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eidashipin.com--写作素材】

冠状病毒病2019COVID-19,简称&ldquo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年冠状病毒病,指由新的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的文章12篇 ,欢迎品鉴!

【篇一】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向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渗透,信息技术推动的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形态形成日益受到关注。我国自加入WTO以后20年的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经济总量也跃居世界前列,这些发展成绩除了国际间的合作日益频繁,更重要是交流方式和贸易往来的现代化和高效化,互联网以及随之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缩短了贸易距离,丰富了全球资源,也增进了总体效益。但是仍然存在人在不足,信息化风险、管理落后,以及法律缺位的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国际贸易;电子商务

  一、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现状及影响

  马云在2015年江苏乌镇举办的互联网大会上演讲时表示“互联网把人类变成了共同体”,互联网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依托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电子商务为依托的贸易方式不受时空的局限,贸易各方利用网络进行传输和交流,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大范围的应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已经充分深入到企业经营和销售之中并为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

  (一)电子商务产生时空零距离

  互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高效,国际贸易的交易方式也相应发生改变,地域和时空限制得以突破,实现了时空零距离的飞跃。这样在信息的高速流动和再生产过程中,不考虑贸易壁垒的前提下,各种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务、技术等在国际市场上畅通无阻,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区域和国际的经贸合作水平和层次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国际贸易成本降低效益明显改善。

  对于制造厂家而言,更是利大于弊,比如说节省了仓库、产品展区、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通过精湛的图片处理技术把产品和服务站,通过互联网向买家展示,也能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由于交易双方不需要面对面的接触,由文化种族宗教信仰等原因造成的贸易争端,得以有效避免,有利于规避非商业因素的风险,可谓“双赢”。

  (二)全球联动资源丰富化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电子商务的使用更是使这个人类共同的梦想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制造商(或厂家)所发布的产品信息在遍及全球的互联网领域,传播消费者在日渐丰富的选择中挑选自己最中意的商品。这时的经济活动既不是卖方市场,也不是买方市场,垄断必然受到竞争的威胁,高库存也能找到买主脱销。企业通过网络营销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发布产品和服务信息,寻找贸易伙伴充分使用全球性贸易资源。

  全球性所带来的贸易自由化又起到了很好的反垄断效果,电子商务有效地打破了大企业垄断国际市场的局面。随着信息的透明度提高对产品和服务选择的多元化参与者竞争活动的升级,这为中小企业带来了十分有利的发展契机,不需要雄厚的资金和高端的技术为后盾,企业可凭借自家的特色商品在遵守相关贸易法规的前提下,与买家直接交易,而不是作为二级厂商的身份间接参与。高门槛的限制得以打破,贸易从关乎国计民生的宏观领域,向日常生活等微观领域扩展,国际垄断行为被有效地遏制,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的流动。

  (三)高效互动使经济效益倍增

  电子商务使得贸易双方通过互联网进行便捷、有效的跨国交流,对双方的需求有较准确的认识。卖方在掌握客户信息的情况下制定针对性较强营销方案,买房根据自己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可以广泛的选择货比三家或者订立长期的贸易合作协议,双方借助电子邮件建立谈论组和召开白板会议等协商洽谈充分互动,这促使客户有效地发挥主体地位,积极地参与到交易过程中。产品提供者可以从中很好的汲取灵感,推动产品的创新,有利于提高贸易的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

  此外,国际贸易货款支付的电子化,一方面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与银行海关税务等部门办理相关事宜,网络索赔结算等工作也得到电子商务系统和专用数据交换协议的保证。贸易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化交易,过程有所简化,交易成本降低,管理方式得以革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不容忽视的是进出口贸易厂商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国家也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二、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虚拟性、互动性、全球性、电子化等特点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网络营销平台。不仅改变了以往的生产经营方式,进出口公司利用互联网完成订单单证等处理工作,打破传统贸易的时空限制性简化交易程序,也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资,更加降低交易成本、拓展了客户关系网络,加快了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提高了贸易水平,提高了企业效率,大大的增强了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有利于国际贸易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信息安全程度有待强化

  电子商务环境中要比实体经济领域大得多,由于电子商务的虚拟性,使得交易双方对于彼此的信用情况难以全面掌握,由此一些企业甚至捏造虚假商业信息,或者产品信息,从而造成了商业诈骗等现象的出现,这种由于信息安全机制不健全所导致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实施EDI,随后又相继进行了“金桥”、“金卡”等一系列工程。目前,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光线传输网络、公用数据通信网、卫星和微波通信网,为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但是,全国性的金融、商业电子网络尚未形成,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还存在一些瓶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缺乏高速便捷的网络设施,由于信息安全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企业的重要财务信息存在着被窃取和丢失的潜在危险:一是面临着互联网中黑客的网络攻击,由此企业给企业的保密工作和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二是交易的双方在运用网络银行开展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风险和人为操作风险,使交易过程容易遭遇信息丢失和帐号被盗等危险。 (二)信息化人才缺乏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给相应的人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电子商务对于任何国家都是一种新生事物,理论上讲是一个边缘学科,发展电子商务需要跨学科领域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又要具备一定金融、商务素养。

  尽管最近几年各个行业对于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全国性的金融网络发展的缓慢和专业人才的缺乏直接影响了电子商务水平的提高,外贸公司缺乏打造优质的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络平台的积极性,只是借助互联网发布产品的供求信息目前我国高校基于当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的大学生却很难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许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的大学生,在其自身专业知识方面仅仅是掌握了一些皮毛的理论知识,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对专业知识的应用一知半解,难以熟练运用,特别是动手能力方面则更加地欠缺,而电子商务领域恰恰需要的是动手能力较强的人才,不需要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理论,还要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在当前实际中,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却有很大的需求缺口,对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真正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的运营,除了融资和市场推广这两大因素外,有一批复合型的人才是互联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互联网公司,技术和资金都不是最重要的,技术更新得很快,而资本据说现在在中关村的资金就有20亿美元,好的项目不愁找不到资本,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三)企业管理制度相对落后

  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有外贸业务的企业大约有80%以上都是以初加工为主,在企业的经营方式上也较为单一,往往采取粗狂式的经营模式因此,这就必然造程了当前许多企业尽管走出了国门,但却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而接连发展受挫,对于企业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取得一席之地就更加困难了。另外,由于企业的管理理念缺乏创新性,管理程序和步骤也缺乏科学性,由此导致了许多企业在运用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时,各项业务往往举步维艰,更不用说借助完善的严格的制度来实现对人和物品的管理了。

  此外,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相比,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步伐显得十分缓慢,有些领域或者环节中甚至还是一片空白的状态。缺少法律、法规对经济行为,尤其是虚拟经济行为的制约、监督和规范,对于我国参与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竞争将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竞争意识不强、缺乏创新精神、商业欺诈引发的信任危机反应了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存在巨大隐患,必须健全相应的法律和技术。

  三、我国的应对网络时代国际贸易风险的策略

  从国内发展来看,在过去的10余年间,淘宝网京东商城网等的高速发展已经对国内贸易产生一定冲击,互联网金融等基于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也开始萌芽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完善和推广,可以预计,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快速显现。但是我国的网络科技发展较西方晚,并且受辽阔地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特殊国情,在融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国际贸易时,难免存在人才缺乏、信息化建设不足、法律缺位的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等多方合力,共同突破难题。

  (一)推进互联网硬件设施和网站的建立及维护

  我国的网络基础设施存在规划不合理,条块分割,各地区分布不均衡,网速慢,费用较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首先完善交通主干道,贸易发达城市的网络建设再一步步往前推进,提高覆盖率和网速,合理规划,防止重复建设,对于进出口贸易的上网费用提供政策性支持。

  政府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提供模板。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要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宏观政策,从而以有效地形式鼓励和保障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理念,也符合温总理提倡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式,因此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大力提倡电子商务是我国政府应该要做的事情。

  虚拟和网络化的市场要求政府加快建设国际经贸合作网站的步伐,争取覆盖我国所有的贸易伙伴,这样有利于信息的流动和人员的交流。此外,打造优质、高效以及结合信息传播、商务洽谈合同而订立的综合性网站,还需我国政府的持续努力,这些举措将为我国的外贸企业铺平道路提供了便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二)大力培养电子商务专用人才

  任何事物的诞生和发展都是需要依靠人作为根本的力量源泉是实现的当今,国家与国家之间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这些归根结底都是要落到了人才的竞争之上作为新兴领域的电子商务,在促进我国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要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作用,必然是需要坚实的人才队伍去作为支撑。

  电子商务人才的缺乏,导致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潜力不足,国家可以把市场需求反射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去。使高等院校担当起培养电子商务高级人才的重任,同时,这部分人才的就业也有保障。除此之外,社会机构应多开展形式丰富的非营利性电子商务的培训活动,员工要积极广泛的参与。对于企业职工的计算机水平,企业也应该通过培训以及进修的方式,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为公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我国的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从现实形势出发,改变目前高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提倡高校培养动手能力强国际贸易理论扎实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合作协议,由企业为学校培养学生方面献言献策

  (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电子商务的健康开展在根本上取决于法律制度的约束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因此,要不断加强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并将电子商务的特点考虑进来,要清晰的认识到电子商务领域的立法,有其独特的适用环境。同时,还要考虑到电子商务涉及的面十分广泛这一特点,组织多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一起探讨和交流后,并进行群众意见征集后,最终制定出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法律手段为我国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开展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企业自身还应当不断加大在基础设施当面的投入,自觉地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引入先进的管理机制和信息化管理设备,还应当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只有在企业内部管理与工作过程中按照信息化的要求进行改革,才能在参与世界范围内电子商务竞争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取得胜利。

  关于电子商务在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交易赔偿等方面的立法不能满足国际贸易日渐发展的需要,国家要尽快确定电子商务的相关标准,统一市场规范,完善法律环境。对操作性不强,不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做出适时修改,同时立法机关要关注国际经济形势和企业的发展状况,依据客观现实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健全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使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社会相接轨,为电子商务提供法律武器。

  此外,我国应注重企业管理方式和水平的调整和提高,我国企业虽然在改革开放初期就积极地参与到了国际贸易之中,但是绝大部分企业仅仅是跨国集团的加工厂,完全没有话语权和定价权,企业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底端,在经营理念方面对电子商务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企业必须学会掌握最新的经营理念,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社会对企业带来的冲击,将电子商务运用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中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活力。

  参考文献:

  [1]何勇,陈新光(2015).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4:5460

  [2]彭赞文(2013).电子商务时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J].商业研究.2:131132

  [3]耿思尧(2015).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及策略初探[J].电子商务.3:4345

【篇二】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间的商务谈判与日俱增。本文通过不同文化在沟通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差异的比较分析了跨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并从跨文化角度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因素国际商务谈判影响

  随着地球村的形成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务活动日趋频繁,国际商务谈判与日俱增。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处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为满足某一需要,彼此通过信息交流、磋商协议来达成交易目的的过程。成功的商务谈判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和进一步的发展。在跨文化商务谈判中,不同国家的谈判参与者就共同和冲突的利益进行磋商。双方既有合作的一面又有冲突的一面。谈判的任何一方在与对方合作的同时,都力图赢得最大利益。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是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因素很多,如国际经济因素、政治环境、法律的多元化及文化等,而文化因素是最难以把握的。它是一个民族或群体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另一民族或群体的显著特征。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冲突,从而导致谈判的中断甚至失败。因此,只有正确认识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克服文化差异障碍,谈判才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是由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在其195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中首先提出的。跨文化交际学是专门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互动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学科。在我国,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主要集中或局限于语言教学界(胡文仲等,1997:50),其他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试图通过不同文化在沟通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差异的比较来分析跨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并从跨文化角度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沟通方式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布农认为,沟通“是将观念或思想由一个人传送到另一个人的程序,或者是个人自身内的传递,其目的是使接受沟通的人获得思想上的了解。”沟通可以定义为通过信息进行的社会相互作用。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决定着文化,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胡壮麟,2001)。即使是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讲话者之间也有约10%~20%的信息被误解或听错了,那么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用外语或第二语言沟通时,误解或听错的比例将会急剧上升。因此跨文化的国际商务谈判总是面临着语言障碍。

