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eidashipin.com--写作素材】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的1919观后感的文章3篇 ,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 我的1919观后感

  从外交官顾维军在和会上义正词严的讲演、肖克俭具有爱国性质的游行及自焚事件等多视角,来展现影片主题,加之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庞大有力的意象,从而迸发出五四时期势不可挡的护国热浪,或许这正是影片《我的1919》能成功契合历史与艺术的原因所在。

  影片别出心裁的选材于中国五四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从中国外交群体在国际上的斗争和惨败为线索,同时一条暗线贯穿其中,即以肖克俭为代表的群众自发式举动,将民族尊严、国家利益、儿女私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贴切到位。

  顾维军无疑是影片中成功塑造的人物之一。导演使用了大量的灰色基调,并多次穿插采用黑白胶片摄制的客观镜头,将当时的社会景象与黑暗的一面有根本的表现,并对人物形象的表达起到了衬托作用。陈道明精彩的演绎更是彰显出一种大气,有一种深沉的感觉,肃穆庄严,举手投足都合乎一个外交官的风范。陈在影片中主要行为就是“说”,参与谋划、密谈、发言、辩论。顾维军性格上与陈性格上的孤鹤鹰隼一般的气质,淡淡沉醉于自身的眉目流转,或是不露声色地演练一身的陡然一身正气。

  面对日本代表百端的挑衅与排斥,于众代表的排挤等困难,顾的言行举止更映衬出他的机智与胆略,他论证有力,措辞得体,一次次怒吼着一个中国人歇斯底里的呐喊。编导通过设置这些事件,加上影片中短促的音乐和顾沉重有力的脚步声,使顾的形象更加丰满。

  在顾的对白与旁白的设置上,导演所设置的人物顾的性格也得以十分强烈生动的体现。在第一次与日方正式交锋中,他巧用日本代表掉表一事,迫使日方愤怒,吊足与会代表的胃口,继而旁征博引,摧毁了日本不良图谋的第一座堡垒!在日本的引诱下,他巧妙的与之斡旋,他抛弃了清政府的妥协与软弱。有着自己的立场,他也曾在忍耐、利益、放弃间游弋,却最终拒签丧权辱国的条约,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是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

  巴黎和会上,中方受到种种挤压,影片中却两次将官员间的相互推卸责任的镜头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一方面突显出国人的麻木不仁,一方面却也在对顾“敢于直言、捍卫正义”的性格塑造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北洋政府决意屈从于帝国主义的淫威;中方代表团总会长陆征祥进退维谷的境地,斗争由此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导演在这一组画面巧妙的使用了一系列的自然场景,如阴云密布,雷雨交加,这些都一一交接着顾矛盾复杂的心境,渲染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这种给观众心灵上的感染,就像让娜的母亲最终脱口而出顾的那句话一样“中国人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人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当然,影片中同时也有一组温和的场景,如肖克俭在受伤后在让娜家中养伤,与顾在花园中散步,阳光明媚的风景,这既让人看到顾等外交官抗争努力后的微妙希望,又前后相应,相辅相成的作用十分强烈。

  在人物肖克俭的刻画中,顾站在与之不同的立场上,有着较大的矛盾冲突。同时肖的行为举措也影响着顾在外交问题上的认识。当肖克俭献身于熊熊烈火时,影片采用了一组平行蒙太奇镜头,多次切换场景(肖在烈火中绝望的面孔、顾在弹奏钢琴时麻木不仁的表情,梅的哭泣),将影片的主题推向高潮。肖具有爱国精神的举动,对顾有侧面烘托不可低估的作用。

  导演运用电影独特的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巧妙地调整影片叙事风格,既有效突出了银幕形象,又强化了戏剧风格。《我的1919》能够从历史体裁中找到与艺术的契合点,这确实难能可贵!

