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eidashipin.com--热门资讯】

“思路”是一个发音为“Sīlù”的汉语单词它指的是思维的有序语境,而流行的解释是内心的想法。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篇一】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我居产业富民工作,促进我居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制定我居经济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有个自然庄,个村民小组,人口数,耕地面积亩,我村主要产业有蔬菜,桃园,梨园,木板厂房等。养殖业主要有温室鸡,小型猪场。

  二、发展方向

  努力发展扶贫厂房等,我居打算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济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养殖技术,提高收入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扶贫厂房的建设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做大做强。

  三、打造特色品牌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地理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进步,加大扶贫厂房的发展力度,扩大知名度,做大做强果林园,木板厂,扶贫厂房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四、发展村集体项目

  今年,在原来的扶贫厂房建设上,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建,将扶贫厂房的墙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同时,我居计划今年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此外,争取项目,对于我居的环境整治和小广场建设,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加大劳务技术培训输入,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上级领导部门,加大职业技术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 扶持工程力度,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种致富门路,实现靠自身脱贫致富。

【篇二】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20-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生态环境局的精心指导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以坚守生态环境底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主线,以打好打赢污染防治四大攻坚战为重点,深化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狠抓环保督察整改,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快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生态环境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年1-9月,全县环境质量状况持续改善:岩下断面监测指标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贵南洋断面监测指标均达到Ⅰ类水质标准,市控及县控断面水质均100%达标。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99.6%,PM2.5平均浓度20μg/m3,同比改善9.1%,在全省58个县市中排名第四。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攻坚”意识,在深化环境污染整治上下功夫

  坚持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加大治污攻坚力度,深入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聚力突破重点难点,环境治理成果持续扩大。

  1.“五水共治”再加强。一是加强交接断面水质改善。开展贵南洋交接断面水质提升工程,建成贵南洋和鱼条漈断面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目前已完成站房建设及仪器设备搬迁,并投入试运行。二是加快污水零直排建设工作。牵头五都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创建工作,委托中介技术单位对五都工业园区开展全面细致的调查摸底行动,围绕企业雨污分流、污水治理设施运行、污水排放口等开展排查,建立了工业园区零直排区回头看问题清单,督促企业自行落实整改。

       目前,已对二十家企业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销号,相关整改正在进行中,力争11月底完成县级验收,12月底前完成省市验收。三是持续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完成《庆元县饮用水源保护条例》《庆元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调研报告》编制工作;联合检察院、志愿者协会、公益小天使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保护饮用水源让庆元人民喝上干净水”爱水护水行动,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前往兰溪桥饮用水源保护区修补保护区防护栏、清理保护区内垃圾,对巡查中发现的市民垂钓行为,当场收缴工具并进行批评教育。

  2.“蓝天保卫”再推进。一是推进重点区域治气攻坚行动。制定《庆元县空气环境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新建路老车站至食用菌科研中心为重点区域,对区域内的建筑扬尘、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秸秆焚烧、煤球炉使用、烟花爆竹燃放等污染空气环境的行为进行严格管控。开展重点区域涉气问题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劝导、制止并交办相关单位处理。二是推进锅炉烟气整治。牵头组织制定全县锅炉烟气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选择铅笔、竹木等不同类型企业开展锅炉烟气整改试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截至目前,共完成高速公路沿线锅炉烟气整治38家39台。

       排查出高速公路沿线以外11家企业,计13台锅炉列入20-年度整治任务,目前,各企业均已完成设备的安装,并处在设备调试运行阶段。三是推进重点行业VOCs深化治理。汽修、铅笔、竹木行业作为今年VOCs治理的重点行业,已完成近60家企业摸底调查工作,形成整治清单。为鼓励企业自行积极主动开展整治工作,特安排300万左右省专项资金对企业污染整治进行补助。截止目前,已完成近40家企业整治。四是推进全县秸秆禁烧。加强部门联合执法,对发现违规焚烧的及时通报相关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处理,合力推动全县秸秆禁烧工作。今年以来,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72次,出动人员380人次,发现秸秆焚烧58起,处罚11起。

  3.“清废净土”再深化。一是重宣传,努力提升企业自主意识。全面深入企业一线,对企业负责人与员工开展面对面授课,进行固体废物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专题讲解,让企业提高环保法律意识。发放《丽水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手册(定稿)》《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300多册。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提出整改意见。二是严排查,依法查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结合长江经济带固废大排查大整治,对辖区内违规工业固废堆放点进行清理整治,对2个固体废物堆存疑是点位进行现场核实。加强县内工业污泥行业监督检查,将污水处理厂、造纸厂、电镀厂等列为重点排查单位,严厉打击违法排放、处理危险废物的不法行为,确保辖区安全。

