她只要看见我准备对她购买的东西要发表意见时,她立刻说出“汽水”二字示意我闭嘴,然后再重新挑点便宜的东西。

  在日常的生活里,善良,勤俭这些我们民族文化积淀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在父母的身上折射出生命的光辉,这便是我刻骨铭心的家风了。

  家风是培养成的,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家风。培养家风,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家风是传统的,家风的培养也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好的东西来培养。“温、良、恭、俭、让”是孩子们首先应得到的教育。

  其实,一个集体也是一个家,更应有一个良好的家风,作为我们国家公安队伍,“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便是我们最好的家风,摒弃一切私心杂念,守本分,长本事,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只有重温家风,才能重整国风——观看纪录片《家风》感想范文(3)

  纪录片《家风》,既体现家风传统对中国人的无声滋润和深刻影响,也反映人们对家风传统日渐流失的无奈和感慨,以及重温家风的热切期盼。

  相较其他国家和民族,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特色是既不以个人为本位,也不以国家为本位,而是以家庭为本位,核心是重视亲情、崇尚德性、和睦关系,妙道在始于家庭但不止于家庭,而是扩展至家国天下。《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向来被中国人视为最重要的修身法则。

  因此,中国文化非常重视家风的培育,强调制定和传承家规、家训、家约、家礼等伦理道德方面的劝谕和规范。清代名臣曾国藩以治家严谨得体著称,其制定的家训“八为本、三致祥”,既通俗易懂,又令人警醒,如养亲以得欢心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以及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等,可谓中国传统家训和家风的缩影。

  几乎每个中国人生来就或多或少受到传统家风的影响与制约。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简单、实则蕴含深刻道理的家风家训,给我们带来温馨、安全、抚慰和支撑,也带来保家进而卫国的责任和使命。遗憾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家风传统遭到严重破坏,正不断流失。原因大体有三:

  “五四”以来,中国文化传统成为国家积贫积弱、挨打受欺的替罪羊,变成“西方话语”和“革命话语”的批判靶子,被弃之如敝履。而家风传统是重灾区之一,导致中国一度出现砸烂祖先牌位、烧毁家谱族谱、漠视家训家风的恶劣现象。

  传统大家族不断解体,父母与未婚子女一起生活的核心家庭,逐渐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模式。计划生育政策和现代人生育意愿降低,导致家庭少子化、独子化现象增多,下一代几乎无不成为“娇宝宝”和“小皇帝”,进而造成整个家庭逐渐偏离了孝敬老人、尊重传统、传承家风的方向。

  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期间必然经历人口流动尤其是乡村青壮年人口流动到城镇的过程——中国正处于这种人口流动的高峰时期。狭小乡村范围内“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与父母一起生活共同塑造和传承家风的传统,无法避免地被城镇“陌生人社会”的伦理道德,以及不受或少受父母教导规范的生活所取代。

  家风传统的流失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它不仅加重了中国当下伦理失范、道德滑坡、人情冷漠、人际疏离的程度,而且对中国人传统的“家国天下”观念造成极大冲击和破坏,以至于出现“国而不家”的现象——看见跌倒老人扶还是不扶,竟然成为当下中国的一大道德困境!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细胞,家风则是国风的天然基石和集中体现。中国社会转型加速,但家庭作为个人肉体和心灵港湾的作用未发生根本改变。优良家风传统的传承培育,既是国家社会的责任,也是家庭和个人的使命。只有好的家风,才有好的国风;只有重温家风,才能重整国风!

  以勤政清廉正气之风引领党风、政风、民风——观看纪录片《家风》心得体会范文(4)

  “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做官不许发财”是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的家风;而“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清廉”则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亿万家庭的家风,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很朴实,都是崇德明理的、向善向上的、讲求礼义的。

  清清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谦和有礼待人,家风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精神源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认为:家风好代表这个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良好家风的形成要靠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从自身做起,传承优良家风、弘扬民族正气。

  干部家风正,则队伍作风淳;党内作风纯,则干部家风正。家风与作风息息相关。作风是万千干部行为的集合体,干部行为正才能作风好;家风是锤炼干部行为的熔炉,好的家风才能孕育好的行为。大众“说家风”,探讨家庭教育,反映的是干部修养,检阅的是党风政风。

  好家风是培育好作风的原点。“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教育的第一场所,塑造为人品格,影响人生成长。“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的汇聚构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状态。家风是干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基本点,只有保持了家风的健康,才能助推作风优良。

  好作风是促进好家风的支点。有什么样的党风政风,就有什么样的社风民风;有什么样的社风民风,就有什么样的家风家德,干部家风深受党内作风的影响。党风政风清了,社风民风正了,家风才会变好了。社风民风助推家风形成,党风政风引导家风方向。近几年,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革旧风易旧俗,党员干部朝着勤廉节俭转作风,积极向善的家风步履铿锵。

  “家是一个国,国是千万家。”在国这个“千万家”中,党员干部的家庭最重要,因为一般群众自觉不自觉地把党员干部的家庭作为效仿的对象。党员干部的家风好了,便能向社会扩张延伸,传递正能量,从而影响社风民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人民的公仆,就应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用强劲有力勤政清廉正气之风,引领出纯洁的党风、纯正的政风、纯朴的民风。

  修身齐“家”,正家风警风——观看纪录片《家风》心得体会范文(5)

