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eidashipin.com--写作素材】

退役士兵退出现役或者服完预备役后停止服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的文章17篇 ,欢迎品鉴!

【篇一】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XXX同志于2009年1月从部队转业分配到XX区信访局,在信访战线一干就是十年。在从事信访工作的十多年来,他明白做信访工作,可以培养干部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能培养干部的宽容心胸,学会宽容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做信访工作,可以培养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大爱之心。他坚持以选择信访工作就是选择了辛苦、选择了挑战为信念,始终牢记宗旨,扎实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将上级领导的殷切希望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化为自己从事信访工作的火热动力,真心实意的为群众解决难题、办实事,公平公正的处理来访事项。他以娴熟精湛的业务水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知疲倦的吃苦精神,赢得了领导和来访群众的好评。
  一、勤于学习,练就过硬业务
  2019年3月,根据组织调整他被安排到区纪委监委信访室任室主任。在来到区纪委的一年多时间里,作为一名从信访战线的“老兵”转为纪检战线的“新兵”,在刚接触到纪检信访工作时,他常感忐忑不安,因为他明白纪委监委是政治机关,从事纪检信访工作要具有很强的政治素养、对党纪法规的熟悉了解以及临机处事的灵活性,进入陌生领域的他没有消极畏难,努力提升政治理论、党性修养、监督执纪能力,平时能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委机关的“素质大提升”活动和各种培训等形式来提升监督执纪执法本领,努力学习纪检信访工作各种业务知识,熟悉工作程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凭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他迅速的进入了角色,爱岗敬业,他始终坚持将“忠诚干净担当”作为自己从事的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座右铭,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
  二、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
  信访工作做的是缠、难、烦、累、怨的差事,是求官、求民的活。如果没有这种清苦之耐、寂寞之耐、奉献之耐,是干不好信访工作者的。信访工作者必须要有以苦破难、苦中作乐的精神,要以金子一般的爱心、火一样的热情、钢一般的坚韧、海一般的宽容,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日常的信访接待中,他接待来访群众总能做到态度和蔼、用语文明,能够在与信访人的交流中,敏锐体察信访人的真实想法,能取得来访群众信任的同时也能严格保持底线,严守工作秘密。
  接访工作涉及的问题多、政策广,这就要求信访工作者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层面和较深的知识修养以及较强的表达能力。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接访办法:“一稳”,即用自己的热情接待,稳定上访人的情绪;“二听”,即耐心听取和详尽记录上访人的诉求;“三辩”,即在与上访人交流中区分信访事项的轻重缓急;“四明”,即让上访人明白哪些诉求可以信访途径特解决,如何依法、文明、有序上访。
  三、开启涉疫信访举报“快速响应机制”
  疫情防控伊始,区纪委监委就把受理办理涉疫情防控信访举报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信访举报问题线索“主渠道”作用,快速高效做好疫情防控相关信访举报受理办理工作。作为信访室主任,他及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变化和委领导安排,积极主动把工作做在前想在前,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一是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提升监督实效。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疫情防控信访举报方式,加大网络、来信、来电等“不见面”举报方式的宣传力度,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强化举报电话24小时值班,及时受理群众来电、来信、网络举报。把好筛选关,加强对信访举报内容的分析甄别研判,及时准确规范录入信访举报系统。既加强对有关单位、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履职尽责、秉公用权等情况的监督,又注意方式方法,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以监督实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顺畅开展。”
  为了确保工作实效,实现为民服务“不停步”,在疫情比较严峻的时候,虽然国家信访局已要求关闭来访接待场所,但从3月初开始依然会有群众通过走访形式来反映问题。针对这一特殊情况,他及进向委领导报告,为信访室配备测温仪、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建立了疫情防控期间来访人员登记表,对每一名来访人员认真进行体温测量、登记详细信息、询问是否去过重点地区,做好处置情况特别是去向情况的记录。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坚持接待来访群众,并能积极鼓励群众通过线上信访举报受理渠道反映问题,不仅能够有效减少人员接触、避免感染,也能实现防控、信访两手抓两手硬。
  二是高效处置问题线索,提升办理时效。针对疫情防控信访举报问题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涉疫信访举报专门台账,对于举报反映在疫情防控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消极应对、失职渎职等业务范围内的信访举报件,及时分流转办并跟踪调查处置情况;对于业务范围外涉及疫情防控的信访件,第一时间转相关职能部门处置,严肃疫情防控工作纪律,把监督前置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
  三是从优从快办理,处置意见不过日。对涉疫信访举报优先受理、即收即办。对党员干部涉疫举报件一律当日处置、优先核查;对涉疫紧急举报,一律由纪检监察室靠前监督、直接办理;对涉疫实名举报,在受理、办理、办结环节,一律优先反馈,以最快速度回应群众关切,以最高效率保障群众利益。
  四、退役不退色,永葆军人本色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能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销烟的战斗中。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党员干部,他能踊跃冲锋在前,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争当抗疫排头兵。从2月11日起,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能积极响应机关党员干部“双报到”活动,参加机关包保社区和居住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一名平凡的志愿者,配合社区疫情防控、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和劝阻人员进出小区等工作。充分彰显了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退色”的精神。
  XXX同志的岗位非常平凡,但他却始终在用心去善待这个平凡的工作,从而产生了不平凡的效果,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信访工作被群众需要的深刻含义,而他今后也将站在更新的起跑线上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篇二】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XXX同志于2009年1月从部队转业分配到XX区信访局,在信访战线一干就是十年。在从事信访工作的十多年来,他明白做信访工作,可以培养干部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意,能培养干部的宽容心胸,学会宽容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做信访工作,可以培养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大爱之心。他坚持以选择信访工作就是选择了辛苦、选择了挑战为信念,始终牢记宗旨,扎实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将上级领导的殷切希望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化为自己从事信访工作的火热动力,真心实意的为群众解决难题、办实事,公平公正的处理来访事项。他以娴熟精湛的业务水平,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知疲倦的吃苦精神,赢得了领导和来访群众的好评。
  一、勤于学习,练就过硬业务
  2019年3月,根据组织调整他被安排到区纪委监委信访室任室主任。在来到区纪委的一年多时间里,作为一名从信访战线的“老兵”转为纪检战线的“新兵”,在刚接触到纪检信访工作时,他常感忐忑不安,因为他明白纪委监委是政治机关,从事纪检信访工作要具有很强的政治素养、对党纪法规的熟悉了解以及临机处事的灵活性,进入陌生领域的他没有消极畏难,努力提升政治理论、党性修养、监督执纪能力,平时能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委机关的“素质大提升”活动和各种培训等形式来提升监督执纪执法本领,努力学习纪检信访工作各种业务知识,熟悉工作程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凭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他迅速的进入了角色,爱岗敬业,他始终坚持将“忠诚干净担当”作为自己从事的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座右铭,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
  二、爱岗敬业,认真履行职责
  信访工作做的是缠、难、烦、累、怨的差事,是求官、求民的活。如果没有这种清苦之耐、寂寞之耐、奉献之耐,是干不好信访工作者的。信访工作者必须要有以苦破难、苦中作乐的精神,要以金子一般的爱心、火一样的热情、钢一般的坚韧、海一般的宽容,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在日常的信访接待中,他接待来访群众总能做到态度和蔼、用语文明,能够在与信访人的交流中,敏锐体察信访人的真实想法,能取得来访群众信任的同时也能严格保持底线,严守工作秘密。
  接访工作涉及的问题多、政策广,这就要求信访工作者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层面和较深的知识修养以及较强的表达能力。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接访办法:“一稳”,即用自己的热情接待,稳定上访人的情绪;“二听”,即耐心听取和详尽记录上访人的诉求;“三辩”,即在与上访人交流中区分信访事项的轻重缓急;“四明”,即让上访人明白哪些诉求可以信访途径特解决,如何依法、文明、有序上访。
  三、开启涉疫信访举报“快速响应机制”
  疫情防控伊始,区纪委监委就把受理办理涉疫情防控信访举报作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信访举报问题线索“主渠道”作用,快速高效做好疫情防控相关信访举报受理办理工作。作为信访室主任,他及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变化和委领导安排,积极主动把工作做在前想在前,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序开展。
  一是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提升监督实效。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疫情防控信访举报方式,加大网络、来信、来电等“不见面”举报方式的宣传力度,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受理群众诉求。强化举报电话24小时值班,及时受理群众来电、来信、网络举报。把好筛选关,加强对信访举报内容的分析甄别研判,及时准确规范录入信访举报系统。既加强对有关单位、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履职尽责、秉公用权等情况的监督,又注意方式方法,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以监督实效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高效顺畅开展。”
  为了确保工作实效,实现为民服务“不停步”,在疫情比较严峻的时候,虽然国家信访局已要求关闭来访接待场所,但从3月初开始依然会有群众通过走访形式来反映问题。针对这一特殊情况,他及进向委领导报告,为信访室配备测温仪、口罩等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建立了疫情防控期间来访人员登记表,对每一名来访人员认真进行体温测量、登记详细信息、询问是否去过重点地区,做好处置情况特别是去向情况的记录。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坚持接待来访群众,并能积极鼓励群众通过线上信访举报受理渠道反映问题,不仅能够有效减少人员接触、避免感染,也能实现防控、信访两手抓两手硬。
  二是高效处置问题线索,提升办理时效。针对疫情防控信访举报问题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涉疫信访举报专门台账,对于举报反映在疫情防控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消极应对、失职渎职等业务范围内的信访举报件,及时分流转办并跟踪调查处置情况;对于业务范围外涉及疫情防控的信访件,第一时间转相关职能部门处置,严肃疫情防控工作纪律,把监督前置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
  三是从优从快办理,处置意见不过日。对涉疫信访举报优先受理、即收即办。对党员干部涉疫举报件一律当日处置、优先核查;对涉疫紧急举报,一律由纪检监察室靠前监督、直接办理;对涉疫实名举报,在受理、办理、办结环节,一律优先反馈,以最快速度回应群众关切,以最高效率保障群众利益。
  四、退役不退色,永葆军人本色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能积极投入到这场没有销烟的战斗中。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党员干部,他能踊跃冲锋在前,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争当抗疫排头兵。从2月11日起,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能积极响应机关党员干部“双报到”活动,参加机关包保社区和居住地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做一名平凡的志愿者,配合社区疫情防控、做好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和劝阻人员进出小区等工作。充分彰显了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退色”的精神。
  XXX同志的岗位非常平凡,但他却始终在用心去善待这个平凡的工作,从而产生了不平凡的效果,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信访工作被群众需要的深刻含义,而他今后也将站在更新的起跑线上去争取更大的进步。