  (二)强化“亮剑”意识,在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管上下功夫

  坚持严管严控,持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全力打造最严执法庆元样本。

  1.高压执法,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开展全年全员大练兵,实施环境执法专项行动,结合“双随机”执法,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多部门联动,倒逼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812人次,检查企业235家次,下发环境监察意见28份、环境违法行为改正决定书11份,立案11件,已作出处罚决定4件,处罚款37.89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1件。

  2.规范执法,健全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完善双随机抽查制度,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检查企业26家次。强化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补全环境监管人员,编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管网络。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全球眼”烟尘监控系统、涉污企业视频监控等平台监管,确保企业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3.阳光执法,强化环境风险管控意识。及时、妥善处理浙江省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信访件90件、社会应急管理指挥平台信访件26件、全国12369环保举报平台7件。强化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继续推进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推进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成应急预案备案企业数6家。做好应急宣传和应急演练工作,联合企业开展环境应急演练1次,积极参加全市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演练、全县应急综合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4.开展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一是持续推进上一轮中央及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开展落实整改情况“回头看”,杜绝问题整改虎头蛇尾不彻底情况,整治问题死灰复燃的现象发生。针对上一轮省级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未办结的1个问题、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中未完成的4个问题,积极推进整改。二是认真做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准备。认真开展大排查工作,梳理环保督察交办的环境信访件和自己受理的重点热点环境信访件问题清单,找全上级点、群众提的生态环境问题,整合形成大整治底单。

  (三)强化“进取”意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下功夫

  1.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完成《庆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并通过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完成所有创建支撑材料收集整理报送工作,目前已通过省级核定报环境保护部审核验收。

  2.顺利完成省市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核查工作。开展2017年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自查,编写《庆元县2017年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自查报告(环境绩效评估报告)》,顺利完成省市核查工作,并落实相关问题整改工作。截止目前,2017年度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全部完成验收,审计工作有序推进。

  3.继续推进绿色系列创建。入选美丽浙江十大特色体验地庆元县获得“美丽浙江十大特色体验地”县(市、区)称号,为丽水市唯一一家。庆元县隆宫乡莲湖村获得“美丽浙江魅力示范点”称号。完成“庆元县廊桥博物馆”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申报工作,完成“庆元二中”市级绿色学校申报工作,等市级审核。

  (四)强化“服务”意识,在搭建共建共享平台上下功夫

  紧紧抓住“最多跑一次”改革、生态宣教等重点领域,创新生态环境管理和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公众满意度。

  1.落实“最多跑一次”,提升工作效率。按照“环节最简、流程最优、材料最少、时限最短、服务最佳”的原则,进一步精简优化流程、事项,推进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规范、高效。一方面简化办理流程,实现一窗受理、内部流转、网上办理、快递送达;另一方面,创新服务模式,推出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推行“零距离”“一站式”等服务模式,并通过减时限、减材料,全面提升服务效率,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今年以来,环评许可审批项目19个,其中报告书1个,报告表18个,登记表43个。临时用地审批21个。按期办结率100%,环评执行率100%,满意率达100%。

  2.强化“三服务”机制,助推企业发展。建立领导干部双联企业机制,每位干部职工分别对接服务一家企业。通过定期深入走访企业,不定期上门服务等方式,为企业“问诊把脉”,开展“体检”式环保服务,了解企业在环保领域存在的困难和短板,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在污染治理技艺方面、排污权交易方面,对企业进行了专业的解答和帮助。今年以来,领导干部带队深入走访企业30余次,累计服务企业35家,现场受理问题50多个,现场解决15个。

  3.深入推进环保公众参与“庆元模式”。开展环保开放日活动。5月12日,组织50名少先队员走进环境监测站,“零距离”体验环保工作,拉近师生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距离,增强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开展生态公众满意度宣传,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家公司合作,向全县人民发送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调查短信,鼓励大家耐心热情接听民调热线。

  (五)强化“形象”意识,在提升生态环境队伍能力上下功夫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局不断加强学习教育,大力开展“三服务”活动,加强执纪监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落实和长效化巩固“两手抓”,全面推进队伍建设。

  1.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主要领导和各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工,每季度按时召开专题例会,听取各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情况汇报。局党组与各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签订廉政责任书,从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上为责任落实奠定扎实基础,保障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按时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会,组织干部职工学习环保部通报两起违纪问题、学习丽水通报3起涉黑涉恶腐败或充当“保护伞”问题典型案例等文件精神,通过典型案例学习,在全体干部中开展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自觉形成“不想腐”的思想意识。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开展谈心谈话30人次。对县委巡察组巡察问题,约谈有关责任人并督促整改。

  2.注重效能执纪严监督。今年以来,由班子成员带队,先后开展了19次效能检查;同时结合元旦、五一等重点节假日,着重抓好监察大队执法车入库的监督管理工作,以及日常用车的管理。

