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eidashipin.com--小五】

   《桂花雨》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课堂教学实录桂花雨课堂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课堂教学实录桂花雨课堂实录

  课前准备

  学生已学了两篇回忆性的文章,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教学实录开始

  师:你们熟悉桂花吗?谁来讲讲桂花?

  生:桂花颜色有很多种,有红色的,有黄色的。它的花瓣是十字形的。

  师:是的它有很多种颜色,有乳白色的,有橙色的,有黄色的。

  生:桂花特别香。

  师:它有淡淡的特别的香味。

  生:桂花有很多品种。有丹桂,有金桂。

  师: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作家,名叫琦君。她一生漂泊,1917年生于浙江温州,17岁跟着亲人来到杭州,32岁迁居台湾,60多岁定居美国,84岁回到了故乡温州。今年89岁。正是这样一位老人,凝望着这小小的桂花,正是这她小时候深爱过的——

  生(齐读):桂花雨。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吧。同学们拿起课本,自由、认真、大声地朗读。开始。

  (生不自觉地齐读,师指出按自己的节奏读。)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你读懂了什么?

  生:成熟的时候就要摇。

  生:桂花可以泡茶,做糕点。

  生:桂花在中秋节前后盛开。

  生:如果让它落在泥土里,或是风吹落的,比摇下来的香味淡多了。

  生:作者特别喜欢家乡的桂花。

  生:母亲很想念家乡的桂花。

  师:是吗?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读课文倒数第二小节):我念中学的时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我们一起来读母亲说的话。

  (师读提示语,生齐读:“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谁能读懂“这里的桂花”?

  生:“这里的桂花”是说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师:是啊,哪一个句子?把它找出来。

  生(齐读):杭州有一处小山……香飘十里。

  师:怎样的桂花?

  生:香飘十里的桂花。

  师:你们听到过杭州的桂花最有名的是什么地方吗?

  生:桂花园。

  师: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最香的桂花就在文中所说的小山上,园名名叫满觉陇。600多年前就是十分有名的赏桂的地方。

  (课件出示配诗图。)

  师: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

  (师生齐读)

  师:正是这样香飘十里的桂花,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

  生: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我们不禁要问,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到底有多香?请再读课文,如果你看到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句子,请把它划下来。

  (生读,师巡视指导。两分钟后)

  生: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生: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生: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生: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

  (课件出示四句话)

  师:请把每个句子读两遍,哪个句子最让你感受到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真的比杭州的桂花香?

  生:全年,整个村子都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请一起读。

  (生齐读句子)

  师:在读这句时,哪个字给你深刻的印象?

  生:浸。

  师:同学们记得杭州的桂花是——

  生:香飘十里。

  师:为什么这里不用“飘”呢?用“飘”也能读通,一起读——

  (师生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飘着桂花的香气。)

  师:为什么要用“浸”?

  生:用“浸”更能体现桂花香。

  生:可以体现桂花香的时候比较久。

  师:有多久?

  生:全年。

  师:如果把全年去掉,换成另一个,可换成什么?

  生:一个月。

  生:半年。

  生:7个月。

  生:8个月。

  生:很久。

  生:每年。

  ……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这是一个整样的全年?一年12个月,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个“全年”让你体会到什么?

  生:桂花美。

  生:桂花香。

  师:桂花香啊!什么浸在桂花香里?

  生:整个村子。

  师:你怎样理解“整个村子”?

  生:村子里种桂花的人。

  生:村子里的村长,村委书记。

  生:作者的母亲。

  师:除了人呢?

  生:村子里的鸟、动物。

  生:村子里的花。

  师:而对我来说,什么还有大事?

  生:摇桂花树。

  师:哪一段写了我摇桂花树,读一读。

  (一生读)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桂花香。

  生:桂花多。

  生:摇桂花树的乐趣。

  生:桂花美。

  生:作者喜欢摇桂花树。

  师:哪个意思特别有这样的感觉?读一读。

  (生自由读)

  (请一生读)

  (集体读“摇呀摇”)

  (再请六个学生读,重点指导“摇呀摇”、“好香的雨”)

  师:一脸的灿烂,真陶醉了。这么多的桂花树一个人摇不过来的,让我们一起摇吧!

  (齐读)

  师:你们摇出了什么?

  生:我摇出了乐趣。

  生:我摇出了童年的乐趣。

  生:我摇出了摇桂花树时的快乐的心情。

  生:我摇出了童真。

  生:我摇出了对桂花的喜爱。

  师:这摇出来的桂花雨,就像水,就像雨,浸透了整个村子,在我们的家乡香的难道仅仅是只有桂花香吗?还有什么也香了?

  生:菊花香了。

  生:路边的小草小花香了。

  生:身上有桂花香味。

  生:糕点香了。

  师:当我们吃着糕饼,闻着花香,当客人经过村子,当他们回忆起往事时,他们的回忆也——

  生:香了。

  师:当他们谈论起桂花时,他们的话也——

  生:香了。

  师:当作者回忆起童年往事时,她的思念也——

  生:香了。

  师:怪不得,母亲会说——

  生: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到了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季节,家乡的桂花盛开了,我心中的桂花也盛开了!于是,我又想起了——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小节):在故乡童年时代“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以上内容来自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课堂教学实录。希望能帮助教师朋友们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小编祝大家学习愉快!