【篇三】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xxx,男,中共党员,现任长宁区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四级主办(行政审批与污染源防治科)。自退役以来,张明奎先后在区生态环境局办公室、环评审批、区环境信访等不同岗位工作,参加了全国蓝天保卫战山西督察、上海市两届进博会环境监察保障、市一类污染物交叉执法、居民小区疫情防控、机场疫情防控等多项任务。他始终保持和发扬“对党忠诚、无私历练铸就了吃苦耐劳、奉献、作为担当”的优良秀品质,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把平凡的岗位当作奉献的平台,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时代增光添彩。

【篇四】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国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退役军人党员服务队,于2001年7月由4名退役军人党员共同发起,先后有75名退役军人参加,现有52名退役军人。18年来,他们始终恪守党的宗旨,坚持准军事化管理,为百姓提供应急抢修、免费对企业开展用电安全、节能减排、运维管理等方面的“电力体检”、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电、义务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先后资助百余名孤寡老人、伤残军人、革命老红军等,其中6名成员更是坚守承诺照顾烈士父母35年,群众满意率100%。曾获中国好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称号。

  王富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7月出生,1983年入伍,1989年退役,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浙宁出租车运输有限公司司机。曾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退役后虽然身体患有伤病,但不愿给组织和社会添麻烦,自愿放弃安排的工作选择自力更生,从事出租车运营工作。他爱岗敬业,多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展现“的哥”良好形象。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尹力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11月出生,1992年入伍,2005年退役,山东省荣成市热电燃气集团工会主席。退役后建立荣成首家、最大公益组织——引航爱心志愿者协会,是荣成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组织开展“集结号关爱老兵”公益活动,牵头成立由152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八一军旗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老兵跑腿、义务交警、义务消防、义务搜救等志愿活动,带领一批退役军人在志愿服务、回馈社会中找到新的人生价值,传承红色基因。曾获全国学雷锋标兵、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孔金珠,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3月出生,1991年入伍,2016年退役,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设计师。长期从事国产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及国产软硬件生态的研究工作,是国产操作系统“银河麒麟”的开发者之一。退役后专注于国产操作系统的产业化推广,让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在促进我国信息系统国产化建设和自主保障能力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史光柱,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0月出生,1981年入伍,2005年退役,原成都军区某师副。曾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在4次负伤、8处重伤、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带领全排收复两个高地,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身残志坚,积极进取,服务社会,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巡回演讲,讴歌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投身公益回报党和军队培养,注册成立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带领爱心人士助残扶残、帮扶英烈、关爱弱势群体。曾获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最美奋斗者等称号。