  3.开展警示教育相关活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赴县看守所、大济家风馆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集中观看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当官就不要发财》,用典型案例教育身边的人。组织开展专题学习,重点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规章制度,并在全局干部中开展了廉政测试。主持召开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深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加深认识、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筑牢防线,坚决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县委县政府、上级生态环境部门的要求,当前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和短板。

  一是空气环境质量提升压力非常大。目前AQI优良率全市只有松阳和庆元有一天输入性污染,其他县优良率均为100%。PM2.5受城市扬尘、监测站周边环境变差等因素影响,1-8月份在全市排名并列第三,进入秋冬季节,巩固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压力更大,进位全市第一非常艰难。

  二是水环境质量保持压力大。两个出境断面水质提升难。岩下断面自动监测数据通过福建省上传到国家平台,且监测事权上收国家后,采用采测分离形式进行监测考核,且监测采样人员、时间均不可控,难以避免因突发问题和枯水期水资源无法正确调配造成的监测数据超标。贵南洋交接断面将启用水质自动监测站,实行自动监测后,水质保持压力越来越大。且今年八月份,部里决定将马蹄岙增加为国控考核断面,虽然我们已积极与省、市对接,且省、市也通过审核,但能否通过部里最终审核尚未知。

  三是市综合考核新增考核项目,市里牵头部门不在生态环境部门,具体考核细则不清楚,考核情况和结果难以把握。

  四是厂中厂(租赁企业)问题。我县工业园区,包括屏都新区、五都区块、竹口瓦窑山区块,一些空置厂房无序分割、租赁,许可小企业入驻,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处于管理盲区,存在环境和安全隐患,亟待予以整治规范。

  五是我县竹木、铅笔行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油漆桶,属于危险废物。为规范处置这些危险废物,需配套建设一个集中收集、转运的处置中心,但由于省市政策不明确,处置中心未能投入建设,这些危险废物处置困难。

  六是企业污染治理水平不能满足形势需要。最近省生态环境厅下发文件,要求全省范围的工业企业废气排放全面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标准。我县竹木、铅笔行业的锅炉烟尘和有机废气治理均面临超标风险。

  七是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机构改革将原先国土、水利等的一些职责划入环保,职能愈来愈多、任务愈来愈重,县编办原先承诺在机构改革增加两名参公编制的情况下再增加1-3名编制,但现又提出只能再多增加1名,相应的职能增多,而人员不足,导致工作压力大,加之机构改革各方面工作开展不是很顺畅,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开展。

  三、20-年工作思路

  20-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落实最严格生态标准,以持续保持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为目标,以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继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勇当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排头兵,为建设美丽新庆元作出更大贡献。

  (一)坚持绿色生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治水方面,全面推进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继续抓好贵南洋流域环境整治,督促抓好茭白产业污染治理,确保贵南洋断面水质达标。治气方面,深入实施调整能源结构、防治机动车污染、治理工业污染、调整产业布局与结构、整治城市扬尘与烟尘、控制农村废气污染等大气污染防治六大行动。重点抓好工业烟尘粉尘治理、有机废气治理、秸秆禁烧管控等工作,确保我县环境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力争各项指标保持全省领先。治土治废方面,加强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加强长效管理措施落地,全过程严格执法监察,进一步加强固废日常监管力度,不断完善监管方式,持续开展固废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公检法环四方联动,进一步加大固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打击力度。

  (二)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强力推进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强烈的责任,驰而不息抓好问题整改,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强化百姓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做到有诉必接、有案必查、有查必果、限时办结,有力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三)坚持改革创新,继续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继续争取国家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县,按照《庆元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创建各项工作。积极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查处办理。

  (四)坚持能力提升,全力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持续提升生态环保队伍能力。进一步提升新划入职能保障能力,积极争取并提升相应的监测、执法、应急、科研等支撑力量,充实人员。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能力、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环境应急基础能力和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实现环境风险源、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环境应急物资以及环境风险企业隐患排查整治的动态化管理;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切,及时准确公布信息,做好突发环境事件预警及应急处置,防止因企业违法排污或其他突发事件引发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全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五)坚持从严治党,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以党建引领促进业务工作开展,形成“紧扣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互动循环的良好工作格局。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形成的学习教育、为民服务、清正廉洁等成果。以服务绿色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效率为重点,深入践行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锻造敢担当善作为的优良作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各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篇三】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在当前的经济政策大环境下,研究发展村级经济,不应该再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壮大集体经济上,而应该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移到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上来,至于集体经济的运转,主要依靠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来解决。引领群众走上富裕之路,经实地调研论证和一些有益尝试,初步考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立足当地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一镇一业”如果靠行政命令式的让群众去做,效果不会很理想。其一,由于历史原因,强迫式做法会引起群众的逆反心理而不接受;其二,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民都有自己的想法,能挣到钱就是硬道理。因此,应立足当地实际,选准主业,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市场培育等调控手段,引导群众共同从业致富。