  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课堂教学实录桂花雨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能说出来给大家听听吗?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些什么有趣的事?

  是啊,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桂花雨)

  2、同学们,你们喜欢桂花吗?请你谈一谈你对它的认识。上课一开始激发学生,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景,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3、快速默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想一想:“提示”告诉了我们什么?提出了那些要求?

  4、针对课题说说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知大意

  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展示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2、展示自学的生字词

  (三)、品读语句悟情感

  1、看“摇花乐”的图片,分小组读并画有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语句中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然后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⑴“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⑵“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然后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在桂花树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桂花雨吗?桂花雨美吗?美在哪里?此时落在你头发上、脖颈上、身上的不是雨滴,而是那细小、芬芳的桂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换成是你,你将会怎样的喊?

  最后学生兴奋而激动地读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大家一起喊。分组读,评议,

  2、全段以“乐”字为线索,“摇桂花”不仅乐了“我”的一家,也乐了乡亲们。再让学生美美地感情朗读“摇花乐”这一段,以至于背诵这一段。

  3、品读体会并诵读

  [1]学生自读课文的7、8自然段,读后提问你们能读懂母亲的心思吗?抓住重点句“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从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的小山上桂花因为多,更是香气浓郁,这是我们用鼻子来分辨香气的,那妈妈是用什么来分辨的呢?其实妈妈是太喜欢院子里的桂花了,她是用感情来分辨的。同时引出:①东西是自己的好;②月是故乡明。更进一步体会到桂花做的食品(桂花茶……),此时桂花已充满她生活的全部空间,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小伙伴讨论、交流。接着进行说话练习:外地的环境好,还是( )。外地的生活好,还是()。然后抽生读7自然段读出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加深了理解,对全文的感情有了深化,加强了语言文字训练,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统一。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他又一次想起。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他的生命,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课文用生动的文笔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中蕴藏着浓郁的乡情,读了后很感人。

  (五)拓展练习。希望学生能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写你童年难与忘怀的人和事,或写一写你喜欢的植物或家乡的特产。

  读写结合的练习,其目的是从读后的感慨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落笔成文,完成读写结合的迁移。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的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作者先写了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童年的摇桂花的事情,最后写了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桂花雨》教学反思

  《桂花雨》一课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故乡美好的回忆。

  教学本课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大意,知道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读中想象当时的情景,“摇桂花”这一段是课文内容的重点,追忆了作者童年时代摇桂花的欢乐情景。对这部分的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如“我又想起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下我可乐坏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感悟重点语句的含义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让同学间进行交流,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摇花带给作者的快乐,以及无穷的回味。

  在整个研读、教学、评课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什么叫做从整体入手到部分,从一个中心句打开教学,很多课文都是可以这样的。这一课的教学,对于指导学生朗读是个进步,讲究了策略,但还是做得不够放,受了教案的制约,还是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磨练。

  五年级上册《桂花雨》课堂教学实录桂花雨课堂实录

  (一)

  师:这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写的一篇散文。读这篇散文,就像翻阅我们小时候一张一张的旧照片,能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勾起我们无限的情思。【板书:情】请你静静地读,在那些特别能引起你注意的地方做个记号。

  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作者写桂花雨时的那种情思吗?

  生:(纷纷发言)甜,柔,乐,美,香……【板书:香、乐、甜……】

  师:作者写摇桂花,集中写了三个自然段。请你用心读一读,怎么写出香?怎么写出乐?怎么写出甜的?

  生:(默读课文)

  师: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你对这三个字的感受。先谈这个“香”字。

  生:(朗读)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多了。

  我觉得桂花开得最茂盛时很香,香飘十里,每家都能闻到桂花的香味。于是,我也闻到了桂花的香味,就像桂花真的就在我们旁边一样。

  师:“不说香飘十里”,有没有“香飘十里”?

  生:没有,但是非常的香。

  师:有一个字说它真的“香”?

  生:是“浸”字。

  师:我们写“香”一般用“飘”的,怎么用这个“浸”字啊?【板书:浸】

  生:就是很香很香,整个宅院都浸在香味里了。

  师:我们看,这个“浸”字是什么旁?

  生:三点水。

  生:是浸在水里的意思。

  师:对,淹没在水里就叫“浸”。水看得见吗?

  生:看得见。

  师:摸得着吗?

  生:摸得着。

  师:桂花的香期=气看得见吗?摸得着吗?

  生:看不见,摸不着。

  师:那现在用了一个“浸”呢?

  生:香气就变得好像看得见了,摸得着了。

  师:真的吗?

  生:(笑了)

  师:一个“浸”字,使得香气不但闻得到,还能感觉得到了。所以这个“浸”用得恰当,用得传神。读这句话的时候,注意要把“浸”字读得轻一些、柔一些。谁愿意读一读?