【篇五】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次军,男,藏族,中共党员,1980年1月出生,1997年入伍,2000年退役,西藏自治区公路局青藏公路分局雁石坪养护段路政所负责人。退役后主动申请到平均海拔4700米的唐古拉兵站103工区成为一名雪域高原的养路工人。该工区严重缺氧,春夏不见绿色,四季雨雪,风沙不断,棉袄不离身,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每年冰冻期长达6个月,他扎根工区、无怨无悔,带领全工区工人保障国道畅通,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帮扶和救助过往旅客和司机,用最朴实的做法诠释了“千里运输线,无尽人间情”和“高原道班工人不仅是公路的养护者更是生命的守护人”的无私大爱,体现了退役军人为国献身的优良品质。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李文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12月出生,2001年入伍,2006年退役,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退役后被安排在焊工岗位,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还要经受焊花灼烫和烟尘熏烤。他凭借在部队养成不服输的韧劲,手握“不起眼”的焊枪,经过自己努力、组织培养、大赛锤炼,逐步成长为焊工行业的佼佼者,带领科研攻关小组,成功掌握核工业生产精密设备的自主加工制造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领域的空白,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传承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李世江,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2月出生,1968年入伍,1973年退役,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退役后他投身实业报国,钻研技术,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在锂电池关键原材料、半导体行业等新材料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并国产化,主导的“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他心系军营,每年在退伍季为退役军人建立就业通道、搭建创业平台,吸纳退役军人就业。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李剑川,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4月出生,1987年入伍,2014年退役,湖南中部创新集团董事长。退役后运用在部队所学创办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在消防无人机、水上救援无人机、单兵便携察打一体反恐无人机等领域攻克系列技术难关,获得显著成绩并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军民融合与“产学研用”的创新发展,是退役军人在高科技行业创业创新的代表。曾获中国无人机系统技术创新产品奖、中国无人机产业个人杰出贡献奖、世界无人机大会金狮奖,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杨玉斌,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3月出生,1987年入伍,2005年退役,浙江省嵊泗县花鸟乡党委书记。从军18载守卫海岛,转业14年安心小岛建功立业。在担任花鸟乡党委书记期间,他提出建设“品质旅游示范岛、绿色低碳示范岛、共建共享示范岛”三岛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带领群众修水库、整治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铺设海底电缆等,将偏远闭塞、面积仅有3.28平方公里的悬水孤岛,精心打造成首批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舟山市旅游示范岛。曾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

  张励,女,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9月出生,1983年入伍,1998年退役,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设计部仿真专业总设计师。退役后长期从事战术武器系统仿真和制导控制系统仿真的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发,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为多型重点装备成功研制作出重要贡献。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篇六】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王启荣,男,195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烈士陵园原园长。

  1978年入伍,1980年退伍。1979年,曾作为国防民兵哨所哨员参加边境作战,不幸被地雷炸伤,落下终身残疾。1980年10月,他成为那坡县烈士陵园的一名专职守陵人,一守就是36年。1980年的烈士陵园还处在筹建阶段,一座荒丘野岭临时安葬着900多位英烈。就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王启荣开始了陵园管护工作。建园工作十分艰难,土地平填、陵墓整理、栽花种树全是人工劳作,王启荣用愚公移山的韧劲,一点点挖土砌坟、种下花木,为烈士安下新坟,让烈士遗体有了好的归宿。王启荣始终把陵园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坚持每天巡山不少于两次,几十年如一日,及时发现排查安全隐患上百次。他对安葬在陵园里的900多名烈士的个人资料、墓地位置都了如指掌,每年清明节期间到陵园瞻仰烈士的有数万人,王启荣总是热情接待、详细介绍陵园概况和英烈事迹。多年来,他不改初心,守护着牺牲战友的英灵,先后被表彰为“全区民政系统先进个人”“全区民政系统优抚事业单位先进个人”“自治区民政系统先进个人”,2016年7月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军区表彰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

【篇七】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男,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程度,1967年3月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5年10月入伍,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2月转业安置在**市民政局,先后任优抚安置科副科长、基层政权与区划科科长、优抚安置科科长。**年12月因机构改革调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现任拥军优抚科科长至今。22年的军旅生涯,9年多的优抚安置工作经历,该同志始终保持军人优良传统,秉承党员淳朴本色,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服从安排,做政治合格的“明白人”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该同志始终加强党性锤炼,增强党性观念,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一方面,他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他能自觉服从局党组和领导的工作安排,对党组织和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不讲价钱、不打折扣、坚决服从和落实到位。工作中积极主动,对同志真诚相待,关系融洽和睦。他时常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军转干部,要做一块钢铁长城的基石,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人民的安居乐业献出光和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期拥军优抚的新篇章。

  二、热爱学习,做业务精通的“发言人”

  优抚工作涉及的法律、政策最多,工作政策性强,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特别是随着国家各种优抚政策的出台,及时准确掌握各类法律法规是开展优抚工作的前提。**同志作为一名副团职转业干部,能迅速转换角色,虽然没有经过业务培训,一切从零开始,但他不等不靠,凭着军人那种拼劲和韧劲,硬是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弄懂优抚安置业务、掌握工作本领。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工作中他虚心向科室有优抚工作经验和方法的同事学习,并找来了各种业务书籍、文件资料阅读。通过不断学习,该同志很快就从一名“门外汉”成为优抚工作战线上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年担任优抚科长以来,他带领科室工作人员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对每一个来访人员家庭情况、政策落实情况和当前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等问题都分门别类,建立人员信息台帐并熟记于心。他业务精通、政策水平高、把握政策准确,既全面执行了国家各项政策,又保证了涉军群体大体稳定。

  三、心系群众,做优抚对象的“贴心人”

  优抚工作不仅是执行上级各项优抚政策,更主要是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我市有优抚对象7.5万人,有10大类涉军群体,每天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里办事、咨询政策的超过30人。**同志无论工作有多忙,在接待来访群众时都能坚持做到“四个一”,即一幅笑脸相迎、一声亲切问候、一杯茶水送上手、一颗真心相待。遇到有些退役军人因政策原因没有享受生活补助,要求享受抚恤待遇时,他从不厌烦,主动出示相关文件给来访者明确答复,属于其他部门的,耐心引导到相关部门,让来访者心悦诚服,满意而归。如:**年,**同志在得知**县三圣乡援越抗美残疾军人唐汇志和鼎城区石公桥镇王新华想伤残等级调整,但因长期卧病在床无法前往参加体检后,第一时间他主动向省民政厅汇报,并多次与省荣军医院联系,希望医生能够够上门为其体检。经过多次协调,年内省荣军医院组织了医疗专家小组,分别到**县和鼎城区上门为两位重病在床的伤残军人进行了体检,并顺利提高了伤残等级。每年“八・一”期间,**同志都要组织全市部分退役军人开展“八・一”红色教育活动,丰富退役军人的业余生活。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不仅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更成为了他们的知心朋友。由原来的一封封信访件变成了一封封感谢信。