   一村二品是根据各村庄基础条件不同和生产经营传统,引领群众从业,)形成相对集中,有集聚效率的生产群。可以采取“公司十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群众普遍存有从众跟风的心理习惯,看到别人干什么好,自己也跟着干,这样,就比较容易形成生产专业村,因此说,一村一品是群众致富的好出路。

   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多村一品等,不能拘泥于形式,而是一种产业的聚集,既可以充分发挥优势产品的规模效应、集群效应和品牌效应,又可实现产品共享。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是一村一品经济的重要特征,是提高农业附加值的有效办法。首先,立足当地经济特色,在本地范围内重点培养扶植几个优势的主导特色农业产品。其次,一村一品并不是产品遍地开花、无序发展,而是更要注重规划,强调产品、区域共性。打造优势主导产品的联动基地建设,基地之间可以连接也可以不连接,但必须统一品牌、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同时,产品的选择必须注重互补性,注重区域协调,避免系统性风险。最后,应该成立相关产品联动基地管理组织,加强管理、营销力度,做好基地和企业合作,叠加发展,拓宽并延长产业链条。

   二、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向“地”要收入

   靠一家一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是基本的土地经营制度,主要是发挥土地对农民的保障作用,但是不利于规模经营,不利群众进入市场。政策上不宜把引导群众搁在土地上,应鼓励群众进行土地流转,并为之搭建流转服务平台。群众致富的出路之一在于土地流转,通过流转形成大户,形成规模经营,规模效益,这是根本措施。

   庄园经济特别是土地流转的优势在于它是融民营经济、特色经济、规模经济和公司经济于一体。依托耕地及荒地、荒山、荒坡、荒滩等资源,由开发者以租赁、购买方式集中一定规模的土地进行规模开发的生产经营模式,把资金、管理、技术、知识等现代生产要素以资本的形式进入农村、与土地结合,将传统低效的农业改造成现代高效的农业模式。在开发模式上,可以单一模式和多种模式并存,形成企业家独资开发、农户独资开发、股份合作、整村对接开发、企业租赁农户土地经营及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发、外资开发等多种开发模式,投资者可以是企业老板、普通农民等各界人士,从而折射出庄同经济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这也是建设现在农业的根本出路。否则,即便农业基础条件改善,群众增产,有限的效益不会从根本上促使群众增收。

   三、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提高群众整体“素质”转移农村劳动力是目前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出路的主要途径,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基本是“转移一人,脱贫一户”。转移劳动力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民致富,但不能只注意到转移农村劳动力所带来的好处,也要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所带来的问题,如:农民进城的管理问题;大量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城后造成土地的抛荒和粗放经营;进城农民年老返乡工作、养老等等。因此,劳动力转移既要着眼当前,还要兼顾未来发展。

   当前的劳动力培训转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宣传发动不够,农民对转移培训政策及相关组织机构缺乏了解,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培训机构硬件设施不配套,培训师资力量不强,培训内容和培训质量与市场需求差距大。三是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培训时间短。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首先是要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其次是加强综合服务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和接收安置基地建设,大力推行“订单式”培训,第三是抓好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一条龙”转移就业服务,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四、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商贸”发展

   俗话说“无工不富”,没有二三产业的支撑,农业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二三产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不但可以为群众提供就业市场,更可提供工作流向。如果二三产业提供不m就业空间,就没有劳动力转移,就没有土地流转,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这是促进群众增收的根本性问题,因地制官的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特别是发展特色经济是今后当地政府的着力点。多数群众就业离土不离乡、不离村,群众更愿意在家门口接受就业。在当地发展二三产业难点不少,多数农村第一难题还是资金,这是制约的主要瓶颈。第二难题是选项立项问题,一些村庄似乎觉得什么都可以干,又什么也干不了。有些村发展意愿曾经很强烈,可至今还是二三产业空白村,这就是没有好项目造成的结果。因此,发展好二三产业除解决上述难题之外,还要根据当地实际做好科学规划,以规划引领建设,争取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提高区位优势吸引更多客商投资办厂,从而突破发展二三产业。

   五、加强服务意识,辐射带动群众增收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是发展农村的主要推手,培育市场引导群众参与是促进村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可以按照当地实情,在经济势力允许的情况下,多方面发展富民项目,做到遍地开花。受经济条件制约的,可以按照“集中力量建设一块,带动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建立示范基地吸引群众参与,在政策、经济、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特别是大力发展农副产业和龙头加工等企业,强化带动作用。

【篇四】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在当前防疫管控工作正值关键阶段,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在坚守“零感染”防线控管下,为确保我村拆迁工作继续保持快速稳定良好的进行,和2020年度经济建设发展继续保持良好状态,根据街道办事处领导强化对复工复产服务的指示精神,落实区委关于坚持“两手抓”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坚持“零感染”防线的同时,我们要千方百计抓好拆迁和经济建设工作,目前**的拆迁工作进行到尾声,做到力求速度,力求和谐,力求文明,力求稳定,力求忙中不乱,做到不给领导添乱,添麻烦和负担。为**的拆迁工作做到尽心尽职。