  除了语言之外,谈判者还可以使用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指的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可人为地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Samoraretal,1981)。有研究表明,在面对面的沟通中,那些来自语言文字的信息不会超过35%,有65%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形式传送的(刘建明,2006)。有时后者比前者更具有说服力。非言语沟通的主要方式有手势、身势、眼神、面部表情、服饰、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利用等等。这些不像语言和文字那样具有明确符号和意义,很容易产生误解,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非言语沟通方式。文化人类学家霍尔将世界文化分成“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并用此理论来解释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交际行为(Hall,1976:85~103)。根据这一分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则是典型的低语境国家。西方国家的谈判者推崇以明确、坦率、直接的方式沟通。而我国则是高语境国家的代表。在这种高语境文化中,非言语沟通是传递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因素。要理解话语的含义,则领会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是必要的。因此文化的差异会导致非言语沟通方式的巨大差异,甚至同样的动作传达了截然相反的信息。例如,中国人常用沉默表示同意,而美国人则将沉默理解为拒绝。中国人觉得尴尬无奈时会用“笑”来表示,而美国人是无论如何也没法理解的。绝大多数的国家是用点头来表示赞成,而在印度、尼泊尔等国则以摇头表示赞成,这在中国简直不可理喻。由此可见非言语沟通也会给国际商务谈判带来障碍。

  二、思维方式

  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思维是谈判的原动力。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不同国家的谈判者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以中文为母语的中国人和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在使用语言交流思想时,其表达方式、说理方法、交际风格无不奉行各自的思维习惯和文化理念。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整体取向,凡事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笼统到具体。他们喜欢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习惯将对象的属性、方面、联系等结合起来考虑。而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人,由于受线形思维和分析思维方式的影响,最重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重具体胜过整体。他们的思维过程是从具体事实出发,进行归纳总结,从中得出结论性的东西。由于谈判者思维方式的差异,他们在谈判过程中就会呈现出决策上的差异。中国人谈判时首先就合同双方共同遵守的总体性原则和共同利益展开讨论,并避免在谈判起始阶段讨论细节问题。不存在明显的先后次序,只有到谈判的最后阶段,才会在所有问题上做出让步,从而达成整体协议。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人并不先从整体入手,而是更注重细节。因此,遇到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他们常常将整个谈判分为若干部分,然后依次解决,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推理方式,凭借事实,以理服人,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做些让步与妥协,从而解决问题。所以最后的协议就是许多小协议的总和。这些都是不同思维方式的显性体现。

  三、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胡文仲,2003),它直接影响着人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的文化中,价值观念有很大的差异。社会心理学家霍夫斯特德将“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归纳成东西方文化价值差异的重要维度(关世杰,1995:156)。笔者就这一维度来深入地分析价值观念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中国人在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孕育下具有的社会等级观念使得中国人比较强调集体的责任,强调个人的权力,即“集权”。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中方谈判人员通常比美方要多,其行政级别也较美方复杂,甚至真正的决策者并不是谈判组成员。每一阶段的谈判结果必须向上级报告,上级领导需要一段时间审批再拿出意见传达给谈判组成员。这种决策机制是西方谈判者往往不能理解的。因此,中国人的价值观是注重个人所属的群体,而群体又是由某个领导为代表,领导即是权威,最后的决策由领导来做。即众人谈判,一人拍板的现象。而西方人比较强调集体的权力,即“分权”,强调个人的责任。西方人表面看来是一两个人物,而他们身后却往往有一个高效而灵活的智囊团或决策机构。决策机构赋予谈判者个体以相应的权限,智囊团辅助其应对谈判中的复杂问题。西方人认为,责任、权力和精确的信息紧密相连,并且必须由个人掌握。每个人应该在上级领导下,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讲究效率,完成既定目标,解决实际问题。

  四、跨文化国际商务谈判的对策

  首先,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要培养和加强谈判者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跨文化交际学这一学科带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它更多的是一门应用性的、‘形而下’的学科。它有着操作性强、实证价值高、实用意义大的优点。”(高一虹,2000:187)的确,跨文化交际学有着广泛的应用性,可以应用于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谈判是一种属于不同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感情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谈判;而且谈判过程涉及到了不同文化规范中未被意识到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可能会削弱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跨文化谈判更加具有挑战性。除了基础的谈判技巧之外,理解文化差异并确定相应的技巧非常重要。此外,有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了解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外,更为重要的是容忍和宽容不同的文化,要尊重对方的习俗。在跨文化谈判中,我们对此要认真考虑,不能掉以轻心,否则,轻则会影响谈判进程,重则会使谈判不欢而散,这是谈判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其次,为了取得谈判的成功,谈判者必须克服沟通中的障碍。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由于文化的差异,无论是语言沟通还是非语言沟通都会给谈判带来障碍。谈判者必须克服沟通障碍,否则会影响谈判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积极有效的沟通策略则显得十分重要。如认真倾听,适时反应,善于发问,内容针对性强,礼貌得体,适当赞美,含蓄幽默,委婉模糊,相互合作等。国内学者(邱天河,2000;陈传显,2008)就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策略做了很多研究,这里笔者就不再一一赘述。

  再次,谈判者要善于变通,共同营造服务于双方的多元文化。由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以及政治、体制和法律上的差异,国际商务谈判很容易就陷入僵局,走进死胡同且不易破解。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应该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于变通,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共同磋商。在谈判的过程中,不是一种文化支配另一种文化,而是双方善于变通,一起去创造第三文化。它超越原来的文化而服务于谈判双方。创造第三文化不是简单的妥协,而是和各自原文化取得和谐以及取得双方企业有效运作,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方法。跨文化谈判的双方要敢于发展自我文化,并同时考虑跨文化。只有了解跨文化差异,掌握谈判中的技巧才能成功完成国际商务谈判。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跨文化因素如沟通,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是隐性的、潜在的但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对于参与国际商务谈判的人员来说,只有了解跨文化沟通的各项因素,并将谈判技巧和策略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具备驾驭谈判的能力,实现双方文化融通,利益双赢的国际商务谈判目标。

  参考文献:

  [1]Hall,E.T.BeyondCulture[M].GardenCity,NY:Doubleday,1976

  [2]Samovar,L.etal.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M].Wadsworth,1981

  [3]陈传显: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沟通策略,企业经济,2008(5),79~81

  [4]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8]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刘健明:新闻发布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邱天河:语用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4),40~42

  [11]张向阳: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20年:回顾与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2),54~56

【篇三】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传统企业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提高交易双方信息对称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成功率。然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国际贸易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税收管理不合理,网络支付存在风险以及缺乏电商技术人才等,本文提出,应当通过建立完善税收法律制度,引入电商人才等方式为企业利用电商渠道为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国际贸易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影响着世界各国传统企业的交易模式。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电子商务体现出其交易便捷,成本低廉,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等特色,具有广大的发展前景,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与消费者认可并推广。电商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同时,随着国际相关组织对电子商务管理的制度建设逐渐完善,中国的电子商务正走向世界,进一步扩大了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范围,也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近年来,许多国外知名的电商也纷纷入驻中国,或者开通海外购平台,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海外商品,为消费市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我国传统企业的电商模式带来了竞争与挑战。传统的外贸活动是一个程序繁琐,沟通冗杂的过程,受到空间,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交易双方需要进行多次的洽谈,才能达成一致。电商的出现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国际贸易的弊端。尤其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地,电子商务出现较早,发展较快,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预订以及购买已经成为了市场重要交易模式之一。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推动下,电子商务必将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的主流方式之一。

  二、电子商务下国际贸易运营模式

  (一)电子商务形式国际贸易与传统国际贸易差别分析

  基于电子商务展开国际贸易,能够将交易过程中所需要的订单,发票,提货单,海关证明等来往材料通过网络进行传输,避免了纸质版资料的繁琐步骤,也降低了处理信息的成本,提升了接受信息的效率与速度。同时,因特网的出现为企业广告行为提供了新的媒介,提高了广告的曝光率,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影响力,对于交易双方而言,许多谈判以及合作事宜均可通过视频电话会议进行,利用微信,QQ,邮件等形式取代了传统的传真,国际电话模式,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速度,降低了成本费用。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与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贸易在交易前准备,交易中谈判等环节中均存在显著区别。在传统企业的国际贸易中,买房需要通过电视广告,熟人推荐等渠道寻找合适的供应商,通过人工收集资料进行供应商的选择;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企业能够通过网络搜索迅速了解供应商情况,从而节约决策时间,提高决策效率。此外,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中,卖方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以及杂志宣传产品,坐等用户上门或派人上门直销,然而,利用互联网渠道,能够通过交易平台进行线上交易,消费者只需要拥有电子设备即可完成购买。在合同形式上,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往往需要以书面表达的形式来签订合同,而国际电子商务则利用EDI签订合约,减少纸质文件的交流频率,所有的交易过程均依托网络展开,各类单据以及文件均可存储为电子形式,便于日后核对矫正。

  三、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一)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形式

  互联网时代,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渠道展开交易能够改变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形式,从而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贸易成功率,同时也能扩大国际贸易展开范围。1.信息流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本身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征,因此,商家能够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将活动范围扩大到全球各地,在交易过程中,买方与卖方甚至不需要见面交易,直接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输。提高信息对称性,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传统的贸易流通渠道包括生产商,批发商,多级代理商以及零售商等诸多环节,层层中介费用导致产品的交易价格最终是成本价格的十倍以上,并且,这种物资流动的方向十分单一,流动性也很差,所有的环节都会对最终交易结果产生影响。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物流模式,业务人员以及实体店营销人员的数量减少,各个中间层级的代理商数目也有所降低,分销渠道大大缩短。生产商、制造商能够通过网络平台直接与当地的代理商甚至零售商展开贸易交流活动,提升产品批发价格,降低市场销售价格。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的中间流通环节层次性降低,渠道也愈加丰富,互动性加强。2.资金流资金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交易过程中的结算,转账等资金交易环节。传统的外贸活动支付方式存在周期长,手续冗杂等问题,因此,网络银行的发展对电子商务有重要的影响,随着资金交易活动能够在互联网上正常开展,电子商务形式才真正有力生命力。一方面,许多传统的银行对接到电子商务交易中来,通过网银,快捷支付等模式支持网络付款,客户在交易过程中不需要前往柜台办理手续,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另一方面,许多第三方支付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降低了企业通过电商平台开展国际贸易的门槛。3.物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许多国家地区的物流服务也逐渐完善,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化物流运输配送路径,提高企业服务质量,降低跨过运输成本。一方面,传统的物流模式在电商时代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许多企业纷纷建立了虚拟仓库,利用网络数据将全国各地不同的仓库连接起来,降低管理仓库库存成本的同时,也能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购买选择。另一方面,传统物流配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大,而网络监控能够对整个物流环节进行评估,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合理的配送计划,通过互联网协调各个地区不同企业的生产交易合作。