  四、敢于担当,做维护稳定的“调解人”

  近些年,随着各项优抚政策的出台,不稳定的涉军群体日益增多。我市有伤残军人、工程兵、转业士官、复员士官、参战退伍军人、援越抗美退役老兵等多个不稳定群体,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上访。面对重重困难,该同志没有畏难和气馁,而是迎难而上,一边接待来访的对象,一边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摸索出一套涉军维稳的工作方法:一是全面落实国家政策,不欠政策账;

  二是与退役军人交心谈心,和他们交朋友,不欠友情账;

  三是尽力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不欠感情账。多年来,**同志始终把全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当作自己的亲人,用自己的耐心、爱心、细心、诚心温暖着他们,保障了他们的各项待遇,化解了许多涉军矛盾,阻止了多起聚众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为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篇八】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同志,1992年12月到部队服兵役,**年12月到**市园林管理处参加工作,先后在市园林处车队、市园林工程服务中心、大观园苗圃、**市**景区**道管理所工作,现任东方红管理区主任,为一名基层党员,他时时处处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以一个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率先垂范”的工作理念,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努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园林绿化建管工作,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并多次被**市园林局授予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说起**在园林局是个很有名的人,无论干什么样的工作都能够做得有声有色。刚从部队回来,他被安排到车队,担负着绿化浇水工作。说实在的,这个差事很苦,需要早出晚归加班加点,他从来不怕苦,不怕累,无论多么艰难险重的任务他都是第一个冲上去。除了开好水车,他还学会了汽车维修。车队的水车出现故障,只要他到场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既节约了维修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车队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节能增效的标兵。

  因为工作需要他被分配到市园林工程服务中心工作。由于专业不对口,他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学起,从最基本的施工员开始做起,一个工地一个工地的学习实践,慢慢的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施工专家。几年来他先后参与施工了**北城新区阳光沙滩绿化工程、**人民公园景观绿化提升工程等10余个绿化工程建设。他一开始也是心存嘀咕,除了开过几年的水车,对于其他的工程都从未接触过。在这种情况下,他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学习任务作为推动工作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有针对性的学习掌握各种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坚持向领导、同事学,不懂即问,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施工人员及现场监理人员学习。坚持在实践中学习,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积极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摸索经验,并注重积累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了他的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身上真正体现了他是一块砖的作用,在筹建大观园苗圃时,**被抽调到苗圃工作,当时工作环境极其艰苦,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他和同事们没有被困难吓倒,安营扎寨自己动手说干就干,亲自驾驶拖拉机耕地耙地,从规划、选苗、栽植到养护都亲力亲为,为了尽快的把苗圃基地建好,有时10多天不回家,带领同志们辛勤劳作。晚上,他在荒郊野外的工棚里值班,为了早日建成苗圃基地,他毫无怨言。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昔日千亩河滩沙地,现今已成了园林局苗木供应基地。**因建设苗圃业绩突出被评为市园林局先进工作者。

  在对标**提升园林发展水平的工作中,**一马当先带领东方红管理区的同事们,栽麦冬、铺草坪,移植苗木、市政设施维修等工作都是自己动手完成。**常和同事们说,**所养护面积小费用低自己能完成的工作,尽量自己干少花钱多干事节约养护成本。**点子多善琢磨,在以**园林为标杆,比学赶超活动中,他为了把**园林养护经验更好的借鉴使用让同志们有更深的了解,他先后组织全所地被植物栽植比赛、苗木修剪比赛、病虫害防治知识比赛。在他的组织带动下,全所职工业务技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年九月份举行的**市劳动之星技能大比武中获得苗木修剪的第一名,是个响当当的“劳动之星”,为园林局赢得了荣誉!

  虽然工作后他的工作岗位变动的比较多,但是他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精神没有变,他对业务知识的学习和钻研的劲头没有变。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他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把园林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最高的使命,为了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甘做一片绿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努力践行工匠精神,为**市园林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九】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隋景东同志,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建平县北二十家子镇人,于1998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77655部队,在部队期间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人,遇到艰难险阻,迎难而上,毫不退缩,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一致好评。2000年12月退伍 ,退役后服从组织分配到北二十家子镇工作。现任北二十家子镇卫健办主任。
  疫情仍在肆掠,战鼓雷动正急!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二十家子镇人民政府号召全镇广大优秀退役军人“牢记党的教导,不辱军人使命”积极投身防疫一线,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镇政府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积极协助村、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命令后,闻令而动,迅速安排人员对地处重点人员密集场所实施封闭式管理,设立防疫测温排查值班点,对广大居民开展防疫知识宣传、人员排查,进出测温登记等防疫工作。工作中,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做宣传、逐门逐户搞排查,对不理解工作的群众耐心解释、认真劝导;对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居民,主动搭把手,帮帮忙。截止目前,全镇已对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整体实现防疫知识宣传全覆盖,重点人员测温排查无遗漏。与此同时,北二十家子镇向全镇广大退役军人发出《倡议书》,号召:“牢记党的教导,不辱军人使命”积极投身防疫一线,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隋景东就是积极响应号召的一名优秀退伍老兵。隋景东,北二十家子镇卫健办主任,原解放军某部战士,在部队服役2年,多次受到嘉奖。疫情发生后,隋景东积极协调镇内8个行政村、1个社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全镇开展疫情宣传、重点排查、公共区域消杀工作。从疫情发生至今隋景东带领全镇党员干部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工作超14个小时以上,通过艰辛努力,累计入户宣讲、走访、排查8000人次,截止目前北二十家子镇未发现一起确诊和疑似感染病例。
  隋景东同志作为退伍军人,积极采取交通要道防疫检查,疫情防控宣传,人员排查、公共场所消杀等防疫措施,面对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超负荷工作,面对每日奔波的几十里山路,隋景东本色不改,初心未变,用对全镇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初春的严寒中为广大退役军人树立起一面鲜艳的旗帜。
  面对突发的疫情,全镇广大优秀退役军人虽然不能像白衣战士一样直面生死,救死扶伤,但他们胸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冲锋在防疫战线的最前沿。旗未偃,鼓未息,在抗疫战斗的一线,全镇优秀退役军人的身影正前赴后继的不断涌现。

【篇十】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男,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程度,1967年3月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5年10月入伍,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2月转业安置在**市民政局,先后任优抚安置科副科长、基层政权与区划科科长、优抚安置科科长。**年12月因机构改革调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现任拥军优抚科科长至今。22年的军旅生涯,9年多的优抚安置工作经历,该同志始终保持军人优良传统,秉承党员淳朴本色,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服从安排,做政治合格的“明白人”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该同志始终加强党性锤炼,增强党性观念,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一方面,他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他能自觉服从局党组和领导的工作安排,对党组织和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不讲价钱、不打折扣、坚决服从和落实到位。工作中积极主动,对同志真诚相待,关系融洽和睦。他时常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军转干部,要做一块钢铁长城的基石,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人民的安居乐业献出光和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期拥军优抚的新篇章。

