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eidashipin.com--写作素材】

不管我怎么去追求,年轻的你就像云朵一样掠过,你的笑脸很浅很苍白,渐渐消失在夕阳的阴霾中。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菊与刀读书笔记2000字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菊与刀读书笔记2000字

  曾经以为《红楼梦》”大皆不过谈爱情”,也曾为了宝之悲,黛之惨而愕腕叹息。如今再细细品读一遍,忽觉爱情不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香料。

  贾府其实就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在这个微型社会中,每个都是一个社会人,并且百色各异。

  贾母看似慈善,对刘姥姥施恩有加,实则自吹自擂,不过是出”携蝗不嚼”的闹剧,在”上层”人物中最吃得香的秦氏,拍马手段,黛玉视之,指出那些是”贫嘴贱舌”。极善奉承迎合旁人的王熙凤,在黛玉看来,不过是”放诞”,”无礼”。自命清高的”槛外人”妙玉,黛玉也一眼识破了她卸却红妆的虚伪。就连被王夫人认为”识大体”的袭人,蒙得过湘云,却也逃不过黛玉的眼睛。黛玉一语点破她的本质——”我只拿你当嫂嫂待。”于是,黛玉被认为”小性,多心,心窄”,没有大家闺秀风范,不能入选”宝二奶奶”,终成了”世外仙姝寂寞林”。

  黛玉虽为”主子姑娘”,却又被称为”小鸡肚肠”,但她除了一颗痴心外别无其他。她是不谙人情,是恃才傲物,但”芙蓉吹断秋风狠”,不要过份指责她的”多心”,那实则不为她之过,周遭使她不得不多多考虑。

  众钗中可与黛玉之才相比的非宝钗莫属,她家私雄厚,善于处世,这两点胜过身世可悲而又叛逆的黛玉。她是大家闺秀的典范。她没有木石前盟,却相信金玉良缘。

  初到贾府,便”连下人也都多与宝钗亲近”,赵姨娘也称她厚道。生日会上,她知贾母”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使”依着意思”去说。蘅芜院她布置得素净简单,给人以恬静的淑女之感,让人觉得节俭。金钏投斗,她帮王夫人解除心中梗结。宴席上众人嘲笑乡下人刘姥姥,独无描写宝钗之笔,是曹翁忘了这号人物,并不然,只是她维持了大家闺秀的仪态。一方面她让王熙凤认为”不干已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一方面又让老太太,王夫人觉得”小惠全大体”。对黛玉的讥讽听若惘闻,让人以为她从不记恨,又在扑蝶误听小红与坠儿的谈话时,扯出与黛玉捉迷藏之谎。她处世的高明与黛玉的清高形成鲜明对比。于是,宝钗被认为”大家闺秀,温顺,识大体”,选上了”宝二奶奶”,终成了”山中高士晶莹雪”。

  对于宝钗,我一直无法喜欢,从情感上无法接受她与宝玉的婚姻。她的处世圆滑,她的性格温顺,在我看来皆是虚伪之举。借由一些小事拉近与黛玉的关系,让黛玉认为与她”情同姐妹”。对待宝玉,更是好之又好,顺之又顺,全然不同与黛玉的猜忌。

  黛玉死时,只说了半句”宝玉,你好……”,便命丧黄泉。如果要我填满这句,我想必当是”宝玉,你好狠。”为何狠心抛弃黛玉,另娶宝钗,这令黛玉情何以堪,一个空有痴心的女子,如果连痴心也化为灰烬,又如何撑得下去。殊不知,这只是王夫人的掉包计,宝玉并非无情,只是一直认为迎娶的是黛玉。

  再说那宝钗,堂堂公侯女,千金小姐,竟顶别人之名嫁给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宝玉掀开红盖头之后,发现林妹妹成了宝姐姐大失所望,就那么把宝钗冰在那儿,不再理会,这叫宝钗又情何以堪。原本”任是无情也动人”,竟落得个独守空闺的下场。思及至此,忽觉宝钗也是受害者,真正害人的则是吃人的封建礼教。

  这时,我方可看出作者曹雪芹是想要通过《红楼梦》,揭示当时封建社会的黑暗,表达他的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不满与愤怒。