  近日,按照要求观看了科教频道播出的纪录片《家风》,全警议家风、评家风、教育自我建设美好和谐家庭,写心得体会,开展“弘扬好家风,助推转作风、正警风”活动。

  《家风》用“孕育”和“传承”为题,以古代著名家训为切入口,夹叙夹议,讲述家风形成的历史脉络,以及一个个家族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体现中国人超越时代的家族凝聚力与责任感。片中人物故事、厚重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的讲述风格犹如和煦春风,将家风深入浅出地层层剖析,令人赞叹。观看《家风》,就如何倡导文明新家风,教育自我建设美好和谐家庭,助推转作风、正警风,体会如下:

  一、修身养性,立身做人

  修身养性,顾名思义就是修养身心,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中国封建社会古人个人修养主要是灌输儒家的修身思想,即“三纲五常”(三纲:君臣义、父子亲、夫妻顺;五常:仁、义、礼、智、信)。《家风》晚清名人曾国藩,在其祖父儒家耕读传家的传统思想熏陶和教诲下,修身养性,成就了一生的辉煌。

  新时代,我们该如何做?浅显地认为:多读书,多感悟,做人诚,要有德,行事低调。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坚持读书,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勤的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古英雄人才辈出,有帝王风范,有忠孝典范,有仁义楷模,也有小人窃窃......,我们可从中找亮点,找标杆,学做人,学做事,积善积德,立身做人,提高个人修养。

  二、立规齐“家”,树文明新风

  每个人是家庭的细胞,个人的品行影响家庭,而家风门风又可塑造一个人和一个家族。家风影响一个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长,是个人和一家人成长的基石。“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严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的家风教诲,成就了我们熟知的大家。曾国藩“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十六字家风,塑造了曾氏一门的成就。

  新时代,我们如何齐“家”,树文明新风?我认为立规矩,树形象,以身作则。“不谈过高之理,不行架空之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忠孝仁义,身体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教育下一代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弘扬好家风,助推转作风、正警风”。作为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家长”,必须对单位成员严格教育和管理,让无形的新警风在有形的教育管理中展现。依照法律法规和各项规定,结合单位实际,制定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懂得“学会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培养“德、廉、勤、能”的多面手,用绵延不绝的教育方式,形成单位教育的方法,严格管理,打造一支有形象、有素质的新型警队。

  三、有“家国”情怀,齐家“平天下”的思想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证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在传统中,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

  “修身齐家,心系天下;家训家规,余韵流芳;家风蔚然,国风浩荡。”正是纪录片《家风》的魂。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时代的公民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益的借鉴。

  新时代,我们要有“家和万事兴,国泰则民安。”的家国情怀,要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建警治警理念,要有“小家稳,社会安”的大局意识,努力做到家庭和谐、带好队伍、实现社会秩序良好,风清气正的局面,响应时代召唤,修身齐家,转作风,正警风,平天下。

  以家风促警风——观看纪录片《家风》感悟范文(6)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的古训仍历历在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更是千年不殒,中国古人对于家风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处世之道,是祖先历经世事之后的经验之言,可以成册,可以言传,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必是对儿孙的谆谆劝诫。好的家风淳朴无华,催人向善,是引导儿孙成人成材的不二法门,也是约束儿孙行为规范的内心准则;反之,则误人误己,诱导儿孙步入歧途。往小看是修身齐家,往大看是治国平天下。优良家风需要传承,需要推广,社会正气需要弘扬。

  家风对个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便是对于家风的一个最通俗的理解,也是一个真实的写照。父母诚朴,则儿孙向善,父母贪腐,则儿孙效仿,家风直接影响个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古来宗族大家庭,必让孩子以德高望重者为榜样,而今家庭变小了,更需要家长做好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让优良的家风传承下去,为后代茵福。

  警察的高标准职业要求也促使了必须要有良好的家风,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他需要长期的克制与坚守,锤炼优良的警风更是需要下大力气,常抓不懈,才能做到清正廉洁,为民服务。作为人民警察,我们也应该把“淡泊、宁静、勤俭、好学”作为家规,树立“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良好警风,真正做到“家风铸警风,警风引家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警风。近年来,警察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行政作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我记得我的爸爸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教育我“工作上要向高标准看齐,生活上要向低标准看齐”,这句话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无形就成了我们家的家训,对我的影响也是一辈子的,平平淡淡就是真,它也伴随着我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警察。

  优良家风需传承,社会正气需弘扬,这不仅是利己的“小事”,更是利民的“大事”。在全社会弘扬家风的建设,不仅能扬善于小,防恶于微,更能引导人们摒弃浮躁功利,重塑文明荣辱。而家风的建设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榜样力量,社会的持续关注和人们的长期努力。良好的家风能形成廉洁的警风。近年来,警察子女家属腐败事件频发,影响恶劣,不免令人质疑其家风。“小来偷针,长大偷金”,不良家风追求物质、追求欲望、追求攀比,不仅自己锒铛入狱,也为儿孙后代埋下祸根。值得庆幸的是,廉洁公正的人也大有人在,他们一生奉公执法,淳朴善良,为人民办实事,广受尊敬与爱戴。家风会蔓延到工作作风,优良的家风则是法制化建设的重要推力,而警风的廉洁公正则需要家风正统来保证。


查看更多写作素材相关内容,请点击写作素材

2024 飞达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