  (二)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的营销模式

  市场营销的过程,是企业为了创造达到组织目标的交易活动而展开的一系列促销,定价等活动。互联网时代,开展国际贸易时企业往往优先选择利用网络展开营销,用心的观念来实施销售行为,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实体店面租金,也能够打破地理因素对销售活动带来的限制,采集到更多客户的购买行为信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1.整合营销电子商务时代,网络营销与传统的线下营销得到了深度整合,构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双向营销模式,利用目标营销法推动市场活动的开展。消费者能够直接与企业进行沟通,及时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反馈信息。2.网络直销网络直销模式是指,越来越多的企业直接利用电子商务渠道分销商品,中间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中介网络介入交易过程,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也提高了产品的批发价格,缩短销售渠道,为消费者带来更加直观的购物体验。在直销模式下,销售人员能够利用网络邮件,网站广告等模式推广产品,也能够通过挖掘用户行为信息实现精准推荐,从而提高交易成功率。外贸企业往往会选择自行建立网站开展外贸直销活动,申请域名,制作网站主页以及销售页面,也有专门的客服为网页访客提供交易咨询服务,从而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在此模式中,外贸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来进行网站的后期建设以及开展网络维护工作,例如我国的海尔,奥马等知名电器公司,均采用自建网站的模式开展对外贸易。

  (三)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增加收益率

  许多大型企业逐渐采用电子商务的模式开展对外贸易活动,在网站上介绍产品信息,一方面解放了公司的客服人员,客服部门有精力去调整与客户的关系,提高老客户的支持率与满意度。同时,企业通过网络设施能够存贮大量与客户行为,偏好相关的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开展数据挖掘工作,从而提升个性化的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许多中小企业尽管拥有优秀的产品,但受限于人力与资金,难以将产品销售到海外市场,而第三方网络中介平台为中小企业对接客户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中小企业能够与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展开交流,提高竞争力,为拓展国际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四、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国际贸易存在问题分析

  (一)税收管理问题

  对外贸易的交易过程中,通常涉及到出口产品和劳务相关的税收问题,难以实施征税工作。一方面,每个国家对商品的销售,劳动的提供等方面提供了不同的收税方案,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对外贸易活动的过程中,许多流程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多为跨国操作,并涉及到诸多物流企业,网络服务企业,政府机关对这类交易难以衡量税收标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出现,让许多国家对税收管辖权有了新的争议,美国等发达国家倾向于加强公民的税收管辖权,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希望加大本国收入来源地管辖权范围。

  (二)网络支付问题

  利用电子商务展开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交易环节均通过网络设备完成,包括银行以及诸多第三方支付参与,尽管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却也带来许多潜在的问题。如技术问题导致的资金损失,若在将电子资金拨款到当事人账户的环节中有所偏差,容易导致拨款失误,难以挽回损失。此外,我国尚未建立健全的网络支付法律规则,在遇到交易问题时难以从法律的角度辨明是非。最后,某些消费者在不安全的环境下使用网络进行支付活动,无意中泄露了密码与账号,容易导致资金的损失,为犯罪分子提供机会。

  (三)企业缺少电子商务人才

  许多倾向于通过电商渠道开展国际贸易活动的企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失问题。现阶段,有实力开展国际贸易的企业往往是大型制造企业,由于我国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缺少电子商务互联网人才,难以顺利的开辟电商渠道,也限制了对外贸易活动的开展。

  五、互联网电商时代提高企业国际贸易对策分析

  (一)建立完善税收法则

  我国应当加快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相关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过程,既要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有力的外贸环境,也要采取风险防范措施,避免企业偷税漏税,保护国家利益。一方面,政府可以为电商渠道提供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通过网络渠道与国外客户对接交易。另一方面,加快我国电子征税的实施步伐,电子征税不仅能够降低税收成本,也减少了传统收税过程中大量繁琐的人工操作环节,保证国家税收及时入库[2]。

  (二)改善网络支付情况

  良好的网络支付环境是降低电子商务贸易风险的必要前提,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对网络支付行业的规范与引导。一方面,国家应当对拥有网上支付资格的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的审核与排查,提高网络支付行业的进入门槛,定期对行业内取得资格执照的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排查,将资格不达标,技术存在漏洞的企业清理出局。另一方面,提高交易人网络安全意识,利用网络开展大额交易活动往往伴随一定的风险,因此,交易当事人应当对网络风险有良好的认知,并具备承担风险等能力,当事人应当不断提高对网络支付的安全警觉度,如保护交易账户隐私,及时检查网络安全情况等。

  (三)培养并引入电子商务人才

  对于大多数希望利用电商平台开展对外贸易的企业而言,都应当积极培养并引入互联网人才,加快企业电商渠道的建设与优化。一方面,为相关部门的员工提供定期的培训,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前来讲解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相关知识,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素养,积极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营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交易环节中来。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良好的薪酬管理机制以及职业晋升通道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为电商团队注入新的血液,提高团队整体竞争力[3]。

  六、结论

  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为我国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提供了新的平台,改变了传统对外贸易的沟通,营销,交易,物流等环节的工作模式,为交易双方带来了更加便捷的体验。国家政府应当加快相关税收、安全管理法律的建设与完善,为企业利用电商渠道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企业自身也应当加强员工互联网意识的建设,提高电商团队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铁.服务珠三角外贸转型的跨境电商与对外贸易相关性研究[J].商业时代,2017(16):137-140.

  [2]樊文静.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J].对外经贸,2015(1):4-7.

  [3]周铁.服务珠三角外贸转型的跨境电商与对外贸易相关性研究[J].商业时代,2017(16):137-140.

【篇四】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安庆市246000)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重要性逐渐提升,中西方国家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然而,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冲击,影响着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商务合同方面的影响不容忽视。为化解冲突,我们应理性处理文化差异,积极培养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文化差异;国际贸易;文化意识

         引言

         经济全球化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一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市场。“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加速了出口的速度和附加值的增长。但是由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东西方交流方式的不同,贸易冲突不断。本文主要从商务礼仪、商务谈判、商务合同三个方面论述了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消除其影响的对策。

         一.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商务谈判在商业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个双赢的谈判中,遵守谈判的礼仪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中国与西方礼仪的区别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东西方所处不同自然环境和历史条件,因此,中国和西方的礼仪在某些方面可能有所不同。譬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时握手,而西方人在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他们只是微笑或互相打招呼。他们需要互相看着对方握手,脱下手套,否则你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在西方,人们见面时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在中国,人们喜欢被称为“经理”或“总统”,因为它是地位的象征。在西方,只有董事、经理和校长这样的职位才会被使用。它只适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总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欧美人认为,说话的时候互相注视对方,意味着他们会以真诚和尊重的态度来关注对方。人们拒绝看别人被认为是不友好的。来自亚洲和非洲的人们认为视觉影响听觉的注意力。他们避免凝视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商务谈判是指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某些商品或服务贸易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贸易条件的谈判。中国与西方商业谈判文化的差异,对谈判的过程和结果产生了影响。世界各地的商业人士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他们在商务谈判中也有不同的风格。如果不理解这些不同的谈判风格,你可能会失败。中国和西方国家容易产生误解,因为它们在文化传统和文化信仰上存在差异。有一个突出的现象是,中国人更注重面子。在谈判桌上,中国人一般都是体面的赚钱的,而西方人看重利益,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自己的利益。文化差异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所有的谈判都是由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例如,美国人以一种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他们相信自己是基于事实得出结论的。欧洲人更关注理想和理论。他们先得出结论,然后,他们会从这个结论中得到另一个结论。中国人不同于他们,我们非常重视形象思维。我们通常把物体的各个部分结合起来,考虑它的属性和关联性。在西方,如果有一个他们无法解决的难题,他们将一步一步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他们不能在价格上达成协议,或者他们在交付方法上有不同的意见,他们就会以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东方文化采用整体的决策方法,注重对所有问题进行全面的讨论。

  在谈判结束之前,所有问题都将作出让步和承诺,以便达成一揽子协议。

         国际贸易合同(也称为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是指因买卖货物而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场所位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当事人所达成的书面协议。它建立在卖方和买方都接受的国际贸易惯例或法律的基础上。在合同中,一方购买商品,另一方销售商品。该合同受法律保护。国际贸易合同的措辞是严格和正式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反映在商务合同中。西方人重视合同,而中国人则高度重视人际关系。在中国,基于互利的词语和短语,被用来表达公平或尊重对方的目的,人们总是用“双方友好协商”这样的词和短语表达对另一方的尊重。然而,西方人认为在法律的保护下,合同是有效的。任何违反合同的人都将受到惩罚,他们可以通过法庭履行规定的义务。他们认为,礼仪与此毫无关系。出于这个原因,外国合同是简洁的。他们从不写不必要的内容。因此,将合同从中文翻译成英文,我们可以完全忽略这些表示尊重的表达。

         二、克服对外贸易中的跨文化障碍的对策

         在对外贸易中,我们必须有宽广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我们需要尊重文化,从其它文化中学习优势,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这是对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如果我们不尊重其它文化,将导致一场灾难。我们不应该把我们的文化看得比别人优越。虽然我们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是正常的。如果我们对文化差异没有兴趣,我们就不能很好地交流。废除文化差异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也要尊重他人,以便相互交流,互相学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它对人类文明有很大的贡献。当我们接近世界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失去自己的身份。

         在国际贸易中,必须建立跨文化交流意识,并善于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相互理解,以符合逻辑和灵活的方式看待问题。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谈判风格,以适应不同类型的商业文化。尽管我们可以排除语言障碍,但由于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而产生的冲突仍然不可避免,这对我们在商务谈判、商务礼仪和商务合同中的正常沟通不利。除非我们理解文化冲突的原因,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否则我们就难以克服对外贸易的困难。这是我们发展经济需关注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并意识到这不是可有可无的。目前,中国文化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很大,中国人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用理性的思维来保护、安排和传播自己的文化,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铺平道路。

         结束语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商务的重要性也日渐显现。为了准确把握未来国际商务的优势与主导地位,顺利地开展商务活动,成功的走向国际市场,我们应充分认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消除沟通障碍,尊重彼此的习俗,培养跨文化意识,实现国际商务活动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天驰.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6:167-169.