第二篇: 菊与刀读书笔记2000字

  俗话说得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其意白见。但碍于《水浒》、《三国》等从牙牙学语起就阅读,再读已无多大意义。无奈之中,捧起那“石头”硬啃起来,倒别有一番“胭脂”味。下有几条真(天真)知拙(笨拙)见,以供茶余饭后消遣。

  首先,我觉得这本书并不只是单单一本爱情小说所能概括。作者为写此书,寒窗几十载,对医药、园林、建筑、书画、诗词、烹调、服饰、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整部书对研究探讨青朝风俗民情很有帮助,它仿佛是当时生活的小百科,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怪不得至今还有许多红学家专门研究此宝。此书所现之人情世故,官场是非,在今天都屡见不鲜内涵之深,可真谓看一遍两遍不少,读十遍八遍不多。对于我精读此书是对吾之文学素养起巩固、提高,以致于升华之用,大有相见恨晚之情。

  其次,这也是一部悲剧,我细读一些中外文学名著,大凡流传下来的,几乎无一例外全是悲剧。从卡西莫多到宝玉,从羊脂球到阿Q,以致于今日泰坦尼克中的杰克和露丝,都是悲剧人物。正义战胜邪恶只能在动画片中存在,没有哪朝哪代的赞歌流传下来。特别是中国的《水浒》、《三国》、《红楼》都遵循着开业艰难后,强劲攀升,接着平稳走势,最后直线下跌的原则。这又恰与工商管理硕士MBA教程中所描述的一般产品发展规律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生的规律又仿佛与此紧密相连。一种文明当其跃上顶峰就必将走向衰亡。的确,照现在的环境发展,人类终究有个尽头,难道这是宇宙亘古不变的定理吗?难道这是继柏拉图哲学中“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一定”理论之后,又一种新模式。待以后

  有时间再细细思考此问题,作个中国的苏格拉低。

  第三,我以为程伟元、高鹗的续写不成功。虽基本符合上面的曲线原则,没有生搬硬套强加于前文之嫌,但终究是焊接产物。他俩根据原作的暗示,追踪前80回的情节,完成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悲剧,安排了其他一系列人物的命运结局,使《红楼梦》成了一部完整的书,从而推动了《红》在社会的传播,扩大了它的影响。可是,后40回写了宝玉中举和家业复兴,违背曹雪芹的原旨;在人物描写和情节构思方面有一些歪曲和庸俗的笔墨,和曹雪芹的原著有很大距离,近来又有人写了后40回,竭力鼓吹完美,但再怎么样也只能阿里基斯追乌龟,红楼梦的后40回将是一个永远的迷。

  第四,也就是《红楼梦》鲜明的人物形象。就拿王熙凤这个给人印象最深的人物来说,她“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目光四射,手腕灵活日理万机,指挥若定。宁国府秦可卿的丧事,特意邀请她去主持操办,她一去就看出宁国府的五大弊端,并提出一整套治理整顿措施。王熙凤威重令行,旁若无人,形成“脂粉须眉齐却步,更无一个是能人”的局面。这位王夫人的内侄女争强好胜、追慕虚荣,具有很强的权势欲。贾府这位年轻俊俏,素有“凤辣子”之称的女当家伶牙俐齿,处处讨贾母、王夫人的欢喜,曲意奉承,插科打浑,无所不至。总之,王熙凤是一个集漂亮、聪明。能干、贪婪、狠毒于一身的复杂形象。作者还按照生活的逻辑,表现人物,阐发主题的需要,对众多的辅助人物作了精心的安排,使每个辅助人物不但具有自身的意义,而且能体现出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来。刘姥姥三进大观园就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刘姥姥的一进大观园安排在小说的第六回,当时情节尚未充分展开,作者借刘姥姥这一辅助人物,从社会最底层这样一个视角,来写贾府的显赫气派。通过刘姥姥这样一个乡下的穷老婆子的眼睛,写出了凤姐的虚骄、矜持。刘姥姥第二次进入大观园的时候,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之间的关系正处在微妙的阶段,贾府在表面上正处于繁花似锦的时期。作者将刘姥姥和贾母这样两个地位悬殊的老太太作了巧妙的对比。贾母趁此机会极大的满足了自己的优越感;刘姥姥则为了讨得一些封赏,心甘情愿的出乖露丑,充当老爷太太、少爷小姐的笑料。刘姥姥第三次进大观园时,贾府大势已去,刘姥姥救了巧姐。这样,刘姥姥无意中成了贾府盛极而衰的见证人。