  二、热爱学习,做业务精通的“发言人”

  优抚工作涉及的法律、政策最多,工作政策性强,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特别是随着国家各种优抚政策的出台,及时准确掌握各类法律法规是开展优抚工作的前提。**同志作为一名副团职转业干部,能迅速转换角色,虽然没有经过业务培训,一切从零开始,但他不等不靠,凭着军人那种拼劲和韧劲,硬是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弄懂优抚安置业务、掌握工作本领。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工作中他虚心向科室有优抚工作经验和方法的同事学习,并找来了各种业务书籍、文件资料阅读。通过不断学习,该同志很快就从一名“门外汉”成为优抚工作战线上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年担任优抚科长以来,他带领科室工作人员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对每一个来访人员家庭情况、政策落实情况和当前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等问题都分门别类,建立人员信息台帐并熟记于心。他业务精通、政策水平高、把握政策准确,既全面执行了国家各项政策,又保证了涉军群体大体稳定。

  三、心系群众,做优抚对象的“贴心人”

  优抚工作不仅是执行上级各项优抚政策,更主要是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我市有优抚对象7.5万人,有10大类涉军群体,每天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里办事、咨询政策的超过30人。**同志无论工作有多忙,在接待来访群众时都能坚持做到“四个一”,即一幅笑脸相迎、一声亲切问候、一杯茶水送上手、一颗真心相待。遇到有些退役军人因政策原因没有享受生活补助,要求享受抚恤待遇时,他从不厌烦,主动出示相关文件给来访者明确答复,属于其他部门的,耐心引导到相关部门,让来访者心悦诚服,满意而归。如:**年,**同志在得知**县三圣乡援越抗美残疾军人唐汇志和鼎城区石公桥镇王新华想伤残等级调整,但因长期卧病在床无法前往参加体检后,第一时间他主动向省民政厅汇报,并多次与省荣军医院联系,希望医生能够够上门为其体检。经过多次协调,年内省荣军医院组织了医疗专家小组,分别到**县和鼎城区上门为两位重病在床的伤残军人进行了体检,并顺利提高了伤残等级。每年“八·一”期间,**同志都要组织全市部分退役军人开展“八·一”红色教育活动,丰富退役军人的业余生活。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不仅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更成为了他们的知心朋友。由原来的一封封信访件变成了一封封感谢信。

  四、敢于担当,做维护稳定的“调解人”

  近些年,随着各项优抚政策的出台,不稳定的涉军群体日益增多。我市有伤残军人、工程兵、转业士官、复员士官、参战退伍军人、援越抗美退役老兵等多个不稳定群体,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上访。面对重重困难,该同志没有畏难和气馁,而是迎难而上,一边接待来访的对象,一边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摸索出一套涉军维稳的工作方法:一是全面落实国家政策,不欠政策账;

   二是与退役军人交心谈心,和他们交朋友,不欠友情账;

   三是尽力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不欠感情账。多年来,**同志始终把全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当作自己的亲人,用自己的耐心、爱心、细心、诚心温暖着他们,保障了他们的各项待遇,化解了许多涉军矛盾,阻止了多起聚众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为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篇十一】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张宝生,男,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10月出生,1979年入伍,1983年退役,陕西省宝鸡航天动力泵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退伍后被分配到原宝鸡水泵厂机加车间,从事机械加工工作,多年来他在干中学,学中干,做了大量笔记和工作心得,先后攻克30多项生产和工作主要难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平均每年超额完成定额300%以上,产品质量合格率均保持在100%,创造了生产无一件废品的奇迹。他无私分享工作经验,所带多名徒弟成长为高级技师、生产骨干。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俊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12月出生,1976年入伍,1998年退役,山西省太原市玉泉山森林公园负责人。他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带领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同事,将自主创业盈利所得的10多亿元投入到改造废旧矿山、绿化美化荒山的艰巨任务中,先后栽树530万棵(株),修建山区道路105公里,整治山体破坏面100余万平方米,用10年时间将被垃圾覆盖的玉泉山打造成为环境优美、远近闻名的森林公园。曾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

  陈俊贵,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1月出生,1979年入伍,1984年退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烈士陵园管理员。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班长为保护其他战友完成任务,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陈俊贵,使他保住生命,自己和副班长却牺牲。为完成班长的临终遗愿、报答永生不能忘怀的恩情,身有残疾的陈俊贵退伍后放弃稳定工作,携妻带子重返天山,为班长和牺牲在天山的战友守墓34载,用赤诚之心书写感恩颂恩的大爱之歌,在伊犁大地讲述英雄故事、弘扬英烈精神。曾获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范振喜,男,满族,中共党员,1962年6月出生,1980年入伍,1985年退役,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退伍回乡后从村支部书记干起,谋发展、求创新、抓机遇,通过多年不懈努力,不仅还清了村集体外债,还为村子建厂子、盖宾馆、办企业,带领周台子村从穷乱交困后进村,发展成产业多元化、住宅楼房化、环境公园化、福利制度一体化、农民教育常态化的美丽幸福新农村。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钟汉清,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5月出生,1979年入伍,1984年退役,广东省五华县转水镇黄龙村卫生站医生。退役后看到家乡缺医少药的情况,他主动放弃到县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机会,30多年扎根乡村成为一名乡村医生。他心系百姓,勇于奉献,看病疗效好、服务态度好,对低保户、五保户等患者的一般疾病给予免费治疗,对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困难户患者减免医药费。曾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高自威,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1月出生,2004年入伍,2012年退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224团5连党支部书记。退役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申请到南疆工作。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和驻地民族团结,促进交流、交往、交融和脱贫攻坚,为团场改革探索新路子,在带动职工维稳致富中发挥重要骨干作用。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唐朝顺,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1月出生,1979年入伍,1984年退役,四川省雷波县五官乡青杠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回乡后担任村民兵连连长,把解决全村严重缺水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带领全村民兵和村民连续奋战5年,在几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一条水渠,结束了全村干旱缺水的历史。组织发动村民将乱石堆改成高产稳收的基本农田,让全村彻底告别食不果腹的日子。当选村支书后,带领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青杠村成功摘掉贫困的“帽子”,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篇十二】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1.王启荣,男,1957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烈士陵园原园长。