  作者简介:马建平,学士,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学法。

【篇五】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文化对于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世界各国在文化方面差异很大,如时间观、空间观念、平等观念、法制观念等。所以,在商务活动中只有了解了对方的文化,才能使我国企业顺利开展国际商务活动。

  [关键词]文化差异;国际商务活动;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6)12-0056-03

  [作者简介]汪清囡,江西财经大学英语系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和双语教学。(江西南昌330013)

  国际商务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活动。中国商务人员要在国外寻求市场、供应商、合作伙伴、建立附属公司或合资企业,需要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语言的商人进行商务往来,很有必要精心研究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过程中,不仅适应国际商务活动主体之间的经济环境,更能适应相互之间的文化环境,并且取得竞争优势和获得国际经营活动主动权。

  一、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文化因素

  (一)时间观念

  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时间观念。如北美文化的时间观念很强,对美国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而亚洲和拉丁美洲文化的时间观念则较弱,在他们看来,时间应当是被享用的。爱德华・霍尔把时间观分为两类:直线型时间观(Monochronic)和循环的时间观(Polychronic),前者强调“专时专用”和“速度”,北美人、瑞士人、德国人等具有此类特点;后者则强调“一时多用”,人们可以有宽松的时刻表和信息反馈的延期,亚洲和拉丁美洲文化具有此类特点。在经贸谈判中同样反映出人们在时间观念上的区别,导致不同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和谈判方式各异。美国是直线型时间观的典型。美国人具有强烈的现代竞争意识,追求速度和效益,这就造就了美国商人雷厉风行的商业作风。他们会在各个环节尽量缩短谈判时间,力争使每一场谈判都能速战速决。对他们来说,要衡量一个谈判的进程如何,就是看解决了多少小问题。而中国人的时间观是循环往复的,中方会用长远的眼光和系统的方法,在广泛的范围内综合分析议题和衡量议题的重要程度,并且希望能够充分了解议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通常比较注重合作的促成而对完成谈判的时间长短不会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愿将整个谈判割裂成一个个单独的议题去分别进行讨论。对中方来说,同时讨论几个议题是正常的,他们不会严格遵守议程,可能会将美方认为已经解决了的议题重新提出来讨论。加上中方通常期望建立长久合作关系,有相当多的时间要花在了解对方的相关信息、宴请、娱乐、游览上,因此,谈判持续的时间会比美方预料的要长。

  (二)空间观念

  一种文化的空间观念,不仅包括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也涉及其心理距离。可分为“隐秘”、“公开”与“半公开”三种情况。

  西方人一般有很强的空间领域感(senseofspatialterrito-ry)和个人秘密感(Privacy)。由于这两种需求,他们经常用墙、门及甲板把个人工作或生活的地域划分开。美国人在工作时,如果办公室的门敞开着,表明愿意与外界沟通,开放程度较高;反之,当门关着的时候,则表明主人此时不愿受外界干扰,因此,此时仍然毫无顾及地走进去与其交谈,无疑将会招致主人的不满。空间对西方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可随意侵犯的财产。因此,晚上九点以后,除非是商务紧急事件,一般不要通电话;在西方人家里做客时,决不可因为好奇心向主人提出参观卧室的要求,否则就会被认为无礼。中国人由于其历史的原因一般具有共享地域空间的传统。在空间观念方面,中国人采取的是“不即不离”的“半公开”。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有那么多的个人隐私。一些属于美国文化隐私范畴的事情,在中国,也不同程度地具有“公开性”,他们往往受到社会、他人的关切。人们不经允许涉足他人的生活领域,不仅不为忤,反而是天经地义,是关系密切、相互关心的表示。类似“你多大了?”“结婚没有?”“上哪儿去?”等话语会使人感到温暖、安全,人情味十足,绝无多事之嫌,这种社会关心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必要机制。而对历来以注重隐私著称于世界的美国人来说,这种社会关心则被视作对隐私的侵犯。与空间观直接相连的是会话距离。在涉外商务交往中,与来自不同文化国家的人应保持一定的交往距离,使双方感到舒服。多数讲英语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人们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距离。英语国家的人认为中国人交谈时体距过近。其实,中国人同性间交谈体距较近,异性间交谈体距较远。中英交往中,中国女性常常感到英语国家男子与异性交谈时体距过近。

  (三)平等观念

  西方社会经历了争取平等自由权力的资产阶级革命,平等意识深入人心。在商务活动中,英美等国奉行平等主义价值观,坚持公平合理的原则,认为双方进行交易,无论哪一方都要有利可图。在情况的介绍方式上,西方人使用具体的方式,特别喜欢用数据说话。美国人虽然注重实际利益,但一般不漫天要价,报价和提出的条件比较客观。在买卖关系上,美国卖方往往将买方更多地视为地位相等的人,对利润的划分相对而言较日本人公平。许多美国经理认为,利润划分的公平性似乎比利润的多少更为重要。而东方人受等级意识的影响较深,表现在商业活动中的平等方面就不如美国和其他西方人。如日本人,善于做大蛋糕,但划分蛋糕的方式却不怎么公平。在日本,顾客被看作上帝,卖方往往会顺从买方的需要和欲望,因此,对利润的分配较为有利于买方。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中国经营者的观念意识往往具有西方早期市场经济的特点,在商务谈判中往往采取“单赢”策略,涉及经济利益时,较多地考虑己方的利益,而不太关注对方的利益。而发达国家的市场体制则相当成熟,所以,西方谈判者更多地采用“双赢”策略,基本上能考虑双方的实际利益。

  (四)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如就东西方文化而言,两者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其一,东方文化重演绎推理,习惯于从一般到个别,即根据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而西方文化重归纳推理,习惯于从个别到一般,即从许多个别事物的特征中找出这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其二,东方文化偏好综合思维,即在思想上将各个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他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结合起来;英美文化偏好分析思维,即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方面。其三,东方人注重统一,英美人注重对立。如中国哲学虽不否认对立,但比较强调统一方面,而西方人注重把一切事物分为两个对立的方面。基于客观存在的思维差异,不同文化的谈判者呈现出决策上的差异,形成顺序决策方法和通盘决策方法间的冲突。当面临一项复杂的谈判任务时,采用顺序决策方法的西方文化特别是英美人喜欢从具体事物入手,认为细节才是问题的本质,如果他们认为在某一个问题上占有优势,可以获得主动,就会首先谈判这个内容,而在原则问题上比较宽松,不受原则框架的限制。在他们的合同中,各项条款的认定也比东方人细致明确。然而,采用通盘决策方法的东方文化则注重对所有的问题整体讨论,不存在明显的次序之分,在谈判时首先要设定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框架,喜欢先谈概括性的事项,然后再制定谈判的若干细节,往往把具体内容安排到最后的谈判中解决,认为这有利于以后的讨价还价。一旦原则确定,就会坚定不移,寸步不让,而在具体细节的处理上,则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

  (五)人情和法制观念.

  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以什么作为处事的准则和指向,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西方人注重法律,注重契约的观念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美国人在与中国人谈判之前常常准备了详细的法律文件,在谈判时也常常有律师参与。他们看到中方准备的文件常常感到像是一份提纲,缺乏法律的严密性。中方则往往认为美方的文件过于繁复,细节过多。中国文化习惯于避免从法律上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是着重于从人情上寻求解决办法。在中国,“人情至上”的观念占据着人们的思想,一旦发生分歧或纠纷,首先想到如何赢得周围舆论的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在中国文化里有着极其特殊的内涵和意义。中国文化崇尚和谐,这种和谐一旦被打破,就不好再合作。西方人则与此不同,他们对于纠纷的处置是借助法律的手段,而不是靠良心和道德的作用。西方许多个人和公司都聘请法律顾问和律师,遇有纠纷时则派上用场,由律师出面去处理。一些在中国人看来要通过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去解决的纠纷,在西方人看来却未必如此。这种差异在国际商务中经常造成相互沟通的困难,产生交流误解,出现决策冲突。

  仅以契约的文本为例,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对待契约的态度是大不相同的。西方文化是契约文化,他们非常重视契约的精确性,也非常尊重契约的权威,契约一旦生效就会严格执行;可是在东方文化的传统中,对文本是大而化之的,更注重的是信誉。根据对大量中西贸易合同纠纷的分析,中国合同与外国合同存在四个方面的明显差异:一是对适用法律的诠释,二是对订立合同的要求,三是经济合作项目是否需要政府批准的问题,四是重合同条款还是重政府或主管部门的红头文件或规章,而这些差异的背后实际是重法制还是重人情的差异。

  二、跨文化背景下商务活动的策略

  (一)树立文化平等观,克服民族中心论

  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各自具体的客观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都是由于其所处社会环境不同所致。不同的文化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因而不能因为其他文化与自己的文化不同,就轻视其他民族的文化。跨文化沟通的目的是互相了解,互相汲取,既不要夜郎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这才是跨文化沟通中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树立文化平等观,所要重点克服的是民族中心论。民族中心论的人们站在自己文化的立场上,以自身所处的文化为中心,认为自己所属文化是优越的,自己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最理想的,而不同于自己文化的文化是低等或者下等的。例如,在古代中国,把边疆地区的民族称作“东夷”,“西戎”,“南蛮”。德国人曾自认为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日本过去也曾有人称朝鲜人是“吃大蒜的人”,而朝鲜过去则称日本人为“侏儒”。这些都是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的表现。

  (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在国际经贸与商务活动中,要达到跨文化沟通的目标,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真诚地对待别人。尊重别人,表现在对别人人格、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文化差异的尊重,也包括对别人看法和利益关系的尊重。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周围的世界会有不同的看法,会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我们不要拿本国文化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异国文化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别人。尊重别人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沟通,在经济贸易或商务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事实上,由于合作双方各自的文化差异和所代表利益的不同,要达到完全的共识有时是很难的。因此“共识”并不是要求合作双方在一切见解、看法和理解等方面都完全趋同,而是要求合作者做到“求大同存小异”。求同存异是沟通的原则,共识的达成有时还需要合作各方的变通、妥协和让步,把握各个沟通环节,采取相应沟通技巧。在国际经贸与商务环境下,跨文化沟通也涉及许多方面,从预约,打招呼,赠送礼物到商务谈判,从经营,营销到广告传播等各方面都是跨文化沟通的环节。针对各环节,应采取相应的沟通技巧,以达到最佳的跨文化沟通效果。

  (三)既做好文化适应,又善于文化介入

  在日益频繁的国际经贸与商务活动中,跨国经营除了要遵守国际合作契约和交际礼仪外,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适应当地文化,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经营者或合作者的心理,充分尊重和理解当地文化,将那种单一文化视野扩展成双重或多重文化视野。做好文化适应是跨文化沟通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双方合作的保障。当然,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适应也并非是要全部的一味地迁就和适应,有时善于抓住机会,适当向对方渗透并介入自己的文化,也能达到沟通和让当地人们接受别国文化和产品的目的,不过,进行文化渗透与介入时要格外慎重,要考虑到当地人们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或抗拒的程度,不同文化都或多或少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外情绪,对于外来文化介入难免会有抵触。跨国经营者对东道国文化的某些方面,如语言,风俗习惯,国家或地方利益等抵触情绪较大的方面,应采取学习和适应的态度,而对一些抵触情绪较小的领域,特别是消费者的购买方式、饮食方式和员工的工作方式等等,应通过介入和引导,逐步使之朝着有利于本企业经营和贸易方面转变,在这方面,美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等企业经营就是成功的范例。这些企业在中国经营西式快餐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取得投资成功的同时也渗透并介入了本国文化。

  三、结束语

  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历史上形成的东西,无所谓先进和落后。国外企业来到中国开展商务活动需要本土

  化,中国企业进军全球市场也要国际化。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想取得经营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是能在跨文化环境下灵活地面对异域文化因素的影响,无论是适应对方的文化还是对它进行变革,都需要在经营活动中形成一种新的工作方式。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国经营,从而达到向国外市场成功地推行自己的投资战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玉平.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文化因素[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9).