  **的经济情况十分不好,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就办公开支,都得到办事处下拨款项,我们村两委多次开会座谈,只有拓开思想,开动脑筋,谋求**的经济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地理位置和现有的环境下,解放思想,大胆细致的发展经济,能为**的经济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局面,多次经村支两委生意构想如下:

  1、在**四五队东湖老农药厂北,国道东能租用土地100~150亩,可建设工业用厂房和仓库用房。采用合资的办法建设快,盈利快,没有任何风险,当年建设当年盈利一年归本,两年就是纯盈利,但是村级没有任何使用土地的权利。均受政府管控不能开发利用,敬请领导给予方便和支持。

  2、**原有个双赢物业公司没办好,因为公办的经营受多方面的限制承包不找工程,两委议商是否承包给私人经营创造一点好环境,增加集体收入,改善民生。

  3、**拆迁安置房市场门面房是否能转给**村一些租赁增加**村的经济收入,我们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抓好本村的经济建设,扩大网上电商平台,共谋经济发展机遇,村也可自行组建探索发展,营造一个发展经济好环境。

  以上构想敬请办事处领导给予具体指导意见,如何实施,我们将组织人员作出详细调查实施方案,完善各项建设和其他方面的手续及管理制度,努力为本村的经济发展增快速度和广大群众生活希望愿望而努力奋斗。

【篇五】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有效抓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2021年1月召开的宜宾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的目标,2021年宜宾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快壮大现代特色农业”的重点工作。但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还面临人才匮乏、经营模式不当、利益联结不紧等困境。如何破除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对于解决宜宾“三农”问题,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强班子,重视各类人才。 一是创新集体经济组织选人用人机制。建强集体经济组织班子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关键保障。但是,当前我市农村人才匮乏问题十分严重。全市虽然所有行政村几乎都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但其成员与村两委成员几乎重合。而现阶段村两委干部很多也是“矮子里拔大个”,懂得经济组织管理和经营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需要创新选人用人的机制。结合我市村“两委”换届之际,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选配村干部和后备干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奠定人才基础。二是探索激励机制。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干事创业能力和积极性。要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就需要探索一定的激励机制,如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从集体经济纯利润中领取适当报酬的机制。三是营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氛围。目前大部分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对群众带动效应不太强。大部分群众并不愿意主动跟着集体经济组织干事创业,而是以观望的态度为主。为此,一方面,需要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村上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彰,引领形成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要鼓励群众参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形成的利益分配,与参与者共同享有。

  多方调研,顺应市场规律。 鉴于农业产业的高限制性,在发展集体经济产业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研。一是调研摸清自有资源。不仅要摸清现有集体的资产、资源,更要对村上的集体土地、林地、海拔、气候等的情况十分清楚。调研清楚村集体土地资源的成分要素及适合种养殖的对象。尤其是对于村集体经济尚待起步的村,可深度融入我市“双城建设”的成果,到相关的农业院校或农科研究院,聘请相关专家来村指导集体经济的发展,从而真正做到摸清村上的资源情况。二是充分调研发展集体经济产业的情况。主要是涉及到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如通过种植业来发展集体经济,就要调研清楚种植作物的栽种时间、施肥、防虫以及一些特定时间点的技术处理;如果通过养殖业来发展集体经济,就要调研清楚养殖动物的成长规律、防病等。三是充分调研市场和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定要符合市场规律,遵循市场原则。在发展村集体经济前,一定要调研清楚市场的价格情况、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情况及趋势,对于发展村集体经济有至关重要。不仅如此,还要摸清楚市场渠道,认真做好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成本管理。

  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村集体经济产业的发展,并不能同以往的小农经济模式,要打破靠天吃饭的格局,实现经济效益。一是选择适合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在基础条件尚待改善的村,可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模式(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组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基础条件较好、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具备专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集体经济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村,可探索村集体公司的组织形式。二是探索适当的产业发展模式。根据自身实际,科学选择了适合通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如高县来复镇通书村探索“党支部+公司、抱团+联结、品牌+营销、股份+技术”的“4+”模式,发展壮大了土鸡养殖和脆桃种植两大产业,202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50万元。

  注重分配,多方利益保障。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还需要特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作为保障。一是要树牢利益联结的发展理念。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利益联结机制,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承担不同程度的社会责任,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越成熟,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利益分配比越高等。第二,实行弹性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基本保障金+收益分红+风险基金”的弹性收益分配制度,确保农村集体经济成员能够享受到农村集体经济带来的增量收益。如通书村采取“桃园入股,保底回收、利润分红”的方式与果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在果农实现了抱团发展的同时,集体公司也“借鸡生蛋”拥有了近200亩桃园的资产。