  最后,还是说说它的艺术成就,鲁迅曾经指出:“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所谓的“都打破了”指的是“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以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红楼梦》没有把人物写某种思想或性格的化身,更没有把人物当作说教的工具。作者以细腻的笔墨展现了生活本身所固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复杂性。《红楼梦》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单线结构。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关系为中心线索,同时展开贵族大家庭的其他人物、事件的描写。在紧紧抓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恋爱、婚姻悲剧的同时,展开广阔的社会环境描写,从而写出了产生这一悲剧的社会根源。

  其实,关于红楼梦中可论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我才刚究出些皮毛而已。譬如今年《读者》第七期的丫鬟问题,还值得再好好深挖,但碍于自己阅历浅薄,知识贫乏,无奈只得就此搁笔。再不赘述,还恭请学姐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循循善诱,多多指教,吴达自当感激不尽。

第三篇: 菊与刀读书笔记2000字

  “菊”与“刀”,是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形象的提炼。本尼迪克特以“菊”与“刀”为中心,通过等级制、养育、义理、人情等方面,完成了一本名叫《菊与刀》的巨作,详细介绍了各守本位而井井有序的日本社会,将日本复杂的国情清晰地剖析了个透彻。

  正如本尼迪克特在书中所说,日本人“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的确,日本人的身上充满了矛盾,正如代表着他们的菊与刀。从意象上看,“菊”是指菊花,是一种可供观赏的美学植物,象征着日本皇室;“刀”是指武士刀,是一种具有实用攻击性的武器,是武士道精神的象征。而这两者,恰是日本百姓的普遍信仰。

  但我认为,菊与刀的涵义还可以延伸至更深层的东西:菊花娇柔淡泊,映射的是日本人交往时的温文尔雅与文质彬彬;武士刀坚硬锐利,代表的是日本人骨子里的独立创新和个性自我。一柔一刚,两者仿佛太极阴阳调和般,充满了哲学色彩,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大和民族。

  大和民族是个实力不容小觑,但却难以捉摸的民族。因此本尼迪克特认为,“想要理解日本人,首先必须弄清他们对秩序与等级制的信赖”。而毫无疑问,日本社会严密的社会等级,是从中国学习而得,经过自身改造后的成果。而支撑着这个庞大的结构运作的正是儒学的“孝道”与“氏族”。

  先师孔子曾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事实上这也是他所说的另一句名言的佐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种传统的儒家为政理念,为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奠定了一个稳固的思想根基。而中国本土庞大的宗族团体,则以血缘,将阶级稳固地捆绑在了一起,为等级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凝聚力。

  约在公元六、七世纪,随着中华文化圈在东亚范围内的扩大,儒家世俗文化便从中国流向日本。但由于国情的不同,经过多个世界来的吸收与改造,日本最终将此内化为了一种,更适合自身发展的等级制度。

  首先是孝道,日本的孝道与中国截然不同,日本的孝道不会硬性要求他们面对整一个大家族,而只限定在能接触到的最亲密的亲人之间。

  因此,“氏族”就取代了宗族的维系功能,应运而生。氏族是在日本神道的基础上,以神社为基础的一种区域划分的族群。共同居住在这片区域的人们,或许血缘不同,但他们由于信奉同一个神明,因此都是这位神明大人的子孙。

  虽然日本的社会等级固化程度较高,但由于横向与纵向流动相对自由,因此民众对此的接受程度高,经年累月,便被保留了下来。而在日后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中,每一代的养育,便是一轮新的'固化教导。不同的等级辈分,要以不同的礼仪以区别对待。