  [2]窦卫霖.论价值观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2).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徐国庆]

【篇六】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提要]“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外贸”也就是跨境电子商务成为外贸发展的新模式及新的增长点。本文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如何提升跨境电商企业竞争优势。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外贸企业;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30日

  一、“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当前,由于全球经济局势下行,加之人民币不断升值以及国内各种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向东南亚国家转移,我国外贸发展形势严峻。传统的外贸,由于受到信息传递、支付手段、物流配送等因素的影响,出口商品需要经过层层中间商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如果中国制造商要达到一定的利润空间,必然会层层加价,因此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价格已经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如果想要保持价格方面的优势,那么中国制造商的利润就会被各层中间商分割,利润被稀释。这也是目前传统外贸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之一。

  2015年3月,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也就是倡导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带动传统产业的换代升级。在这一国家战略带动下,“互联网+外贸”改变了传统的外贸模式,促使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外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春天。

  在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下,传统贸易中的一些中间环境被弱化,因此取消了批发商、零售商等这些中间环节的成本,一部分成为生产商的利润,另一部分促成了产品价格的下降,所以跨境电子商务促进了生产商利润的回归,同时提升了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因此,“互联网+外贸”以其新理念、新模式成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对培育并形成中国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跨境电子商务现状。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3.1万亿元,增长率为31.3%,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9%,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6%。随着国家跨境电商利好政策的先后出台、行业参与者的积极推动及行业产业链的逐渐完善,预计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预计在2017年跨境电商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渗透率将达到20%左右。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从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看,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中出口占比达到86.7%,进口占比在13.3%。截至2014年底,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进出口额已突破30亿元。在出口方面,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底,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北京、苏州、青岛、金华、东莞、西安、南京、葫芦岛、银川等16个试点城市先后开展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累计约20.4亿元,出口覆盖181个国家和地区。同期,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等市先后开展了跨境电商进口业务,共验放包裹411万余件,价值约10.1亿元。(图1)

  二、跨境电子商务对提升外贸企业竞争力影响分析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因素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国内竞争优势的速度,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指的是一个国家将基本条件,如天然资源、教育、基础建设转换成特殊优势的能力。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目前,仅靠初级生产要素已经很难永葆竞争优势,而需要依靠高级生产要素来建立特殊的竞争优势。在“互联网+外贸”时代,外贸企业要想长久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必须加强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

  (二)需求状况。需求状况指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数量和成熟度。波特认为影响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本国市场的需求情况。本国市场拥有一群最懂得挑剔的消费者,生产商会尽最大努力在品质、性能、服务等方面完善,从而有利于促使成熟产业群的形成,而这些产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国家竞争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网络零售市场更是发展迅速。2013年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支付宝成交额达350.19亿元,2014年天猫“双十一”总成交额达到571亿元,更是让人们看到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这些均在无形中促进了我国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在品质和服务等方面的提升,推进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产业想要登峰造极,就需要下游产业的相互配合。我国外贸企业要想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突显优势,就离不开银行、海关、物流等行业的配合。

  (四)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波特指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才会出现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才能刺激企业不断提升和改进。我国外贸企业普遍地缺乏长远战略,只看到短期利益,缺乏对企业长远竞争优势的把握。同时,不少外贸企业缺乏管理策略及核心技术,缺乏稳定成熟的企业文化和受过正规管理训练的企业家队伍,在经营领域中缺乏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五)政府和机遇。政府在发展基础设施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离不开政府的各项政策支持。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我国外贸企业更应当把握机遇,改变传统的贸易模式,构建自身独有的企业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外贸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一)提高外贸企业信息化水平优势。“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子商务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取决于在国际市场中的反应速度和为顾客提供的服务质量,因此,外贸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提高信息化水平,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库存、服务等价值链上来,实现电子化采购、网络化制造、网络化营销,降低交易成本,提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同时完善企业的信息系统,实现实时掌握产品生产、商品行情、销售量、运输市场行情、外汇市场行情、市场需求状况等,进行快速决策,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创造持久的信息核心竞争优势。 (二)加快提升出口产品质量竞争优势。加快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采用国际先进质量标准,建立国际认可的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鼓励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和质量检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技术含量。同时要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在国内外市场注册专利、品牌,打造品牌效应,提升产品口碑,严厉打击出口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三)塑造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因此外贸企业应借助网络,及时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及最新的产品技术及流行趋势,精准的产品定位,自主创新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塑造独特的企业品牌,快速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满意率,不断提高外贸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四)提高配套支持产业的服务,获得成本领先竞争优势。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需要物流、金融及海关等相关支持产业的相互配合,来降低成本,获得成本领先竞争优势。首先,需要海关出台各项优惠的通关及税收政策来实现便利、快捷的通关和退税或免税以降低成本,形成成本优势;其次,需要国家出台和完善金融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政策及措施,保证外汇收付的便利及安全;第三,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需要庞大的物流系统的支持,才能使得商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消费者手中。为了减少物流配送环节,节约运输时间及成本。目前,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通过建立或采用海外仓来加快商品跨境运输的速度,从而获得海外市场的本地竞争优势;第四,跨境电子商务活动中,相对于自建电商平台,外贸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更多地选择第三方平台。因此,需要鼓励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不断拓展服务深度,在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向涵盖贸易信息流、贸易物流、贸易资金流的交易全程电子商务服务方向发展,在跨境电子商务竞争中逐渐拓展企业优势。

  (五)利用政府提供的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培育竞争优势。“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外贸企业要向“互联网+外贸”方向发展。为此,国家制定了提升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各项政策法规,外贸企业应随时挖掘和抓住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重大的战略机遇和市场机遇,培育竞争优势。

  主要参考文献:

  [1]韦大宇.电子商务视角下我国外贸企业竞争优势研究.价格月刊,2013.1.

  [2]翁春颖.宁波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商场现代化,2014.5.

  [3]刘倩薇,杨惟舒.浅析我国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中国商贸,2011.24.

  [4]张孟才,刘阳.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中国商贸,2014.20.

【篇七】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给人们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人们越来越习惯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形成了“互联网+”发展模式。论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模式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并研究了国际贸易创新发展的有效措施。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innovationanddevelopmentof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theappl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haschangedpeople'swayoflifeandwork,andhasprovidedgreatconveniencetopeople.Peoplearemoreandmoreaccustomedtoonlineshoppingandonlinepayment,formingthe"internet+"developmentmode.Thispapermainlyanalyzestheinfluenceof"internet+"modeoninternationaltrade,andstudiestheeffectivemeasuresofinternationaltradeinnovationanddevelopment.

  【關键词】“互联网+”;国际贸易;影响及对策

  【Keywords】"internet+";internationaltrade;influenceand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7-0149-02

  1引言

  在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电子商务模式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模式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此,对于网络贸易产生影响是必然性的。国际贸易发展要结合国家发展实际情况,完善国际贸易网络化建设措施,不断促进我国经济多元化、智能化、规范化发展。

  2“互联网+”模式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

  2.1贸易运行更加便利

  在国际贸易运行过程中,双方企业之间需要借助于互联网完成交易活动,例如,一开始的双方接洽、信息交流到后期签订合同,都在网络平台中统一完成,交易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需要见面就能够完成贸易协商和交流。“互联网+”模式的应用,能够把在传统贸易中不易显露的内容充分挖掘出来,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让很多不便于开展贸易的地区依靠网络平台完成贸易活动,加快了国际贸易发展。

  2.2创新贸易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我国已经正式进入信息化时代,因此,对于国际贸易行业也提出了新的标准要求[1]。要求国际贸易需要不断地拓展交易途径,提升贸易交易的效率和质量,加快贸易速度。国际贸易的信息化发展也能够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出现了大量的一般消费者和客户,创新了贸易交易方式。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信息随时公开,因此,交易双方都非常明确交易的流程,交易开展更加公平公正。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交易双方能够实现全程交流,促进信息的传递。传统贸易中信息传递是单向的,但是“互联网+”网络贸易形式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加强了双方的互动,信息沟通更加便利。

  2.3减少运营成本

  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和流通,能够减少成本消耗,为贸易提供更大便利。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优势,贸易双方能够快速交换信息,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减少了企业的运行资金,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效益。借助于互联网平台,企业能够提前制定出采购计划,加快了企业的采购效率。互联网平台的应用还能够减少更多的中间商环节,真正节省了较大的成本投入,降低产品价格,提升贸易活动的经济收益。

  3“互联网+”国际贸易发展措施

  3.1加大网络的监督管理力度

  互联网环境比较复杂,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特点,因此,在互联网中进行贸易活动,也有一定几率会出现问题,需要积极完善网络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互联网贸易互动的顺利进行[2]。积极完善网络化贸易法律法规,能够避免在网络贸易活动中出现各种违法行为,如洗钱行为、恶意存取行为、盗取对方资金行为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机构,要随时跟踪在网络交易中的各项资金流动情况,及时地掌握相关客户账户信息和资金的运行,一旦发现存在不正常现象,要立刻开启应急措施进行管理控制。要构建出完善的跨境电商国际贸易法律法规体系,避免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经济纠纷,保护好贸易双方的合法权益。国家要不断地加快立法步伐,如电子证据法、电子商务管理法以及网购消费者保护法等,为“互联网+”国际贸易的发展建立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

  3.2加大贸易投入力度

  想要积极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比需要借助于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创新性经济管理,确保贸易活动交易速度更快、运行成本更低,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3]。“互联网+”贸易活动开展模式,能够有效节省交易成本,发达国家想要再凭借自己的资金垄断市场已经无法实现,不断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在世界经济市场中我国能够占据一席之地,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3.3发展互联网金融

  国际金融对于国际贸易起到了促进作用,“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是把金融产业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结合,使用互联网技术完成资金的流通和支付,创新金融发展模式[4]。在国际贸易发展中互联网金融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线上金融模式,例如,电子银行和网络证券等,结合“互联网+”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可以说交易模式的创新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应用。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够实现跨境资金的有效监督,利用引入金融部门避免国际贸易活动中,存在各种不科学合理的行为。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也带来了较多的网络新媒体形式,能够为双方的信息传递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国际贸易的可靠运行。

  3.4加强网络贸易投入

  “互联网+”发展模式具有低成本性、便利性特点,因此,给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遇[5]。结合“互联网+”模式优势,能够避开发达国家的资金优势,减少贸易成本,寻找到属于自己发展特色的道路,创建出竞争能力强的网络贸易渠道,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政府机构和社会普通民众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在国内形成网络发展氛围的经济环境,促进互联网国际贸易的发展。政府部门也要不断地拓展市场渠道,让国内企业能够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权,便于“互联网+”贸易活动的开展。

  3.5“互联网+”贸易模式展望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已经从科研领域、科学领域逐渐转变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6]。电子信息技术也为互联网贸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和发展环境,促进了传统贸易行业的创新和改革。“互联网+”贸易形式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条件,提升了生活和工作效率、质量。但是不可否认,技术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导致企业在完成互联网贸易交易过程中,承担了不可避免的风险,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如果不能做好风险防范措施,控制损失的出现,会对整个国际贸易产业甚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发展,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稳定和安全,“互联网+”贸易活动也更加规范。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国际贸易形式必然会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环节,有效促进我国对外经济的创新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出现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积极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创新传统贸易形式,正确地认识和面对在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规避“互联网+”贸易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做好风险防范和控制工作,促进互联网贸易的稳定发展,幫助我国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提升在海外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利用“互联网+”模式的发展优势,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永芹.互联网发展差距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20(03):40-50.

  【2】谷爱莲,吴雷,徐国展.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06):108-109.

  【3】林晓静.“互联网+国际贸易”综合技能赛下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策略探索[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02):73+61.

  【4】潘研.互联网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J].知识经济,2020(01):37-38.

  【5】曹玮.新时代下“互联网+国际贸易”的创新发展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12):157+156.

  【6】严德颖.移动互联网对国际经济贸易产生的影响[J].纳税,2019,13(35):169+171.