【篇六】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为进一步推动我居产业富民工作,促进我居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按照上级要求,制定我居经济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有个自然庄,个村民小组,人口数,耕地面积亩,我村主要产业有蔬菜,桃园,梨园,木板厂房等。养殖业主要有温室鸡,小型猪场。

  二、发展方向

  努力发展扶贫厂房等,我居打算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打造我村的一个特色产业,在扩大产业经济的同时,我们也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养殖技术,提高收入成效。鼓励农民积极投身于扶贫厂房的建设队伍,提高农民积极性及觉悟性,鼓励农民把产业做大做强。

  三、打造特色品牌

  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村人才,土地,环境地理优势,合理引导农户改变发展思路,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进步,加大扶贫厂房的发展力度,扩大知名度,做大做强果林园,木板厂,扶贫厂房等产业。做到有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亮点。

  四、发展村集体项目

  今年,在原来的扶贫厂房建设上,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建,将扶贫厂房的墙头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同时,我居计划今年在建造一个1500平方米的扶贫厂房,努力壮大集体经济,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此外,争取项目,对于我居的环境整治和小广场建设,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围绕市场需求和劳动者个人意愿,加大劳务技术培训输入,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上级领导部门,加大职业技术提升计划和贫困户教育扶持工程力度,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种致富门路,实现靠自身脱贫致富。

【篇七】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20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我局紧紧围绕“建设罗源湾生态港口工业城市”大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年初确立的工作目标,以扩大有效投资和深化改革为重点,坚持抓谋划促发展、抓项目促转型、抓服务惠民生、抓队伍塑形象,创先争优,锐意进取,较好地发挥了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在完成经济指标、项目建设、争取资金、价格调控以及粮食收储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20xx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立足全局谋划,发挥参谋作用

  一是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研究提出20xx年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县十五届人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为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及早安排年度工作,制定措施,圆满完成年度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积极开展经济形势综合分析。把握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密切跟踪项目进度,定期与不定期分析经济情况,强化协调与服务。预计(下同)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81.5亿元,比增3.4%,五年年均递增9.6%;工业总产值380亿元,同比增长11.8%;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1.5亿元,比减15.3%,五年年均递增2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亿元,同比减少2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216元,同比增长10.5%,五年年均递增13.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5亿元,同比增长14%。

  精心组织编制好“十三五”规划,积极谋划和筛选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列入省、市“十三五”规划盘子。与福建省东南企业研究院联合组织编制《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8月底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发送给县四套班子领导、各乡镇XX县直有关部门进行审阅修改。《纲要》于11月份递交县政府常务会议进行讨论,会后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于年底前形成人大送审稿。

  二、强化投资管理,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强化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编制全县重点建设项目65项,总投资541.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6.3亿元,预计完成投资80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68.8%;其中列入XX市重点建设(新区)项目21项,总投资374.2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2.4亿元,完成投资62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67.1%。全县共安排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重大投资项目89项,总投资778.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7.41亿元,预计完成投资60.8亿元,占年计划投资的51.8%。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预计完成113亿元,同比下降28.5%。加强市、县重点建设项目跟踪服务及协调反馈工作,实行月报、季分析制度。二是积极抢抓政策机遇争取项目资金突破。充分用足用活我县所享受的苏区县政策,积极主动与省、市发改委衔接,争取上级发改部门更多资金补助与支持。同时,及时掌握项目投资信息,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筛选储备项目,做好调研,及时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在争取资金、项目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截至9月底,共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扶持资金达3377万元,为完善我县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三是项目技术对接进展顺利。积极鼓励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进行产学研对接新技术、新成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今年,共完成“6.18”技术成果对接项目40项,技术需求项目10项,总投资27.28亿元,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工作任务。

  三、注重深化改革,强化项目服务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扩大项目储备的数量,提高项目储备的质量。实施完善了一批道路、供排水、供电、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促进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二是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审批透明度,履行公开承诺制,提高窗口服务形象及办事效率。按照“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要求,所有审批事项全部进入县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三是切实简政放权。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所有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平均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0%以内。再造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行政许可项目环节由原来的5个简化为3个;公共服务环节由原来的5个简化为2个.截至目前,办理网上审批业务46项,其中:审批21项,备案15项,核准4项,公共服务3项,否定备案3项。积极与省、市发改部门沟通联系,做好省、市“简政放权”的承接工作。切实强化招投标监督,做好招投标指导与协调工作。四是牵头和配合抓好各项改革。今年,我局与县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牵头开展了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主要负责指导、协调全县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及配套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县机关所属非参公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此项工作目前进展顺利。积极配合县卫生局抓好全县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工作,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来抓,把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完善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卫生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着力点,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坚持减费控价,稳定经济秩序