  1978年入伍,1980年退伍。1979年,曾作为国防民兵哨所哨员参加边境作战,不幸被地雷炸伤,落下终身残疾。1980年10月,他成为那坡县烈士陵园的一名专职守陵人,一守就是36年。1980年的烈士陵园还处在筹建阶段,一座荒丘野岭临时安葬着900多位英烈。就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王启荣开始了陵园管护工作。建园工作十分艰难,土地平填、陵墓整理、栽花种树全是人工劳作,王启荣用愚公移山的韧劲,一点点挖土砌坟、种下花木,为烈士安下新坟,让烈士遗体有了好的归宿。王启荣始终把陵园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坚持每天巡山不少于两次,几十年如一日,及时发现排查安全隐患上百次。他对安葬在陵园里的900多名烈士的个人资料、墓地位置都了如指掌,每年清明节期间到陵园瞻仰烈士的有数万人,王启荣总是热情接待、详细介绍陵园概况和英烈事迹。多年来,他不改初心,守护着牺牲战友的英灵,先后被表彰为“全区民政系统先进个人”“全区民政系统优抚事业单位先进个人”“自治区民政系统先进个人”,2016年7月被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军区表彰为“自治区爱国拥军模范”。

  2.王明礼,男,196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贵州省思南县东升森林种养家庭农场场长。

  1981年入伍,1984年4月30日参加边境作战,勇打头阵,被炮弹炸断双腿,成为四级伤残军人,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1985年退役回到家乡贵州省思南县,在县总工会工作,期间先后被选派到思南县孙家坝镇石门坎村、大坝场镇花坪村等村开展帮扶工作。他以“党支部+退伍军人+企业+基地+农民”的模式,创建思南县退伍军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成立了贵州省思南县鼎盛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下辖思南县晨曦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思南县森林种养家庭农场等企业,成为农村退伍军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的大舞台;通过实施“党建+基地+民兵组织建设”模式,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如今,基地带动872户3288人致富,特别是336户贫困户脱贫走上致富路。在安置退伍军人就业方面,王明礼注重凝聚拥军情,根据退伍军人的意愿,尽力把企业所在村的退伍军人安排到基地就业。王明礼退伍三十多年始终与大山为伴,以退伍军人创业就业基地为家,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践行着富国强军的使命担当,在退役人生的二次起航中留下了一道精彩的航线。

  3.王贵武,男,1959年3月出生,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天津市银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978年入伍,1980年底复员回乡,1997年成立天津银座集团有限公司。20年前,他尊认了10位“98抗洪”烈士的母亲为自己的母亲,2008年,又尊认了在汶川地震抢险救灾中牺牲的6位烈士母亲,代替烈士为母亲尽孝,他不仅从生活上扶持帮助烈士家庭,而且从情感上给予烈士母亲安慰和精神力量,与母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母子情,这超越血缘、地域、时空的亲情和孝心,已经延续了20年。在照顾烈士母亲的同时,他还积极关心支持部队建设,先后将大量资金投入双拥工作。1999年,他捐献100万元,在家乡建起了一座1600平方米的银座学校。王贵武先后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文明市民标兵”“天津市双拥模范”“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全国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全国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个人”等称号,并荣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十大孝亲敬老楷模”,作为优秀退役军人代表参加了建国50周年、60周年国庆观礼活动。

  4.甘露,女,196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广东省广州海关归类分中心副调研员、海关三级关税专家。

  1991年从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到原广州军区高等专科学校任教。2000年转业,分配到广州海关关税处,2001年3月调任至广州海关归类分中心工作至今。转业18年来,甘露实现了从外行到专家、从军人到海关关员的“华丽转身”。自2008年起,甘露先后30次作为中国海关代表参加世界海关组织(wco)协调制度国际会议,并成为第一位担任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审议分委会主席、协调制度委员会主席的中国人,先后荣立海关综合治税工作个人二等功,获评“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海关榜样”“广东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7年5月,甘露同志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5.刘传健,男,197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飞行部重庆分公司飞行分部责任机长,b类教员、公司检查员。

  1991年入伍,2006年从部队退役加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现已安全飞行13926小时。飞行27年来,他始终牢记确保飞行安全这一最高职责,把安全飞行规章标准踏踏实实地落到每一个航班飞行的全过程,先后执行过多个重要航班保障任务。他飞行品质高,安全记录保持良好,未发生过一起人为原因导致的不安全事件。2018年5月14日驾驶3u8633航班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进入成都区域,在9800米高空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情况,生死关头,他沉着果断处置险情,确保了机上119名人员生命安全。

  6.李志强,男,196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

  1981年入伍,1983年退役,成为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总装车间的一名装配工人,现任该公司发动机装配厂总装工段“李志强班”班长。李志强所在的总装工段,肩负着航空装备的装配任务。李志强从提高团队工作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入手,开创了所承担产品装配生产组织的先河。他相继攻克了航空装备装配六大关键技术,实现工艺创新126项,自行研制工装工具312件,推动技术创新项目32项,申报发明专利50余项,开展技术攻关项目106项,先后解决科研装配技术难题52项,首创并推广航空装备管路校正与安装的“李志强操作法”,提高装配效率20%以上。李志强先后获得2011年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辽宁省“五一奖章”2012年辽宁省劳动模范、201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2017年“盛京金牌工匠”“辽宁工匠”等荣誉称号。

  7.吴洪甫,男,194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广宗县件只乡槐窝村村民。

  1959年入伍,1965年退役,退役前为空军某部标图员。1962年9月9日,一架美制“u—2”高空侦察机由平漂岛上空窜入江西省鄱阳湖上空,吴洪甫迅速把“u—2”飞机的航迹标在标图板上并传给指挥部,三枚导弹直冲云霄,敌机瞬间便被击落,这是世界上首次用导弹击落“u—2”飞机,吴洪甫等人记大功一次。退役后,即使在儿子致残、母亲瘫痪、妻子股骨头坏死、日常生活举步维艰时,他也守口如瓶,从不向家人提当年战斗经历,也不向政府提要求。那时关于中国击落“u—2”的故事,地方上传得很离谱,村里有些人多次到家里要他证实或者讲述相关细节,但他总是说自己一直在后勤部门工作,这些事一点也不清楚。他把立功证书压到箱底,严守国家机密和军事机密37年。2011年7月被广宗县文明办评为“广宗好人”,2012年8月被邢台市文明办授予“邢台好人”称号,2018年9月荣获中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称号。

  8.吴惠芳,男,196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党委书记。

  1980年吴惠芳考入南京炮兵学院,毕业后到杭州某部队工作,1984年参加边境作战,1998年率领部队赴九江抗洪抢险,2002年任驻浙某师政治部主任。2005年,吴惠芳选择自主择业回到家乡永联村,他勇于创新,探索建立适合城镇化乡村的治理模式,将过去村委会一元治理模式转变为多元、立体的乡村治理结构;提出永联村新农村建设“六个化”标准和美丽乡村建设“四美”标准,发展旅游业带动致富。他恪尽职守,成立劳务公司,帮助多名低能劳动力就业,每年筹集捐赠1000万元关注帮助弱势群体。永联村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他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最美复转军人”“江苏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9.沈汝波(已故),男,196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先茂社区工作人员。