  生:(朗读)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真好!太投入了!(掌声)除了这个“浸”字传神,还有表现香的吗?

  生:(朗读)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我感觉香味特别多,整个村庄都是香味。这里的“沉浸”也是说很香很香。

  师:【板书:沉浸】这里的“沉浸”和前面的“浸”含义有什么不同?

  生:这里是说用桂花做了很多可以吃的东西,一直留着,所以很香。

  师:一直留着?不会坏掉吗?

  生:哦,都吃了。泡茶喝了。

  师:对了呀,吃了,喝了,香味却永远留在心里了。全村的人都相互送桂花做的食品,今天这家做了送那家,明天那家做了送这家。弥漫在村子里的,有那桂花的香味,还有那浓浓的乡情啊!谁来读好这一小节?

  生:(读得很深情,众掌声)

  师:读得真好!还有描写香的吗?

  生:(朗读)母亲洗净双手……花雨缤纷入梦甜。

  生:(朗读)这下我可乐了……好香的雨啊!

  师:好香的雨啊!是好香的——

  生:桂花雨!

  师:想像一下当时摇落桂花是,那纷纷扬扬的情景,大声喊道——

  生:(齐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众掌声)

  师:这个“香”字中还包含——

  生:快乐。

  生:甜蜜。

  师:花香之中,蕴含着摇花的快乐,心里的甜蜜。香→乐→甜,再读读这段话。

  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这样的情境、这样的感受,都融在了一首小诗中。读——

  生:(齐读)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二)

  师:桂花香,摇花乐,入梦甜。我们从“香”字中读出了“乐”,读出了“甜”,那是留存在作者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情思!你还能从这个“香”字中读出萦绕在作者心头的别样的情思吗?用心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两个自然段。

  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读?

  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我读出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师:这里的“外地”是指杭州。【板书:杭州】作者出生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十二岁那年举家搬迁到杭州,再没回去过。杭州的满觉陇,漫山遍野都是桂花,真的是香飘十里!满觉陇的桂花和龙井的茶是最香的。那么真的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吗?”

  生:这是对家乡的思念。

  师:比的是什么呀?

  生:非常怀念自己家乡的那种深厚感情。

  师:听到了吗?听到什么了?

  生:感情。

  师:对啊!母亲比的不是桂花的香味是浓还是淡,比的是感情的深还是浅!

  生:母亲对家乡的感情深,所以觉得故乡的桂花香。

  师:一深一浅,一浓一淡。谁来把这种浓浓的乡情表达出来?

  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众掌声)

  师:这里仅仅是母亲思乡情深吗?老师告诉你,作者写这篇散文的时候已经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了,自从1949年33岁时离开家乡到了台湾,一直不能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也再也看不到她的父亲和母亲,再也看不到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再也看不到那阵阵的桂花雨,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小诗了(生齐声念诗)……你能看到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吗?

  生:悲伤。

  生:忧愁。

  生:流泪了。

  生:思念……

  师:思念是什么滋味?你们离开过家乡吗?

  生:我离开过家乡两个月。

  师:有感受吗?

  生:有,就是非常非常想回家,想看看自己的亲人,想看看自己住过的地方,很怀念。

  师:这就是花香之中弥漫着的淡淡的“乡愁”。【板书:乡愁】

  师:(深情地范读最后两小节,众掌声)

  (三)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师:(插话)有三个字要强调!

  生:最喜欢。

  生:(继续读)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苯苯拙拙的。

  师:(插话)那种树更好看?

  生:梅花树。

  生:(继续读)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

  师:(插话)“满树茂密的叶子”好看吗?

  生:好看!

  师:“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好看吗?

  生:不好看,太单调了。

  生:没有花,只有叶子就不好看了。

  生:(继续读)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

  师:(插话)桂花好看吗?

  生:不好看,太细了,找都找不到。

  师:树、叶、花,都不好看!不好看干嘛还要写呢?

  生:为了突出花的香气。

  生:为了衬托花的香气迷人。

  生:为了写花香作埋伏。(众笑)

  师:这叫“伏笔”。

  生:(继续读)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师: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

  生:桂花非常香,虽然和繁花相比它不好看,但是它的香气味太迷人了。

  生:我最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师:说的非常好,给他掌声。(众鼓掌)作者爱桂花,【板书:爱】爱的正是桂花的香!因为爱得真切,爱得深沉,爱得魂牵梦萦,所以,在台湾,一闻到桂花飘香,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亲人,想起了童年时那阵阵的——

  生:桂花雨。

  师:桂花雨,桂花真是——(指板书)

  生:香的雨!

  师:给人带来——

  生:乐!

  师:给人带来——

  生:甜!

  师:给人带来淡淡的——

  生:乡愁!

  师:所以,【板书:桂花还是家乡的香】请你仿照着写几句话,也能表达对家乡的一种感情。

  生:(纷纷动笔)


查看更多小五相关内容,请点击小五

2024 飞达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