  因此,每一个孩子都被从小教育着,要恪守本分,因此久而久之,这便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公民默契了。而在《菊与刀》中,这也是接下来要论述的义理、人情等一切行为的根基。由此可下定论,日本的等级制度,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以日企为例,集团内部的等级,通常也是森严的等级产物。日企常用的管理手段,通常有“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与“论资排辈”等。其中终身雇佣,为公司的绝大部分雇员,提供了一个安定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看,也维持了企业内部等级结构的相对稳定,极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而年功序列这种工资制度,则将员工的在职年龄与所获报酬直接挂钩,这一方面鼓励了员工的忠诚度,同时也平衡了相同年龄等级的员工之间的横向工薪差距。至于“论资排辈”,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等级链条,则有利于技能的师徒传承。

  当然,这样的举措,也存在明显的弊病。终身雇佣制捆绑了员工的自由,而且容易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而年功序列则将年龄作为衡量工资增加的标准,这忽略了职工的生产技能与业绩等必要的考核项目,不利于员工充分发挥创造力。论资排辈同理。

  以小见大,日本社会同样因为等级制度,产生了不少的不利影响。其中最显著的便是由于阶级固化,社会压力增大,日本社会愈发朝“低欲望社会”发展,人口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这已经愈发成为了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日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这可能还要经过有识之士们的一番努力。

  总而言之,日本从一个弹丸之地发展至今日的资本主义强国,以等级制度为首的文化助力绝对是功不可没的。而大和民族也向世界展示了他们超强的学习能力,他们能将彼之“菊”,搬回到来,充分生存后,锻造成自己的“刀”。且不论这刀的好坏,刀柄握在大和民族手中,他们自然冷暖自知。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通过一本文学作品,窥探到了他们的片像,但这刀确实他们高速发展,最上手的武器。

  最后作为结尾,我斗胆改一改本居宣长的一首诗: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菊与刀》。虽然直白得缺少些许美感,却是我此刻最真实的感受。

第四篇: 菊与刀读书笔记2000字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虽然写于清朝,但是细细读之,你会发现它是一本十分具有现代意义的奇书。在清朝那个封建礼教最为严厉的时代,竟然有曹雪芹这样一位作者为当代女子发言,不把当时的女性只当做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当做男性的附庸,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书写,实在令我感叹和佩服。

  作者开篇即言,她是为了怀恋少年时期的闺友闺情,为了身边那些活的精彩的女孩子,不使她们泯灭世间悄然无闻,于是写了此书以作纪念。

  书中的女孩子们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正直青春年少,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年少时期的那一段写诗逐梦的美好年华缓缓道来。一个个活泼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故事从林黛玉幼年丧母,坐船北上,投奔祖母开始,描写了当时的一等富贵人家贾府的日常生活。一卷青春的画卷缓缓展开。相信你一定读过林黛玉进贾府的那一段,它被选在了我们的中学课本里。“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去”短短的一段文字,让我体会到黛玉这个小女孩因为幼年丧母,又初到贾府这个陌生环境那孤苦无依,胆小怯懦的心境。让我想起来小时候离开父母,独自住校时情景,那时候我的心情和黛玉简直一模一样。等黛玉进入贾府,我们借着宝玉的眼光打量黛玉,这一段写的真是美极了。‘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我才发觉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独特的美。真想亲眼一见。然后我们又借着黛玉的眼睛打量宝玉,‘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缨络,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不愧是古代的贵公子,虽然说宝玉那优柔寡断的性格不讨我喜欢,但不得不说长的真好看。我不禁想起一句诗“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我回想现在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那些所谓的帅哥美女们,那真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相貌气质差了十八条街。现在的这些小鲜肉们,简直长得一模样。你看新版的倚天屠龙记,5个主角,隔远了看,谁能分辨出她们谁是谁。听说现在流行去韩国整容,去的时候还能分出高矮胖瘦,回来的时候却都一个模样,双眼皮,尖下巴,蛇精脸。这不是东施效颦吗?美不仅仅是容貌,更是一种教养和气质。这两段人物描写真是精妙至极,每次读之都不忍赞叹。而且你还能发现作者写作手法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并不从他本人的角度来描述宝玉,黛玉长得多美多漂亮,一切都是依据情节的发展,黛玉进入贾府,我们便通过黛玉的视角看世界,作者也巧妙的通过黛玉的眼睛描述贾府的繁华和众人的样貌,反过来也一样,通过贾府众人的眼睛来描写黛玉之美。仅仅这小小一段便可见红楼梦之精彩。