【篇八】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本次新冠肺炎自2019年12月8日在武汉首次发现以来,向全国迅速扩散,世界其他国家也有报告疫情。以美国为首的有关各国先后针对中国公民或者中国货物进行了紧急边境管理措施,不但禁止中国公民入境,甚至禁止到过中国的他国公民入境。本次疫情的突然发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有经济学人士预测本次疫情可能会使中国经济下降多达1.2%左右。对比17年前的“非典”,本次疫情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表面上看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要更为复杂。现阶段我国外贸仍处于传统劳动力资源竞争优势正在消失而外贸竞争新优势尚未全面形成的“空窗期”,我国外贸对于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也相对较弱(白明:当前疫情对外贸影响不同于非典时期,天天快报,2020年2月2日),尤其是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达到PHEIC(国际公共卫生经济事件),将对我国的外贸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更是外贸大省,本次疫情对广东的冲击不可避免,广东承受的压力巨大。本报告旨在通过对2003年“非典”期间中国及广东的经济与贸易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入探讨广东在本次疫情中面临的形势及其对广东外贸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广东经济及外贸平衡发展,为广东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的构建,以及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顺利建设提供有效的建议。

   “非典”期间对全国及  

   广东的经济与外贸影响甚微  

  “非典”对我国经济及贸易的影响微弱。2003年“非典”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主要发生在第二季度,但由于经济总体形势仍然处于上行趋势,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动力强劲,所以受影响程度较小。其具体四个季度实际GDP同比分别增长11.1%、9.1%、10.0%、10.0%,受影响程度极其有限。进出口方面,“非典”疫情对我国2003年的出口影响并不显著,主要的影响表现在进口方。

  “非典”期间中国经济与贸易均处于向好的国内外大环境中。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中国经济及外贸与投资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中国经济及外贸与投资都处在上升态势。此外,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由于加入WTO后的广阔市场和国内较低的劳动成本的影响,中国制造业处在快速上行的蓬勃发展时期。制造业生产存货累计增长率在2003年“非典”时期仅有小幅度放缓,随着疫情结束,增长率继续飞速上涨,因此“非典”疫情对2003年经济整体影响较小。2003年中国进出口具体表现为从2001年的4万亿提升到7万亿左右,同比2001年提升了近67%,贸易顺差额为2092亿,扩大近12%。

  “非典”期间广东外贸增长迅速。“非典”疫情发生的前一年,广东外贸出口金额达到1184.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2%,其占全国出口总值达到36.4%。除此之外,2003年上半年广东全省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8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受影响有限,到下半年时,受“非典”疫情影响的各行业基本上实现了恢复。具体来看,2003年第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平,其中进口金额达到279.7亿美元,同比增长近36.7%,出口金额达到305.1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9.8%,进出口合计则达到584.87亿美元的规模。

  据海关部门统计,2003年上半年广东省进出口总额达到1245亿美元,全年进出口贸易总值则达2836.57亿美元(其中一季度584.87亿美元,二季度660.14亿美元,三季度763.77亿美元,四季度827.7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3%。其中出口金额达到1528.92亿美元,同比增长29.1%,实现外贸顺差金额222.4亿美元。出口产品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其中电子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幅度分别达到37.3%和55.5%,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的份额为43.7%,居全国首位。广东省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最为严重,但对外贸易未受较大影响,反而部分指标增幅创8年来新高,如利用外资金额为1876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154亿美元,进出口和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都达到增长10%的预期目标。

  广东省受“非典”疫情的影响比原先预期的要小,得益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为广东建立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其中受“非典”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产业为第三产业,而相对人口密集程度较小的制造业受影响程度较小。此外,广东省“非典”疫情病例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而“非典”疫情对广东省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影响直到4月份才逐渐显露出来,此时“非典”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社会秩序逐渐恢复,避免了对经济发展的持续影响。因此,疫情对经济发展影响存在明显“滞后”,客观上也有利于保持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所处宏观环境与“非典”时期相比更为严峻  

  一是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更大,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据海关总署统计,2019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31.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一年增长约为3.4%。其中,出口金额为17.23万亿元,同比增长5%;进口金额为14.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贸易顺差则为2.91万亿元,扩大25.4%。而受全球经济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对美国出口下降了12.5%,创2008年以来新低,究其原因是美国强烈要求中方开放市场,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对我国的经济和贸易造成巨大压力。2003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有1.4万亿美元,而2019年却高达14万亿美元。倘若此时中国被列为疫情区,对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影响可能是“非典”时期的几何倍数。同时,对我国从事对外贸易企业的影响也是毁灭性的,疫情区使得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损失惨重。除此之外,对于部分中外合资企业,撤侨的连带反应或引发撤资,届时这部分中外合资企业的境遇将十分困难。

  二是我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出口由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与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相比,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处于转型阶段,高速增长期成为过去式。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放缓,国际需求下降,中国制造业发展势头逐渐从高速增长转变为平稳增长。同时,2017年末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制造业的下行趋势。此外,受我国的供给侧改革的战略实施,以及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过剩产能和进行结构化经济改革的影响,制造业发展从过去的量变转变为现如今的质变。2003年中国制造业处在非常强的上升周期,疫情的影响对长期增长的趋势影响较小,仅引起短期的波动。而本次疫情是中国处在经济形势下行、国际环境恶化和我国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发生,故疫情的影响将会更加显著(任泽平,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2020年1月31日)。

  三是当前外贸环境比“非典”时期更加严峻。本次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达到PHEIC(国际公共卫生经济事件),虽然不等于真正意义上把中国定义为“疫区国”,但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定性,将会让部分国家和地区意识到此次疫情的危害程度,进而做出减少旅游和贸易的决定。这种情况,会对国内经济造成短期外部冲击,受影响最明显的当属跨国旅游和对外贸易。并且虽然世界卫生组织不推荐任何国家对中国采取旅行或贸易限制,但是任何其他国家的车船飞机等多种交通工具经停我国都将被视为经过疫区,事后必须接受特征疫区隔离观察。此外,一旦疫情失控,中国对外出口的货物都将视为疫区国产品,将会被国际市场排斥,外商在华投资的信心也将会受到极大的打击,因此,此次疫情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负面冲击或将远超中美贸易战的影响。

  四是本次疫情可能使中国出口商品即将面临的新贸易壁垒。“非典”疫情期间,美国、日本、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先后宣布强化对来自中国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力度;西班牙、英国等国政府或进口商要求中国企业出具非“非典”疫情区产品的证明。据称,本次肺炎疫情已经导致部分海外消费者开始拒收中国产品,订单下降20%-30%。1月28日,速卖通及敦煌网卖家唐宁向雨果网反馈称,其合作2年多、来自科威特的老客户因畏惧中国疫情的影响,明确拒绝已经谈好的合作项。另有亚马逊卖家Kate表示:“1月27日,我们英国的客户以中国商品有潜在病毒风险为由要求我们退货、退款,即便我们证明商品早在12月份已经送达海外仓,仍然被买家拒绝。”

  五是本次疫情可能导致全年进口或将增加。尽管此次疫情会对一季度出口产生抑制效果,但是全年进口或将持续增长。一是刚刚签署贸易协定,今明两年我国将从美国增加进口1000亿美元的农产品、食品等产品。二是由于疫情影响需要大量进口药品等医疗用品等各种产品。三是受疫情影响较强的湖北地区复工时间不断延迟,居民日常需求产品需要大量从外省调配和海外进口

【篇九】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节假期延长等因素影响,2020年前2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下降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下降15.9%;进口2.08万亿元,下降2.4%。广东作为全国进出口第一大省,也受到疫情的冲击。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经合组织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增加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欧美等广东出口传统市场日益成为疫情的风暴中心,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封城”“封国”,外需必然受到冲击,这对广东外贸出口大概率会造成深远影响。因此,尽快评估影响、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是当务之急。基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对全省632家出口企业的调研情况,对新冠疫情影响广东出口情况进行多方位分析,并围绕习近平同志在疫情期间关于稳住外贸基本盘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推动广东外贸高质量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以资参考。

   新冠疫情对广东出口的影响  

  (一)复产复工延迟,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遇到困难

  人力、原材料和资金链是此次疫情影响广大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最大的三个难题。一是人力紧缺复工难。有95.3%的受访企业表示,因疫情形势以及防控措施带来的限制,导致企业延迟复工,企业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复工率普遍不高。随着疫情的缓解以及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形势将逐渐好转,年出口额65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出口企业复工率已达到90%以上,62.1%的中小微出口企业表示将于4月份前后复工复产,其余的企业复产时间将根据疫情及市场情况作出相应调整。二是成本飙升、运输不畅,原材料供给难。有六成以上(66.9%)的受访企业表示,因物流受限,导致原材料成本上涨,有超过五成(54.8%)受访企业表示,因供给不足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三是费用高、资金链紧张,融资难、结算难。近五成(45.6%)的受访企业认为疫情时期的外汇与结算服务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外贸金融服务便利化亟待改善;超过三成企业(34.49%)认为银行信贷服务不足,资金压力显著。佛山某新能源企业表示,生产物料运输供应以及一线员工防疫防控是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顺德某家电企业表示存货大量积压带来巨大周转压力,且已制成品存在跌价风险。

  另外,当前广东省主要出口产品为工业品,占比在90%以上。由于疫情是春节期间向全国各地蔓延,受其影响,各地工业企业春节复工时间延后,交通、物流、仓储等配套行业受限,检验检疫工作更加严格。这些因素将在短期内降低出口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与风险。从进口国方面看,随着疫情的持续,采取贸易限制的国家数量不断增加,临时措施的范围和力度也在加强。62.1%的受访企业现金流仅能维持公司运营3个月,其中14.5%受访企业预测如现金流无法改善,公司仅能维持1个月;有31.6%的企业认为上半年利润将下滑30%以上,认为全年利润下降30%以上的企业占比近四分之一(24.4%)。从企业发展规划看,投资增资的前景不甚乐观,超过八成(80.92%)的企业已暂停年内增资计划或明确年内不再增资。

  (二)在手订单出运难,海外买家拖欠货款、拒收货物、取消订单风险陡增,引起供应链传导效应

  调查显示,96.9%的受访企业无法正常出运货物,其中超过一半的(52.2%)的企业表示,三成以上的订单因国际、国内运输不畅未能正常出运。此外,近九成(89.56%)的企业认为疫情带来的收汇时间影响将“延迟一个月以上”,其中的四成(39.4%)企业预计延迟收汇时间将超过两个月。然而,面对困境,多数企业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商务磋商进展缓慢,超过一半(50.8%)的企业尚未就出运延迟时间与买方达成一致,对何时完成合同履行尚不确定。部分企业表示大量出口订单交期已经推迟,目前不仅非常担心因迟交货买家直接取消而产生大量投入损失,也担心在途货物会大面积出现买家拒收的情况。随着疫情的全球暴发,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封城”、“封国”,国内工业生产疫情期间短暂停滞,全球贸易和生产分工的链条和环节受到冲击,直接和间接影响与广东出口商品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行,导致整个出口供应链面临被打破的风险,海外客户很有可能更换渠道、转移订单,甚至取消订单。有近四成(39.4%)受访企业预计待出运订单可能面临取消风险,前期成本投入无法回收。超过八成受访企业(84.1%)在手订单出现下滑情况,下滑幅度集中在30%以内;此外,超过一半(54.83%)企业存在已签订单被取消情况,其中10%以上新增订单被取消的被调查企业接近四分之一(23.1%)。总体而言,企业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企业出口信心明显下降,开拓海外市场受阻

  96.8%的受访企业认为出口业务将同比显著下降,其中,认为第一季度出口将下降超过三成以上的企业达到42.24%,认为出口下降超过五成的企业也达到13.92%。佛山陶瓷企业表示,这次疫情对陶瓷企业有非常大的冲击和挑战,复工复产以后发现根本无市场。佛山陶瓷销售的60%—70%主要是依赖出口市场,那么由于中国的疫情和持续防控过程,加上疫情全球性的暴发,给全球陶瓷市场的消费和正常的贸易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这比停工停产的影响还要更大。

  企业普遍认为未来接单形势不容乐观,甚至无单可接。89.7%的受访企业表示海外市场营销工作受到疫情严重影响,其中签证及商务旅行限制(65.2%)、买方不愿来华(59.3%)、参展限制(50.0%)等因素较为集中,且短期内难以预见好转,这将对下一时期出口贸易订单承接带来显著影响。此外,43.7%受访企业反映其客户已计划更换第三国供应商,长远而言面临客户流失风险。受疫情影响,欧洲、澳洲、东南亚120多个展会取消或延期,出口企业通过海外参展开拓海外市场、争取订单的道路被阻断。