  1978年入伍,1984年退役,在部队期间定下“一生要做十万件好事”的目标。退役后,沈汝波将每件举手之劳的小事都认认真真做好,捡垃圾、扫楼道、巡小区、清广告、掏水井等。他虽然离开了部队,但依然保持军人本色,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服务百姓、服务社会,即便被确诊为食道癌,他做好事的脚步依旧没有停下。2018年5月4日,当时还依靠仪器和药物维持生命的沈汝波,做了一生中的最后一件好事:向来探望他的患病志愿者李永花捐出500元治疗款。6月1日凌晨,沈汝波因病去世。随着生命的定格,他的一生一共画下2万多个正字,做了11万余件好事。

  10.宋玺,女,1994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大学2012级本科生。

  2015年入伍,前往南海某新兵训练基地,在新兵训练实战考核中,以全优成绩加入海军陆战队,成为一名侦察队队员。2016年底,在远航的中国海军第25批护航编队中,宋玺作为唯一的90后巾帼陆战队员,赴亚丁湾、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2017年5月至7月,她随护航编队执行顺访任务,作为舰员代表参与了舰艇开放日引导、对外文化交流、甲板招待会等活动。宋玺以干练的作风、浓厚的艺术修养、流利的英文交流展现了大国海军的良好形象。作为海军陆战队退役军人,也作为一名北京大学学生,2017年退役回校继续学业的她受到社会关注,在青年人中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引导作用。

  11.张东堂,男,195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原河南省渑池县段村乡四龙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971年入伍,1977年3月退伍回乡务农,先后担任该县段村乡四龙庙村民兵连连长、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牢记军人本色,带头艰苦创业,积极响应党中央脱贫攻坚号召,结合实际,制定了“旅游兴村、特色富民”的发展宗旨,主动访民情、跑项目、谋出路,所在的四龙庙村由以往的落后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09年1月,张东堂被确诊患膀胱癌,几年内先后经历六次化疗,但他依然坦然面对,积极工作。张东堂同志被授予2017年“全国精准扶贫带头人”称号、“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感动天鹅城”十大人物、三门峡市脱贫攻坚优秀党支部书记等多项荣誉。

  12.张保国,男,196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排爆中队负责人。

  1984年入伍,1999年9月从某部军械雷达修理所转业至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工作,自参加工作就坚持战斗在安检排爆工作最前沿。20年来,他先后完成重大活动防爆安检、备勤任务1200余次,成功处置涉爆现场110余次,排除爆炸装置和可疑爆炸物140多个,鉴定、排除、销毁各类炮弹、炸弹等4000多发(枚),销毁废旧雷管30余万枚、导火导爆索51万余米,用鲜血和生命为党和人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某次事故使得张保国全身8%的面积烧伤,落下七级伤残,经过多次植皮、矫正手术,身上留下两道50厘米长的疤痕。然而,时隔仅仅两个月,尚未痊愈的张保国又站到了排爆工作岗位上。他被誉为人民生命财产的“守护神”,先后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系统模范人民警察”“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济南市道德模范”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2018年5月30日,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13.陈堃源,男,198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兵哥送菜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

  2002年入伍,服役于武警江西总队南昌市支队,2010年退役。2014年,陈堃源成立了兵哥送菜实业有限公司,实行全面军事化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效率高、执行力强、退役不褪色的高素质兵哥团队,公司员工80%为退役军人、军人家属。2015年,陈堃源自主研发了兵哥智慧供应平台管理系统,将公司成功转型为“互联网+平台管理”的电商企业。2016年,“兵哥”继续创新,公司实现“互联网+农产品”大流通,成为一家真正的“互联网+退役军人”的电商企业。他还致力打造江西最大的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创业孵化基地,其中“退役军人+”职业价值成长服务平台为退役军人提供职业规划、专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为政府分担退役军人就业安置任务。目前已安置退役军人和军人亲属200多名,帮助30名退役军人创业。

  14.林上斗,男,196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党支部书记。

  1981年入伍,2015年3月从原南京军区空军某雷达旅旅长岗位退休,毅然拒绝大企业的橄榄枝,带着党组织关系回到家乡。面对当时基础条件差、财力薄弱、观念落后的半山村,他带领群众转变观念,整治基础设施,利用半山村优质自然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两年来,全村共接待游客4.5万人,旅游产业收入达410多万元,农民就业增收的空间得到拓展,吸引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陆续回乡,在家门口就业。半山村先后获得“全国首个中华鹭鸟保护地”、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

  15.周晓东,男,1966年9月出生,群众,海南省华光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总农艺师。

  1987年入伍在某部队农场种植水稻,1990年退役后继续从事农作物育种工作。退役28年来,周晓东辗转辽宁、黑龙江、天津、海南、四川等省市,潜心研究春小麦、水稻育种的跨纬度种植,收集整理3万多份水稻、小麦种质资源,建立全球首个私人种源库,解决了春小麦抗倒伏的世界难题,取得了再生稻、北稻南移等突破性的成果,获得国审品种两个,累计为国家增产粮食10亿公斤。小麦育种被认定为农业公益事业,作为“个体科研户”的周晓东坚持30年把公益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他选育的小麦良种得到了当地农民的自然推广,使农民受益、国家受益。他不忘初心,关心支持部队建设,在服务官兵、服务部队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16.郑璐,男,1982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电业局输电管理处高级技师。

  2000年入伍,2002年退役,曾是武警鄂尔多斯支队机动中队的一名战士,现成为全国电力行业的技术能手,从事着电网中高压输电线路的维护检修工作。每天郑璐身穿迷彩服、肩挎望远镜,行走在高山沙漠、戈壁荒原,用双脚丈量着1400多公里的输电线路。郑璐带领团队创造了连续4069天安全生产无事故的记录,2011年、2015年创造了内蒙古地区220千伏线路“零故障、零跳闸”记录,设备可用率年年都保持在99.8%以上。他研制的“电动硅橡胶绝缘子清扫器”,可在输、变电设备带电运行情况下,对脏污绝缘子进行清扫,一年可创造经济效益33多万元。为使输电检修更加安全高效,郑璐摸索出了一套工具加工、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的工作方法,开发出多项管理型创新成果,其中“图文并茂的电子台账”“四季维护网络图”等使输电管理达到流程化、标准化、精细化。他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复转军人”,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7.胡晨(已故),男,1987年9月出生,安徽省枞阳县雨坛镇双丰村村民。