  坚决贯彻落实各项价格改革政策,规范价格行为。一年来,我局始终把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作为价格工作的出发点,把解决民生价费问题作为工作着力点,致力于工作方式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做好定调价工作。做好水价、电价等重点领域的价格调研,修改完善居民用水阶梯水价方案。二是抓好价格监测和成本监审。认真做好月份、季度及半年度预警分析工作,全年共完成36篇价格监测分析及价格监测信息。完善节假日价格应急监测巡查。增加价格监测品种,完善价格监测的项目数据信息,切实完成各项成本调查及监审工作,为政府制定科学的价格政策提供成本依据。三是立足服务三农。进一步规范涉农部门的价格收费行为,强化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监管,开展了农资价格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确保了我县农资价格总体平稳,惠及广大农民。四是加强收费管理。核发13所公办幼儿园收费许可证,做好民办幼儿园收费情况调研和收费标准备案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完成对全县65个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和部门进行了验审,验审率达100%。五是强化价格执法力度。通过深化“12358”价格举报的受理,加强市场价格巡查,组织多项专项检查,全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6件,查处违法收费80多万元,罚款12万元,违法收费绝大部分得以退款。六是完善涉案价格鉴证工作。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守规、守纪的要求,开展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工作,共为公安机关受理价格鉴定94起,办结91起,涉案标的额71万元;价格认证2起;价格争议调解处理2起,为公、检、法机关以及其他行政机关依法办案提供了价格依据,从而为稳定社会治安、改善罗源发展环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保障粮食安全,夯实发展基础

  保储备、抓安全,让群众牢牢端住饭碗。一是落实储备粮轮换工作。今年需轮换的粮食为早籼谷2082.716吨,由县粮食收储公司组织1次竞价销售圆满完成轮换腾库工作。因我县粮源相对紧缺,县里委托县粮食收储公司外出江西以签订采购合同的方式订购早籼谷2082.716吨,顺利完成了我县储备粮轮换补库任务。同时,提前完成增储2000吨粮食的任务。二是全力推进粮食中心储备库建设工作。该储备库规模3.4万吨,建设时间紧,任务重。为使建库工作顺利推进,我局努力破解征地、拆迁难题,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714万元,省级补助330万元,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三是认真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强化粮食安全生产监管。通过与各粮食企业签订消防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组织开展今冬明春安全生产检查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全年共开展安全生产检查6次,出动人员38人次,检查单位3家,未发现安全事故隐患。

  六、紧抓队伍建设,提升发展能力

  一是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并结合发改工作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和学习教育活动,使全局广大党员干部在实现解放思想方面有新突破,转变职能方面有新举措,服务水平方面有新提高,干净干事方面有新气象,依法行政方面有新进展,机关工作作风有了明显改善。二是创建学习型机关。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落实学习制度。通过理论学习,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更好地推进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三是建立健全机关管理制度。制定了《XX县发展和改革局机关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机关管理制度,使我局机关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四是推进勤廉机关创建工作。规范机关“三公”行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树立勤廉的发展改革新形象。

【篇八】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xx区xx乡地处闽北南部边陲,距市区69公里,是xx区最为偏远的革命老区乡和国家级生态乡。全乡辖11个行政村,1.5万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个人经济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村集体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多数村存在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偏低、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明显、不稳定、负债多、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概况

  20xx年度全乡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补助收入530.91万元,主要是“美丽乡村”建设、水利、道路建设等工程款,村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等其他收入174.8万元,除营业性收入50.76万元外,主要是802线、高铁征地发给村民的补偿款和临时用地租金以及发给村民的生态林管护费等,根据我乡各项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乡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集体经济底子薄弱。全乡11个村中,3个属于集体经营收入“空白村”如九龙村、横坑村两个“高山村”及边远的半岭村,2014年有集体经营收入的有8个村合计经营收入50.76万元,村均4.61万元,其中经营收入最高的上埔村12.6万,村组织日常工作开支基本依靠补助收入维持。

  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受制于自然因素和交通条件,各村之间发展不平衡,交通较为便利、人口相对集中、土地相对平整、有水库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相比较好,2014年度全乡11个村集体总收入705.48万元,其中xx村和半岭村的村集体总收入为338.84万元,占48%,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发展基础较弱。

  3.农村集体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不稳定。我乡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收入形式,但其中3个村集体的收入仅有财政补助收入这一项,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收入来源主要靠财政补助也决定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不稳定。

  4.负债多。据统计,全乡11个村集体经济负债,共计742.524万元,平均各村负债达67.5万元。

  二、我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1.选优配强班子。让有文化、有思想、有能力、肯做事的经济能人、科技能人、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中选拔培养村两委干部,提高村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带动村民创业致富,引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2.以干得助,争取项目资金。坚持以干得助,促进项目对接,加大跨部门协调服务力度,聚力实施项目发展战略,巩固发展基础。积极落实好“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802县道改造工程、村居饮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烟基”工程等各项惠民项目的建设,争取项目补助资金,增加村集体收入。