第二篇: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不是顾维钧的1919,也不是肖克俭的1919,而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1919。——题记

  我的1919看了这部爱国电影,感触挺深的,不仅仅是因为顾维钧,也不仅仅是因为肖克俭,而是因为我是二十一世界的新青年,是祖国未来的一份子,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爱有恨的中国人。而我也相信,肯定会有很多有志青年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有血有恨。

  弱国无外交,这是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一战结束后,作为做出重要贡献国,出席巴黎和会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由五个席位减少到两个席位,顾维钧等人为此据理力争,却终究没能争取到另外该属于我们的位置,更可气的是由中国代表团提出关于归还中国山东主权的问题时,受到了日本的反对与阻挠。

  有爱有泪。

  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顾维钧在承受着巨大的下,凭借自己出色的才华,过人的胆识,提出了: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博得了全场的掌声。中国政府的妥协,顾维钧拒绝签字,转身离开,留一下一句:“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一天”。

  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是时时刻刻要记住自己是骨子里流的是中国血?时时刻刻记住自己是一位中国人?还是?

  肖克俭为了祖国而不惜抛弃深爱自己的妻子,而选择自焚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看到那一幕我深深的被震撼了。他们是生活在那样的背景下,处在小我与大我的环境,他们无从选择,或者他们必须那样选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国家,民族的利益,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自己对中国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顾维钧,是冷静的,他从政捍卫了国家的尊严,他努力了。

  肖克俭,是热血的,他自焚告诫了中国要团结,他尽力了。

  他们都是年轻的,他们都是充满热血的,但是他们又都是无奈的。

  而我,落泪了,因为他们的勇敢,因为他们的伟岸,更为多多少少个在政场上,战场上,为我们这个国家而努力的拼搏的人们,牺牲的亦或是留下的。而我,落泪了,因为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顾维钧,我是肖克俭,我又是怎么样的呢?退缩?还是前进?我又能为国家勇敢一次,牺牲一次吗?说真的,我不知道。

  虽然,我被肖克俭的行我所感动,我也知道当时的他无从选择,但是,他死了又能怎么样呢?又能挽回些什么呢?难道中国那些年来为了国家死去的还少吗?他们为何不采取其他的方式去拯救这个受伤的中国呢?他们的事迹,也让我想到当今社会的一些负面新闻。尤其是富士康的新闻,从十跳到十六跳,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新一时代的青年就业越来越艰难,他们在家庭与社会的压力的缝隙中求生存,在压力面前,有的人选择了坚强,有的人选择了懦弱;有的人选择了努力,有的人选择了退缩;他们同样有过理想,然而少数一部分却因为承受不了压力,而选择了跳楼自杀。然而,他们有勇气自杀,为什么就没有勇气活下来,改变一切呢?他们是无奈的,但是他们和他们又是一样的性质?他们跳楼自杀,他们解脱了,可是这给他们的亲人是一种多大的伤害呢?跟顾,肖比起来,他们太微不足道了,他们太脆弱了。现在的在校大学生,也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最后都选择了逃避。如果他们在旧中国,人人都选择退缩,那国家的威严何在?国家的尊严何在?中国是有着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精神的国家,在敌人面前,我们能选择退缩吗?而正在接受各种压力着的人们能选择退缩吗?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不可能是顾维钧,也不可能是肖克俭,更不是在1919年,也更加不可能处在关乎国家的大事中。但是,我可以很认真的告诉你,你错了,你真的错了。因为你可以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是你愿不愿意成为他们。

  姚明,篮球明星,丰田找他做形象代言人,酬劳是2000万美元,相当于1亿6000万多人民币,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姚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直接两字:不行。就像顾维钧在国际交际场上,如果接受日本代表团的贿赂,就可以享受很大一笔财富,但是顾维钧没有,姚明也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忘记国耻,他们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他们坚强,他们有勇气,他们骨子流着同样的一股热血中国血。

  相反的,现在依然也有很多人和富士康一样让人失望的。我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一复旦20多岁的女大学生和一70多岁的外国佬谈恋爱,而且还把一些亲密的照片发到网络上,虽然现在是婚姻自由的年代,但是她们又没有想过这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更多人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她们没有骨气,她们见利忘利,她们忘记了中国曾经的伤痛,中国曾经的耻辱。