  和许多现今的小说不一样,红楼梦作为古典文学,里面更有许多题诗,对联。我最喜欢的一首就是黛玉写的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未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每次读之都潸然泪下。黛玉葬花,也是在葬她自己的青春年华。侬今葬花人笑痴,她年葬侬知是谁?黛玉由落花联想到自己,父母双亡,寄居在祖母家,身世飘零,孤苦无依。平时疼她爱她的宝玉也不理她了,将她关之门外。那她活在这世上还有什么可留恋的,不如归去。黛玉是清高的,孤绝的。绝不会为了金钱与名利而妥协。若要她笑脸迎人,她宁愿死去。所以当贾府败落,她无缘嫁给宝玉,她焚稿断痴情,魂断潇湘馆。这很像黛玉前世所说,她本是天上一株绛珠草,今朝下凡只为还宝玉灌溉之恩,如今眼泪还完了,是时候归去了。

  红楼梦虽然是一本小说,写的却包罗万象,无所不包,所以很具有研究价值.为此专门发展出一门红学,专门研究红楼梦中的各个方面。比如吃食,就有人专门根据红楼梦中的食谱,做出了红楼宴。比如穿着,许多现在流行的汉服穿搭,配色就来自于红楼梦。再比如建筑,贾家宝玉这一辈有四个姐妹,分别是元春,探春,迎春,惜春。其中大姐元春入宫为妃子,皇帝十分喜欢她,为了显示对她的恩宠,特许其在元宵节回家省亲一次。为此,贾家大兴土木,修建省亲别墅,也就是后面宝玉和一种姐妹们所住的大观园。你游览过园林吗?古代建筑之美尽在园林,古人休闲之乐也尽在园林。通过红楼梦,你可以领略一下园林之美。而在今天就有仿照红楼梦盖出来的真正的大观园。

  红楼梦就是这样一本奇书,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您有多久没有读完一本书了,那么请跟随我来一起阅读吧,再见!

第五篇: 菊与刀读书笔记2000字

  日本及其重视“忠”“孝”,对“仁”却不报有好感,认为不良分子之间的互帮互助是“行仁义”,破坏社会治安,应当加以抵制。

  日本极重视“恩”,别人对你示好便是施恩,因此不可随便对人好,会让人受恩而感到有愧。大街上看到有人跌到了,也不可随便就去扶,而应该让负有责任的人来处理,如警察。这些我感觉有些胡扯,不是很可信。毕竟我这也是书本看到的,其他地方听来的,未必完全可信。不愿随便受人恩惠而欠人人情,我相信这是很多人,很多国家,很多民族都会有的一种情感吧。日本是一个岛国,土地有限,资源不足,四面大海,交通欠达,长期自闭,“负恩”情节较重,对于大自然赐给自己的仅有一点资源,总是倍加珍惜:树木不忍砍,重工业移转国外······

  日本天皇成为唯一的象征性的最高权威,这相比较中国的确是件稀奇的事,中国五千年改朝换代,三十六代,风云变幻,诞生了多少位皇帝,虽然“皇帝”始终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但拥有它的家族却是不断变更,而日本却始终不变,虽然“天皇”没有姓,但始终是他们一开始的皇室成员担任,可能是天皇有名无实权,纯粹是象征性的统一民心的标志,而皇帝则拥有至高无上的实权,才有中国“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兴衰变化,很多人都想当皇帝。中国皇帝自称“天子”,现在也没有被老百姓向神一般供奉;倒是明治天皇,现在还有很多民间的神社供奉,或许这是老子“无为而治”最高的典范了。同时我也在纳闷,“日本现在是不是也不承认本国公民可以有双重国籍?”(百度了下--日本不承认双重国籍,但是如有日本侨民有子女在日本国外出生,且出生地所在国家支持双重国籍,则此子女可持有双重国籍至20岁,并且须在22岁生日之前宣布其国籍选择,否则自动按放弃日本国籍处理。)

  日本对名誉的过分敏感,当别人比自己成功而因此会觉得自己很有挫败感,因此“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后能自强也”;具有极强的上进心,善于学习;未能有好结果,也乐于自杀以“洗刷无名”,这有些不可思议了。今天日本的自杀率在全世界的排名很是靠前,迫于生活的压力,在加上固有的传统观念,所以很多人选择自杀了?