  3.发挥生态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擦亮“国家级生态乡镇”金字招牌,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依托xx乡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传统古村落、土厝群等旅游资源,立足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旅游承载能力,大力发展“森林农家”、“农家乐”产业,将xx建成为乡村生态修养胜地,以旅游带动村民及村集体经济的增收,实现旅游兴乡目标。

  4.夯实农业基础,做强优势产业。继续做好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产业、水产禽类养殖产业,立足山区林业资源优势,合理经营林木产业、林下经济,积极推进万亩油茶林开发项目等优势产业,稳定提高农户及村集体收入。

  5.管好盘活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确保保值增值。一是完善“村财乡管”制度,强化开支审批、收支预决算、财务审计监管、民主监督、财务公开等工作,堵塞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二是盘活村级集体资源资产,由乡“三资”管理中心建立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台帐,建立资产资源交易平台,最大限度的发挥村级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经营和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三、制约我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乡农村集体发展缓慢、模式单一、底子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部分村干部思想认识不足。表现在:一是有些村干部文化程度不高,思想保守,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二是有的村干部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缺乏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三是有的村干部忙于自家生产生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时间少、精力少。

  2.基础设施条件制约。我乡偏居xx区南部69公里,属于山区乡,交通不便,招商引资、发展企业和工厂的难度较大。

  3.缺乏发展资金。我乡耕地资源、林木资源,水产资源较为丰富,但是村级组织集体经济底子薄,无力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上级财政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也不够。

  4、人气难以积聚。我乡总人口1.5万人,由于地处闽北南部边陲,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长期外出务工经商或举家搬迁到城区生活的村民近万人以上,留在村里的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对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缺少足够的人力保障和人才储备。

  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入手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农村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强化“三资”管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级班子是村级组织功能发挥的组织者和领头人,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选优配强发展型村两委干部,大胆选用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到村两委干部岗位上工作。

  2、加大培训力度,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要广泛开展针对在职村干部的能力提升培训,定期组织到发展较好的周边乡镇甚至是跨市跨省的经济发达的地方参观学习,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借鉴先进方法,因地制宜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3、增加资金投入,提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建议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项支持切实可行的村级发展项目。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建议成立区、镇(乡)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扶持基金,对发展计划可行、经营风险小、管理科学的村级集体经营项目,以借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4、强化民主管理,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健康。加大群众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监督,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村级集体积累的使用范围和审批程序,规范村务公开,提升民主理财,在千方百计“做大蛋糕”的同时,既要保证公正合理“分好蛋糕”,更要做到严格规范“管好蛋糕”,实现集体经济发展成果管理得严格、使用得合理、分配出激情。

【篇九】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及规划

  为推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聚力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农村改革、乡村治理五项重点,坚持以农村综合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全县104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带动能力,把贫困户嵌入纳入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联合经营、股份合作、开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宝鸡副中心城市和谱写陇县追赶超越新篇章奠定基础,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思路及目标

  1.指导思想。按照全县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以提高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核心,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重点,着力解决我县集体经济组织薄弱,发展缓慢,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困难等问题,用足内力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实力,广借外力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压实责任加快集体经济发展步伐,激活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有效提高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产业扶贫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增强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确保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实现贫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目标。

  2.基本原则。坚持集体所有,确保集体经济发展成果惠及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改革创新,探索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在不同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条件下的实现方式;坚持统筹推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要与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美丽乡村、增收农民收入等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之路;坚持村级主体,充分发挥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各方互利共赢。

  3.发展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通过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每个村健全一个具有发展活力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培育一个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的经营主体,培植一个以上可持续增收的集体经济项目,建立一套激励集体经济发展的灵活机制,健全一套规范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管理办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8年起对全县104个行政村,分三年按计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18年:编制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制定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办法,明确使用方向,确保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推进62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3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40个,三星级村达到34个。

  2019年:巩固和健全村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完善提升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确保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同时,稳步推进42个非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证全县8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稳定的收入且增长20%以上,消除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2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30个,三星级村达到40个,四星级村达到10个,五星级村达到1个。

  2020年:全面巩固104个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运行机制,保证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步增加,每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增长30%以上。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和典型模式。集体经济发展一星级的村达到10个,二星级的村达到34个,三星级村达到30个,四星级村达到20个,五星级村达到10个,成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示范村。

  二、发展方式

  1.龙头企业引领,村级集体参与。采取龙头企业承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以集体资产、资源入股参与的方式,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2.村企联办联营,产业联合发展。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共同投资、合作经营,围绕生态乳都、特色农业、全域旅游等产业板块,采取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股份合作,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3.经营主体主导,村级自主经营。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园区、能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主经营的方式,支持和鼓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盘活资产资源,共同合作,发展产业,开展社会化服务,不断增加集体经济组织积累。

  4.其他方式。鼓励试点村学习借鉴“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经验等,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其他经营方式。


查看更多热门资讯相关内容,请点击热门资讯

2024 飞达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