  还有当今非主流盛行,而他们都是一些90后,他们经常做些极端的事情,比如用刀在手臂上或者其他身体的部位,划上一道口子,鲜血直流,然后拍照片,在经过电脑处理写一些很伤感的文字:如果爱,请深爱。亦或是没有你的日子我真的很孤单,之类的话语。他们经常泡网吧,经常逃课,对历史没有概念,甚至觉得他们是老古董,觉得雷锋很虚伪,觉得董存瑞很傻,觉得如果自己身在毛泽东的时代自己也可以带领群众们反抗。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怎么了?他们颓废,他们没有骨气,他们享受着先辈们给他们创造的条件当作理所当然,他们,她们到底怎么了?我不否认也有部分没有童话的有志青年存在,

  看了我的1919我心情很沉重,顾维钧,肖克俭的1919一直停留着我的脑海了,我想了很多,很多,他们的1919?中国的1919?中国现代青年的1919?

第三篇: 我的1919观后感

  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震撼着。

  这样的震撼不仅仅来源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源于对那些懦弱虚伪的国民的愤恨,更来源于对顾维均的人格魅力的钦佩。

  我的1919是外交官顾维钧的回忆录,讲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过程。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是在和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也是必须的尊重与重视。作为战胜国,甚至没有夺回本属于中国的山东,没有夺回主权以及领土的完整。今天看来,这一结果荒谬的近乎可笑,这是一个战胜国应得的待遇吗?但是历史就是如此血淋淋的把这一章铭刻在了所有中国人心中。

  顾维钧,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之一。可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中国代表团应有的5个席位变成了2个,代表团的人都在干吗?有抱怨的,有愤怒的,有事不关己的,唯独顾维钧,作为代表团的一员,怀着不卑不亢的精神据理力争,不肯轻易退让。从他于法国总统第一次的会面开始,就让法国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民族。

  在和会上的第一次发言更是体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他在和会上的第一次亮相,眉宇之间逼人英气,看着日本外交官牧野男爵。当众发言的顾维钧左手一扬,掌心摊开,指缝一松,一块怀表吊着链子垂下来,“请允许我,在正式发言之前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进入会场之前,牧野先生为了讨好我,争夺山东的特权,把这块金表送给了我。”会场开始交头接耳,牧野男爵勃然大怒,顾维钧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发言:“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请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啊?是不是极端的无耻?语气凌厉到了极点,说话同时提起右手叉开五指朝上前方虚空处猛地一插,旋即猛一侧头,满脸的正义凛然和潜藏已久的怒火一起化为一道凌厉的剑光,闪电般射向那无能可怜的日本人!这种是把个人的机智和国家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句话让每个人都为之一震。可以说,这段慷慨激昂的陈辞留给我的印象很深,短短的话语中凝聚了所有中国人的无奈,所有中国人的期盼,更凝聚了所有中国人的愤怒

  是的,所有的中国人都愤怒了。此时,我从影片中看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肖克俭。一个中国人满腔愤怒的游行,罢工,最后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看到这最后的一幕,我很痛心,虽然我同样被他的勇气,被他满腔的爱国热情所感动,所震撼,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实在是不明智的,相比顾维钧,明显稚嫩了许多。因为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只能够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是懦弱的表现。跳出情感理性的看待一下巴黎和会。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受到如此不公平待遇的是中国,而不是法国,不是美国,甚至不是日本呢?“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一句话深深的刺痛了我,相信也刺痛了每一个存有良知的中国人。近代史上因为我们的落后,因为我们的贫穷,我们在列强的谈判桌上没有谈判的筹码!纵使我们有无比杰出,无比优秀的外交官又有何用!只有强大了,才有我们在世界上的发言权,才能得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应得的权利。为什么邓小平可以在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谈判中鉴定的说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问题”?因为中国强大了,中国从1919年一路走来,通过科技强国,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强大了,中国说出的话有了作为一个大国所应有的份量!


查看更多写作素材相关内容,请点击写作素材

2024 飞达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