  日本的儿童教育,感觉起来和中国还是比较像的,人生曲线是儿童老人时期比较自由,成人时期要求自我约束,与西方人相反,不够呢,现在在中国,基于父母望子成龙不愿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儿童的童年时间是大大缩短了;当然了,日本封建时期的女孩还算是幸福多了--不必缠足,不过要求睡姿优美;男孩女孩都要学会盘坐,坐时放松使姿势优美,这个我感觉还是值得提倡的,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凡事有规矩,并且成为习惯,在今天看来都是难得的了。

  现在看来,日本也是一个很不按常理出牌的国家,萨摩事件和常州事件,让人看到日本态度转变之快,尤为现实主义和具有冷静态度,曾经极度排斥外人而攻击他人;当受人还击而惨败时,却又能冷静之至,握手言和,向人学习;这不能不让人产生敬意。但是,前面也讲了,日本是及其重视名誉的,这样的挫败没有让他们失败而切腹自杀,却是忍辱向人拜教,又是怎么回事?45年战败后,而又在美国的管制下和平发展,曾经的无畏反抗气概,又在这时很好地自我安抚,集中力量发展本国经济,真是让人费解。

  谈日本就离不开中国,借用谷开来的“比较文学”,离开中国谈日本是不完整的,在这本由美国作家或称是人类学家的鲁斯-本尼迪克特所写的这本《菊与刀》,难免不在某些叙述中与中国对比,如谈到“人情”时,两国对于“性”的态度;谈到“仁”时,日本不如中国重视;讲到“天皇”时,日本也没有中国频繁的更换皇帝;讲到“佛”时,日本也没有信佛的其他国家有诸多的礼仪约束;······中国与日本有很多共同点,也有很多不同点;日本善于学习他人,但也有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特色。

  日本人的“耻感文化”使得日本人不相信死后有天堂或地狱之说,会有因果报应;这我是蛮同意的,不然他们怎么会想到去侵略别人,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而不自省;在日本鬼片中应该也是少有冤魂枉鬼吧?!在中国两个人一起犯罪,也会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自己犯罪自己知道外,还有天地在看着你,会有良心的谴责,内心的审判。仅懂得羞耻,而没有罪恶感,会不会有些许麻木的不仁?

  日本人的自我修养,关于“无我”,谈到当意识产生时,意志便会分离,我也会产生一个行为者和一个旁观者,行为者的我会受到旁观者的我的约束,旁观者会让自己产生太多的顾忌,影响行为的发挥;我们的自我修养,就是要达到“无我”,克服与生俱来的“羞耻感”,让自己的第六感自由,达到“圆熟”的境界。关于“无我”,我还是比较欣赏的,平时我们不也是提倡学生要忘我的学习,工人要忘我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手头的任务,不分心,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吗?可当我们做起事来的时候,确实总感觉有旁观者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容易受外界诱惑和干扰。所以,尽量无视旁观者的存在,坚定意志,让思想和行为之间交流没有障碍,达到“圆熟”。

  僧侣宗教,日本人不信生死轮回,不信来世,人人皆可成佛;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僧人可结婚,可吃荤,可以不必青灯黄卷,苦苦修行,(感觉还是有些惊愕,不大自信,不然曾留学日本的李叔同怎么娶了日本女人,然后为出家无情抛弃之)解开某个公案,也可大彻大悟,获得自由。

  日本的有一种精神“自我负责”精神,亦即他们所说的自己负责擦掉“身上的锈”。这一形象的语言把身体比作刀,正如佩刀者有责任保护刀的光泽,人也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必须接受由于自己的弱点、无效性和不坚定而产生的一切自然后果。在这种意义上,刀并不是进攻的象征,而是理想和敢于自我负责者的比喻。在尊重个人自由的社会,这种德性将起着重要的平衡轮的作用。以上的话是书中作者的语言,它的含义我相信很多人都同意,尤其是把身体比作刀,勇于担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如同擦掉刀上的锈,使其光洁,这样的比喻哲学,让人深受触动。在中国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的比喻,在这点,日本还是与中国有挺相似的文化共同点。