  (四)海外项目推进受阻,拖期风险和建设成本上升

  疫情对在建项目影响较大,对已建成项目影响较小。40.7%的受访企业表示因签证受到限制,其海外项目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到位,其中对工程承包类项目影响明显,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延迟到位,工期延长;21.2%的企业反馈其海外在建项目设备供应商为中国企业,因疫情造成跨国物流限制,使材料设备无法及时到达现场,项目建设出现一定程度的延期,如在当地寻找替代雇员或被迫更换供应商,则将导致项目建设成本上升。

  (五)企业风险意识显著上升,对出口风险保障的需求增强

  疫情肆虐下,稳业务、控风险、解决合同纠纷成为广东出口企业当下的工作重点。受访企业对“进口国管制风险”(70.89%)、“进口国通关阻力风险”(58.39%)、“买方拒收风险”(64.56%)、“出运前买方违约风险”(59.49%)和“合同履约纠纷风险”(80.3%)五种风险保障和援助的需求显著关心。同时,65.98%的受访企业对“生产性周转资金融通”、51.58%的受访企业对“应收账款保单融资”表达了强烈需求,反映出当前出口企业流动性紧张的现状。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稳外贸工作,为加大对外贸稳定增长的支持和保障力度,进一步提振外贸企业信心,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推动外贸稳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政府组织制定出台《广东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相信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广东出口企业的生存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善。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疫情全球暴发,多个国家疫情对广东出口企业的影响有一定的延续性,并且影响从供给端(复工缓慢)转向需求端(需求下降)。因此,必须推出系列切实可行的长效举措来支持出口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全力帮助企业做好抗疫和复工复产;

  (二)大力支持出口企业抢抓出口订单,保持外贸出口稳定;

  (三)采取有力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四)建立“公布从事与广东关联国际贸易业务经营异常企业预警名单”机制;

  (五)推动商务、海关、税务、工商等相关机构信息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互动;

  (六)制定系统长期的外贸出口恢复和振兴规划。

【篇十】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交易形式,在目前信息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以其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快速深入国际商务的方方面面,且对全球经济局面的调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电子商务是在微机技术的迅速提升与大范围运用的前提下,依托互联网与高水平的通信技术,转变以前传统的实物交易与货币交易,在一个虚拟空间中,依托网页表述产品,在线进行结算,依托高水平的物流体系配送产品来实施有形与无形产品买卖的全新的贸易形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对外贸易;影响

  截止到当前,电力商务还没有形成一个确认的、群众认可度较高的概念,各领域与国内学研究者都立足于自身专业层面界定了电子商务的含义,譬如目前认可度较高的概念是欧洲委员会的界定:“电子商务指的是采用电子方式实施商业活动,把信息的网络化处置与传递当做基础,包含了多种类型的海量的内容。包含了商业买卖中多种类型的产品与服务,关乎了从制造到出售到售后修理等所有产业环节;包含了教育、旅游、娱乐等多种活动方式。国内研究者将电子商务分成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广义层面的,其指的是包含依托互联网、局域网等电脑互联网实施的商务往来;另一个是狭义层面的,指的是E-Commerce,单单是指运用互联网进行的买卖亦或和买卖相关的活动。

  一、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

  电子商务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运营者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第一,电力商务公司逐步取代以前的中间商,颠覆了以前的国家贸易第三方机构。电子商务时期,因为计算机技术在全球经贸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个体组织具有在专业方面的卓越技术,所以产生了诸多的向全世界经贸市场提供商品与服务的“虚拟”单位。电子虚拟单位作为第三方组织替代以前的对外贸易,和每一家贸易企业协作,依托当代计算机技术,来解决顾客差异化、多元化的消费需要,顺应对外贸易竞争条件的变动,给进出口贸易公司带来资源互享、分工合作、利益共赢的好处,颠覆了国际贸易第三方单位的方式与效能,实现了对外贸易公司难以达成的市场效能,让国内进出口贸易运营主体的战略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次,电力商务公司大量出现,中介类对外贸易企业逐步退出市场。

  二、电子商务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电子商务应用观念落后

  尽管有部分具有先进运营思想的进出口公司在很早的时候就引入了电子商务,而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是依旧有占很大比重的小规模外贸公司对电力商务推动公司总体经营发展的功能的认识不到位,还没有构建电子商务程序或者程序依旧是不全面的,已构建的电子商务程序也仅以构建公司本身的官网为主,在页面上展示公司的各类商品信息与资源,利用互联网媒介把其介绍给更多的顾客,较少建设与国际专业互联网平台相对应的工程,此种位于初始时期的电子商务还应当进一步发展。

  (二)电子商务应用内容狭窄、成效不显著

  当前大部分对外贸易公司电子商务运用大多体现在在线查询、在线发布消息等方面,尽管已认识到依托第三方在线交易平台开拓市场的必要性,可是在实际资金投入和运作成效方面,不同公司间,依旧有很大不同。另外,不同公司在生产类型、运营形式和地区等方面也有很大不同,也妨碍到企业电子商务在供应链整合、在线结算、分销途径等方面的运用,可是在公司运营管理方面的运用,比如ERP的实行等,和规模较大的公司比较,小类型公司差异更显著。当前大部分小规模公司仅是把电子商务视为一个销售平台进行运用,在公司平常生产、治理、经营过程中的高端运用很少。依据有关资料,当前从根本上达成电子商务高端运用的公司在我国一千多万小规模公司中所占比重还不及百分之十。

  (三)电子商务应用环境不健全

  在电子商务发展条件层面,国内对外贸易公司电子商务发展的软件机制与硬件机制都不完善,不但硬件条件和经济水平高的国家比较有差异,软件条件也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妨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公司尤其是小规模公司资本匮乏,筹资途径不顺畅,已是普遍难题。可是在电子商务运用中,通常对硬件的投资占很大比重,对软件的投资少很多,如此情况下,不但占据了公司诸多的流动资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硬件设施功能的发挥。其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缺乏也妨碍了公司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对外贸易领域,不但缺少懂得网站开发的技术类人员,也缺少具有电脑知识、英语知识、国际销售、商品检验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型人才。

  三、电子商务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一)深化电子商务应用理念与应用措施

  公司应当深化对电子商务有意功能的认识,电子商务并不是单单限定于配置电脑亦或有关设施、连上网络、在淘宝网上注册下、亦或研发一个应用程序就称得上是电商企业了。电子商务不单单为公司提供销售服务,并且还可以在产品储存、管控、筹资、技术等方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其的重点依旧是管理,是把计算机技术和公司管理融合在一起。公司管理人员唯有全面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对公司管理、运行形式的有益影响,才有可能做出电子商务运用发展的准确决断,另外联系本身需要,拓展应用范畴;全面发挥电子商务在公司境外市场开拓中的功能。

  (二)转变外贸企业的管理模式

  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公司在运营方面实现流程化、合理化与先进化。要改变当前国内对外贸易公司管理依旧是采用经验管理方式的现实状况,公司应当提升管理时得到消息的准确性、快速性、全面性,统一与整合信息加工处置的方式,对外贸易公司的财务管控、人事管控、业务管控等体系均应该尽早达成电子化管理,进而才可以顺应与推动电子商务与公司的发展[1]。公司可在管理方面、机制方面、技术方面探索不同程度的革新,比如自行开发ERP程序,能够为公司节约数额巨大的购置开支。

  (三)加快电子商务必需的网络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

  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前提是由完善的互联网软硬件设施,此也是妨碍诸多经济水平处于中等的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要素。日、美在资本、技术方面的大量投资与健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享有的优势,为其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障,进而让其可以在残酷的竞争中占有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数额的三成左右。从国内电子商务的当前状况来看,互联网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水平低下,以致互联网传输速率慢、消息传输不及时、电子化水平低、运用费用昂贵等不良后果,妨碍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前进,甚至国民经济的增长。尽管在部分经济水平高的沿海省份,此些技术设施水平较高,可是中部与西部省份的状况不尽如人意。所以,我们应当增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让电子商务的互联网技术设施尽早升级,提升传输速率与精确性,减少互联网的运用费用,进而促进国内互联网领域的迅速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现代化与电子化程度。其次应在全面健全软硬件设施的前提下,全面、合理、高效地运用当前已有的和电子商务相关的种种互联网资源,引进竞争制度,颠覆以前的行业分离与垄断的管理制度,积极变革当前的收费机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扫清道路。(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袁金妗.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09)

  [2]张文慧,刘玮琼,王亚杰.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行业中的理论与应用问题分析[J].产业经济,2013(08)

  [3]冯雨亭,王萍.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创新探讨[J].世界经济研究,2014(08)

  [4]刘电威.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9)

  [5]谭舒尹.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影响[J].国际商务研究,2011(3)

【篇十一】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科技力量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开始逐渐普及、发展。互联网技术开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群众的日常生活,从娱乐方式的改变,到消费模式的转变,这都是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变化,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国际贸易当中的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也更加频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国际贸易当中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已经逐渐被消除,互联网技术在国际贸易当中开始逐渐显相处极强的优越性。进入21世纪,互联网金融开始大幅度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进行有机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的流通、支付甚至是信息传递的功能,开启一种全新的金融发展模式。这也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将互联网技术与国际贸易工作相结合,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给予国际贸易更大的发展空间。电子商务的发展才带动了人们对互联网商务的关注,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经济当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人们对互联网贸易也越发重视。通过对国际贸易的网络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网络化国际贸易产生的必然性,分析互联网技术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应用,并了解互联网技术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具体影响。与此同时,网络环境的特殊性,也使得目前我国的互联网国际贸易还不够成熟,还有待完善,本文针对我国的国情以及互联网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国际贸易网络化的相关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互联网国际贸易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多元化、网络化、规范化。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国际贸易;网络贸易

  一、网络性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1.网络化国际贸易的定义

  互联网应用与国际贸易,就是将国际贸易网络化,要对网络化的国家贸易进行研究,就必须了解网络化国际贸易的内涵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网络化的国际贸易就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国际贸易当中去,在国际贸易进行过程中大幅度的应用互联网技术,借助互联网技术,或者说让互联网成为主要的交易工具从而进行交易的一种国际贸易方式。

  2.网络化国际贸易产生的必然原因

  21世纪的发展可以说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信息技术发展最为广泛的表现和应用形式就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目前,以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为等可移动终端为媒介,互联网几乎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与之相伴的,以移动终端为平台的网络商务模式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交易额已达到了1.8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2.0%,且占到社会总消费品零售额的7.8%,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个百分点,涨幅达到25%,而随着互联网相关建设的进一步成熟,预计2016年,这一数字可突破4万亿元。由此可见,互联网商务运营,已成为我国社会商业运作举足轻重的部分,任何一个企业想要在当今社会立足,求得生存和发展,都不能不学会适应和使用互联网这一新兴市场模式。可以遇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国际贸易当中也必然是未来国际贸易发展的一大趋势。