  战后的日本,在天皇承认战败后,美国政府接管日本国家的战后重建,日本国人的战前战后心态的过度转变之平稳,也是令人惊奇的,我们称之为日本性格“二元性”;正是如此,日本有着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举动,战时可以用“竹枪”誓死抵抗,战后可以夹道欢迎美国士兵;或许失败并不可怕,它确实说明我们现时有不合理的地方,我们愿意接受新的管理,实行新的发展模式;当然他们不需要“变革”,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复古”;当然战后的日本老兵由于长期接受的军国主义思想,一部分人思想并不是真的是能充分转变过来的,这时他们可能重“情义”,忽视“义务”,而加入某些激进的团体;战后美帝国以一个老大哥的身份想要对日本进行管制,通过对日本国情的考察,探索合理的途径来接管日本--日本“等级制”根深蒂固,想要通过的选举的途径来选举领导者,未必能赢得国人的支持。日本媒体曾写道:“我们必须将坚定的相信,军事的失败与民族的文化价值是两回事,必须把军事失败当做一种动力。”日本可以说是一个无赖(性格二元性,善变),也可以说是能屈能伸的忍者,特立独行。在这一点上,如同邓爷爷所说,“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能给国家带来实在的好处,实现与否则需要智慧的高瞻和时间的检验以及历史的考验。

  读完了以后,看到了一些以前从未见过的听过的有关日本文化的解读,算是有了点收获。高晓松在他的节目《晓说》里,也讲了自己虽然读了许多有关日本的书籍,去过几次日本,但是对日本还仍然谈不上很好地认识。诚然,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很好的认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也未必能解读得很完全。借用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的一句台词“我不理解自己的灵魂!”日本人喜欢带镜子,有些学校在黑板上也会挂一面镜子,以此正视自己的灵魂。中国也有“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通过学习了解别人,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审视,在比较中成长,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第六篇: 菊与刀读书笔记2000字

  在管理哲学的课堂上,听老师讲述了日本的“耻感文化”,一直想要找个机会深刻认识下日本的这种特殊的文化背景,于是便挑了《菊与刀》这本书。

  《菊与刀》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她利用了自己所受到的专业知识教育,通过把战时生活或者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作为研究原形,同时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日本的文献和日本文学和电影,并作出了最终日本会投降这个论断。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在东方文化生活过的西方人,她准确把握了东西方文化中的细微不同,并把这种影响对民族气质的形成以及这种民族气质会对战争带来的影响作出了精辟的论述。虽然距离这本书最初写成已经有了将近60年,世界格局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但这本书,依然是研究日本文化的首选文献。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在美国全力以赴与之作战的所有敌人当中,日本人是最让人感到费解的对手。因为与这个强大的对手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巨大,所以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对付它。西方国家认为,即使是在战争中,也应该遵循一些符合基本人性的战争惯例,但在日本人眼里却没有这些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敌人的本性就成了一个核心问题。要与日本作战,我们必须了解日本人的行为方式。

  在对待战争的问题上,与其他国家不同,他们认为:只要各国都拥有绝对的主权,整个国际社会就会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之中。因而,日本必须为建立一种等级秩序而斗争。这个历史使命只能由日本来完成,因为只有日本才是唯一的真正的自上而下等级制的国家,也只有她最了解“每人都摆正自己位置”的必要性。日本是一个崇尚等级的国家,从中国汲取来的关于等级的观念,在这个国家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日本文化里有种各得其所的说法,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虽然这和平等自由等观念相悖,但自由也有种含义就是尊重每个民族自己的选择,因此对这种社会准则,我们没权评论。但可怕的是,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位置,而且越俎代庖的要为每个国家打上标签。这正是日本发动太平洋的动机之一,他们认为自己在该地区内是处于等级的高序列,因此它要整饬这个地区的秩序,让每个国家处于自己应该的位置。这种强制的不由分说的输出,背后的精神内核就是这可怕的等级制。