  传统的国际贸易交易都是建立在双方企业有一定知名度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接洽,在双方相互考察、洽谈后签订合约,合约签订完成后双方通过支付资金以及产品,而后完成整个完整的交易过程。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过程当中国际性的大企业或者是跨国企业等等,由于在国际地位上享有更高的知名度,在国际贸易当中也会占据这有利地位,甚至存在大企业垄断的情况。这一环境对中小型企业、知名度比较低的企业是十分不利的,这种传统交易模式对国际贸易的信息获取会存在一个盲区,造成信息来源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这样的约束性,在新产品国际贸易市场当中会对交易双方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对全球经济可能造成的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快速的情况下,这种局限性可能会使得国际贸易的局限性进一步增加,造成国际贸易交易的活力降低,全球国际贸易利润降低。另外,由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经济影响程度不断加深,造成了国家之间的经济会存在相互干扰、影响的情况。而随着全球经济规模的不断加大,规模经济效应对大国、发达国家造成的影响是更大的,新技术的出现带给大国的经济逐渐降低,而发展中国家从新技术当中获得经济效益更高,发达国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国际贸易中不断缩减非必须损耗,发展更为多元化的营销渠道,这无形当中就促进了网络化国际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新技术推出之时所获得经济效益更多,而国家自身的社会经济结构也必然会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不断的发生转变,并且发展中国家所获取到的经济效益会逐渐向其合作国家释放,形成了一个多元合作的国际贸易网络,这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一大主流趋势。

  二、互联网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应用

  1.电子商务

  上文论述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是通过企业的相关部门进行合作接洽,在双方相互考察、洽谈后签订合约,合约签订完成后双方通过支付资金以及产品,而后完成整个完整的交易过程。一般来说,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产品的订购、销售、配送、售后等等,都是在不同的场合进行的。而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之下,国际贸易的商务场所和运作方式都会不同程度上发生改变。国际贸易进行的过程当中的信息获取、洽谈、订购、结算以及相关的售后服务都是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在电脑系统当中完成的。这样的方式为贸易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能够尤为多元化的吸收、比较各方信息,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物流、信息等等汇总到这一平台当中来,能够实现国际贸易当中的资源共享,对于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大的意义。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出现,让参与进来的企业能够实现多边合作与交流,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能够进行企业的内部业务重组,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甚至是运营成本。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应用除了能够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以外,互联网这一透明化的信息平台能够使企业的信息更为透明化,能够使得市场竞争更为激烈的同时,也更为规范化。对社会经济来说,这是使得社会经济进一步规范的重要方面。 2.加大网络国际贸易投入

  互联网经济无疑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模式,互联网模式的便利性、低成本性给了发展中国家重要的发展契机。利用这一发展模式,降低贸易成本,避开发达国家的资金优势,在发展中寻求一套适合我国国家的道路,快速发展处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的网络贸易渠道。这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世界经济市场当中地位的重要手段,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全员参与,从政府机构到普通民众,都应当行动起来。首先是要建立有线电视、网络宽带、电信网络3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建立一个具有网络发展氛围的国内经济环境,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企业才能够更好的进行互联网国际贸易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开放市场,让企业在国际贸易当中获得主动权,更好的进行互联网贸易。

  3.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际金融行业的支持,互联网金融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进行有机结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的流通、支付甚至是信息传递的功能,开启一种全新的金融发展模式。互联网金融与国际贸易息息相关,首先是电子银行、网络证券等等各种线上金融模式的出现,都为国际贸易的结算、交易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交易方式的改变一定是在成熟的科技力量的支持下才能够完成的。通过加强科技研发,网络交易软件客户端的发行,用户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自助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交易,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支付、结算模式。最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对境外资金的来源、去向的监管更为完善,金融机构的介入能够有效规范国际贸易当中存在的一些反洗钱风险以及市场的不规范化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开始逐渐新兴起来,交易双方信息获取途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也将进一步使得互联网金融的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从而促进互联网国际贸易的开展。

  三、总结及展望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网络技术开始从科研、教学领域开始逐渐向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转变。而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贸易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发展环境,成为了传统贸易行业的延伸与发展。国际贸易行业的网络化能够在人们的生活中为大家带来众多的便利和高效,但不可否认的是,便利与高效后面仍然隐藏着一些潜在风险。这些风险的客观存在都造成了企业在进行互联网贸易交易时,不可避免的需要承担这些风险,有可能为自身带来一定的损失,若这些情况不加以遏制,任其发展蔓延,严重的可能导致整个产业发展环境的扭曲甚至带来整个经济社会的不稳定。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国际贸易当总的应用也必然越来越成熟,整个互联网贸易也会更加规范。我们完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国际贸易必然会成为国际贸易当中的一个主要环节,为我国的对外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勇,陈新光.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5,04:54-60.

  [2]孙晓.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金婷婷.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关键成功因素探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

  [4]孙立群.浅论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策略[J].大众商务,2009,12:18.

  [5]吴钢.人文关系网络对国际贸易网络的影响机制及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4.

  [6]乔阳,沈孟,刘杰,杨光,岳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对外经贸,2012,03:39-41.

  [7]郭明.微博网络营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对外经贸,2012,12:32-34.

  [8]崔雅静.海外移民网络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2.

  [9]高菠阳,刘卫东,GlenNorcliffe,杜超.国际贸易壁垒对全球生产网络的影响――以中加自行车贸易为例[J].地理学报,2011,04:477-486.

  [10]关勇.国际贸易方式创新及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

【篇十二】新中国威胁论对海外统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一、危中求机,借势发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始料未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危害之大、影响之深更甚于2003年的非典。大部分企业在此次疫情中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虽然近期各地已陆续地、分阶段地开始复工,但疫情造成的创伤在未来一个季度之内都很难完全得到疗愈。疫情的突如其来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了巨大压力,来势凶猛的病毒令国内不少城市封城,商业及交易活动停摆。首当其冲遭受打击的是交通、旅游、餐饮、娱乐和零售等行业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营运资金储备普遍较少,如果疫情继续持续,不少中小企业将直面破产倒闭的风险。另外,在房地产和建筑等资产负债率高且回款速度较慢的行业,许多企业也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些风险的累积,不仅仅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带来严重威胁,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信贷的系统性风险。

  对企业来说,在当前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生存。此次疫情来势凶猛,虽然难以撼动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但造成的冲击依然不可小觑,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退一步来说,即使没有本次疫情,在我国GDP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中小企业,在未来的投资中都要注重投资效率,尽量避免过度投资,对于一些现金流不确定性较大项目要尤为谨慎。在过去三十年间我国GDP增速较高,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规模的迅速扩张,对盈利的稳定性重视程度不足。企业在未来应慎重采用通过高杠杆投资谋求发展空间的经营模式,优先投资于现金流相对稳定的项目。另外,此次疫情过后,国家有较大概率会加大医疗基础投入,以提高公共卫生供给质量。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扩大对医疗健康和公共卫生行业的投资力度。

  另一方面对政府来说,在帮扶企业复产复工的情况下还应做更长远和更深层次的规划。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一直在提倡产业转型升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不少阻力和障碍。即使在经济最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各地市的部分落后产业依然保持着较为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这些产业对当地GDP有着不小的贡献并带来较为稳定的就业贡献率,因此地方政府虽然有强烈意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但对于淘汰落后产业和产能仍心存顾虑。本次疫情对绝大多数产业都产生了强烈冲击,尤其是一些劳动力较为密集的落后产业。地方政府在帮扶企业恢复经营时,可以考虑制定一个“优先劣后”的帮扶顺序,首先为各地市优先发展和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产业提供信贷和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对于生产方式落后、附加值低的产业暂缓进行帮扶。以广州市为例,IAB和NEM等高技术制造业,以及游戏、动漫、化妆品、跨境电商等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列为优先支持的对象。通过对优势产业的企业开展优先扶持可以树立一个“引导”效应,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企业信心,还能为资本在优势行业的进一步聚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方政府在帮扶本地企业复产复工时应慎重采用普惠性的政策对各行业实施全覆盖帮扶,而是考虑出台功能性和针对性更强的政策,顺势淘汰落后的行业和产能,集中资源促进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推动行业整合,培育龙头企业

  每一次危机都会造成大批企业由于现金流断裂导致无法继续经营,从而带动行业内企业的整合,以及一批新企业的崛起。控制权市场是核心的企业外部治理机制,对于危机意识不足或经营能力不佳的企业而言,市场会通过控制权的变更进行优胜劣汰。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带来的最主要冲击便是企业现金流的压力陡增。有部分企业缺乏足够的危机意思或者对疫情的应变能力不足,造成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和短期破产风险急剧升高。从表面上看,这些困难是由于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造成的。但从更深层次来看,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和治理水平较低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虽然疫情带来的冲击是全行业性的,并没有哪个企业可以幸免于难。然而治理水平高的企业通常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和较为充足的现金流储备,这些企业在危机中往往能够脱颖而出,先于同行业的其他企业逃离困境并加速增长。在应对疫情结束后的经济恢复工作时,广东省及各地方政府应优先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

  2019年珠三角地区GDP已经接近9万亿元,占整个广东省GDP的80%。然而在珠江东西两岸依然存在着产业规模庞大但龙头企业相对稀缺的现象。许多地区的产业集而不聚、企业多而不强,行业内部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情况较为明显。例如家具、皮革、服装鞋帽等行业虽然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但由于行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品牌效应不足,一直徘徊在产业链的低端,也难以帮助当地经济进一步扩大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竞争优势。因此,将区域内企业做大做强并培育出具有出众创新能力和品牌优势的龙头企业,对珠三角各地市经济的长期发展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各地政府可以顺势而为,重点帮扶行业中应对疫情中表现出色或整体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通过信贷等方式鼓励和支持这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或开展并购,从而推动行业的进一步整合并打造更多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的龙头企业。

    三、持续推动混改,注入市场化活力

  疫情过后要尽快恢复经济增长,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作为国内市场化水平最高的区域,我省(尤其是珠三角)应致力于加快提振市场信心,并尽可能地进一步挖掘市场的内生动力。继续稳步推进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作为其中的一个主要抓手。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过去十余年间中央政府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项关键政策,其核心内容之一是通过充分向非公有资本释放股权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主体地位缺失、运营监督失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市场化不仅是稳步推进混改、有效放大改革乘数效应的关键所在,同时也能对提振民营资本信心和恢复经济增长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本次疫情期间不论国企还是民企都遭受无差别攻击,并且疫情加速了行业变局。企业要实现尽快脱困,需持续提升市场化经营能力。国企虽然背靠政府,在税收、信贷、土地、许可、准入等方面比民企可获得更多的支持,但在市场化经营能力方面却并不占优势。当市场整体处于相对低迷和动荡的情况下,政府如果能减少在经营性领域的涉足,可以为市场释放一个鼓励民资更多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信号。

  截至2019年底,实施混改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数量已超过3000家。我省(尤其是珠三角区域)在2019年的混改成果也颇为可观。格力等多个地方国资委控股企业在2019年的混改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疫情过后,地方政府可以考虑进一步加速地方国企混改,尤其是在消费行业等关键领域让市场竞争性国资从独资或绝对控股向相对控股和非控股的转变,实现“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转变,可以起到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激发市场微观主体的活力的作用。对于餐饮、娱乐、体育和文化等几个重点领域,地方国有资本可以考虑以更快和更全面地态势退出。

    四、总结

  每次疫情的发生都会造成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变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是近几十年来我国、甚至是全世界遭受的波及最广泛、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公共卫健危机。经济如何恢复并尽快回到增长轨道是疫情过后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首要面对的问题。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在促进疫情后的经济增长方面需要有较其他地区更为超前的意识和理念。实施普惠性的政策帮助地区各行各业全面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固然有尽快稳定地方经济的效果,但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考虑顺势而为优先扶持发展潜力更大、对经济增长引领作用更为明显的优势重点行业,并通过促进市场的进一步优化整合培育更多龙头企业来提升行业竞争力,以及稳步推动消费等关键行业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来提振市场信心、深化使市场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从而让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持续走在全国最前列。


查看更多写作素材相关内容,请点击写作素材

2024 飞达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