  日本民族是一个具有狂热精神信仰的民族,相信精神胜于物质的力量。早在上世纪30年代,前陆军大臣、军国主义者荒木大将透过《告日本国民书》,宣扬日本的“真心使命”,在于“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日本的战术手册上也有这样的传统口号:“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二战期间,他们的空军“神风特攻队”,甚至以自杀的方式攻击美国军舰。这表明军人对天皇陛下的效忠。天皇和日本是分不开的,天皇是日本国民的最高象征,是国民宗教生活的中心,也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很多曾经在战场和日本接触过的美军,都会谈到日本那种视死如归的气势。这种必死的信念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天皇的忠诚。日本是个讲究等级的国家,在这个国家,处于最高效忠地位的就是天皇。虽然在日本接近700多年的历史中,天皇只是在扮演一个傀儡的角色,但这并不能消减天皇的精神力量。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中国文化中的仁扮演的是一种内省的力量,调和着各种矛盾,接近于最高行为准则。一个不仁的皇帝会被民众反对,只是因为他行使的是不是仁。而皇帝,也一直试图宣布自己是天庭仁道的人间代理。而日本,则完全摒弃了这种伦理。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皇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

  日本文化当中注重恩和情义,对日本人来讲,给人恩惠实际上相当于一笔重要的永久性的投资;而报恩则是另外一回事,它必须是积极的、刻不容缓的。人们施恩不是美德,而报恩却是美德。人们为了报恩而积极工作实际上就是一种美德。日本人把“报恩”这种行为按不同的规则分成了好多种,但每种恩情都是无论过了多长时间、或是做了多少努力,还无法彻底还清的。对于同等厚重的恩情哪个先报,哪个后报问题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对于那种永世难报的恩情,日本人称之为“义务”,认为:人们永远连那份恩情的万分之一都无法回报。这种难以回报其万分之一的恩情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孝”;另一类是报答天皇的栽培之恩,即“忠”。这两者都是强制性的,是任何人都必须履行的。

  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忠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明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天皇被作为神裔来看待。由于忠是被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虽然只有精神统治力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天皇在这里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个符号。在西方社会中,虽然也要求对某种精神符号忠诚,比如忠诚于国家或者忠诚于自由平等等等,但这种忠诚,更多的是一种对理想的实践,国旗等同于国旗后面所蕴含的国家理想。这种国家理想一般都是普适的。而日本那种对于天皇近乎神般的崇敬和忠诚,则成为一种准宗教。在宗教中,神的发言是没有人可以质疑对错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

  日本人所理解的“忠”、“孝”两种“义务”都是无条件的。这样,作为日本美德核心的“忠”、“孝”就和中国人所理解的那种对国家尽忠和对父母尽孝道的思想区分了开来。从七世纪开始,日本就广泛吸取了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精髓,所谓的“忠”、“孝”都是汉语中的字眼。但是,两国间所不同的是中国人并没有把这些道德看成是无条件的。相反,在中国人眼中,“忠”、“孝”是有条件的,而“仁”是比“忠”、“孝”更高境界的美德,西方人所指的有关人们交往的美好关系都可以用“仁”来表达。父母必须具有“仁慈的心”。同样,统治者如果不“仁”,人民理所当然地可以揭竿而起。“仁”是使他人忠诚的先决条件。帝王皇位的巩固和人们对文武百官的服从全在于统治者施与“仁政”。中国的智者在与人们的交往中也讲究“以德服人”。而“仁”在日本是被排斥在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之外的,它从未享受过在中国伦理体系中如此崇高的地位。

  鲁思.本尼迪克特得出结论,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他们以知耻为德行之本,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这种文化的极端表现,就是日本流行的自杀现象和战争输出。日本人以适当的自杀行为来洗刷污名从而赢得令名,这让我们再一次想起武士切腹。而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其深层动因依然是名誉,日本人迫切要求在世界上赢得“尊重”。在耻感道德中,如果恶行没有被暴露到社会上,那么就不必懊丧,坦白忏悔是多余的。而罪感道德则诉诸于良心与超自然事物,恶行本身就会令行为者痛苦。

  日本的文化,我觉得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除非你是一个日本人,否则你永远无法理解日本这个民族。对于这个民族我们太多的困惑,抛开历史,日本这个民族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最后,我想,还是本尼迪克特的一句话最能完整的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去了解的民族,无论是作为朋友,还是作为敌人……


查看更多写作素材相关内容,请点击写作素材

2024 飞达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