  2004年入伍,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后勤部队,入伍两年,第一年被评为优秀学兵、第二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06年退役。2016年不幸患上了病毒性脑炎,2018年5月10日去世。在安徽省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器官获取组织的专家立即进行手术,成功摘取胡晨的1个肝脏、1对肾脏和1双角膜,植入5位患者的体(眼)内,使他们重获新生。他是安徽省首例退役军人捐献器官者,年仅31岁。胡晨的无私大爱来自部队培养,也源于红色家风。他的伯爷爷、叔爷爷参加过新四军抗日,叔爷爷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伯父、叔叔、堂哥、弟弟等,祖孙三代8人从军,均在部队表现优异,多次立功。

  18.徐文涛,男,195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原沈阳军区后勤史馆馆长。

  1970年入伍,1973年入党,大校军衔,技术五级,高级工程师,2011年正式退休。在职期间,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2医院副院长、某分部副部长等职,2004年主动辞去领导职务,担起筹建后勤史馆的重任。从一张白纸起步,他既当馆长又兼编辑、设计师、工程师和文物征集员,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将原来机关废弃的食堂改建成全军第一座战区级后勤史馆,将一个3500平方米,拥有两个综合展厅、六个专业展馆、2000多幅历史图片、500多件珍贵文物、5万多文字说明的史馆展现给大家。自2006年8月1日开馆以来,徐文涛共接待参观200余场次、观众20余万人次,并亲自担任解说。他被群众誉为全国数千个博物馆中年龄最大、级别最高、最有魅力的讲解员,被授予“感动沈阳十大人物”“辽宁省道德模范”“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军优秀退休干部”“辽宁省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原沈阳军区“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19.徐申权,男,1969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麻城市殡仪馆火化工。

  1987年入伍,作为部队里为数不多的光学技师,曾多次立功受奖的他于2003年转业到殡仪馆,成为一名普通的火化工人。“干一行,就要专一行”,这是徐申权当兵多年的座右铭。他虚心好学,不懂就问,以馆为家,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很快熟练掌握了火化操作的全部技术,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15年来,经他亲手火化的遗体有1300多具,安抚丧属5万余人。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他从不与丧属争执红脸,从没有出现一例差错,被社会各界称为殡仪战线的“天堂使者”。工作之余,徐申权热衷公益事业。2015年9月,他加入了麻城市义工联组织,积极参加活动,足迹遍布麻城的各个乡镇、福利院、特教学校等,多次获得“优秀义工”称号。转业以来,徐申权多次被麻城市民政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先后被黄冈市评为民政系统先进个人、道德模范、麻城市“十佳共产党员”,2015年,被湖北省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

  20.谢彬蓉,女,197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重庆市支教教师。

  1993年入伍,转业前系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高级工程师,技术七级,大校军衔,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艰苦边远地区工作20年,2013年转业后选择自主择业。2014年初,谢彬蓉从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团委管理的网站看到“苦荞花开支教团”的社会公益组织信息,得知该地区长期需要能吃苦、有爱心、负责任的社会公益人士接力支教。这一信息激起了她当年因参军没能如愿从教的梦想,于是,谢彬蓉决定前往海拔3000多米的凉山地区义务支教。自此就像一只候鸟,每逢学校开学她就离开繁华的重庆,“飞”到山里与孩子们在一起,一待就是几个月,没有长假她一般不“出山”,因为出去一趟要花上两天。

【篇十三】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男,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程度,1967年3月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5年10月入伍,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2月转业安置在**市民政局,先后任优抚安置科副科长、基层政权与区划科科长、优抚安置科科长。**年12月因机构改革调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现任拥军优抚科科长至今。22年的军旅生涯,9年多的优抚安置工作经历,该同志始终保持军人优良传统,秉承党员淳朴本色,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服从安排,做政治合格的“明白人”

  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该同志始终加强党性锤炼,增强党性观念,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一方面,他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另一方面,他能自觉服从局党组和领导的工作安排,对党组织和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不讲价钱、不打折扣、坚决服从和落实到位。工作中积极主动,对同志真诚相待,关系融洽和睦。他时常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军转干部,要做一块钢铁长城的基石,为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人民的安居乐业献出光和热”。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期拥军优抚的新篇章。

  二、热爱学习,做业务精通的“发言人”

  优抚工作涉及的法律、政策最多,工作政策性强,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特别是随着国家各种优抚政策的出台,及时准确掌握各类法律法规是开展优抚工作的前提。**同志作为一名副团职转业干部,能迅速转换角色,虽然没有经过业务培训,一切从零开始,但他不等不靠,凭着军人那种拼劲和韧劲,硬是给自己立下了“军令状”,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弄懂优抚安置业务、掌握工作本领。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工作中他虚心向科室有优抚工作经验和方法的同事学习,并找来了各种业务书籍、文件资料阅读。通过不断学习,该同志很快就从一名“门外汉”成为优抚工作战线上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年担任优抚科长以来,他带领科室工作人员勤勤恳恳、尽心竭力,对每一个来访人员家庭情况、政策落实情况和当前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等问题都分门别类,建立人员信息台帐并熟记于心。他业务精通、政策水平高、把握政策准确,既全面执行了国家各项政策,又保证了涉军群体大体稳定。

  三、心系群众,做优抚对象的“贴心人”

  优抚工作不仅是执行上级各项优抚政策,更主要是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我市有优抚对象7.5万人,有10大类涉军群体,每天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里办事、咨询政策的超过30人。**同志无论工作有多忙,在接待来访群众时都能坚持做到“四个一”,即一幅笑脸相迎、一声亲切问候、一杯茶水送上手、一颗真心相待。遇到有些退役军人因政策原因没有享受生活补助,要求享受抚恤待遇时,他从不厌烦,主动出示相关文件给来访者明确答复,属于其他部门的,耐心引导到相关部门,让来访者心悦诚服,满意而归。如:**年,**同志在得知**县三圣乡援越抗美残疾军人唐汇志和鼎城区石公桥镇王新华想伤残等级调整,但因长期卧病在床无法前往参加体检后,第一时间他主动向省民政厅汇报,并多次与省荣军医院联系,希望医生能够够上门为其体检。经过多次协调,年内省荣军医院组织了医疗专家小组,分别到**县和鼎城区上门为两位重病在床的伤残军人进行了体检,并顺利提高了伤残等级。每年“八·一”期间,**同志都要组织全市部分退役军人开展“八·一”红色教育活动,丰富退役军人的业余生活。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不仅拉近了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更成为了他们的知心朋友。由原来的一封封信访件变成了一封封感谢信。

  四、敢于担当,做维护稳定的“调解人”

  近些年,随着各项优抚政策的出台,不稳定的涉军群体日益增多。我市有伤残军人、工程兵、转业士官、复员士官、参战退伍军人、援越抗美退役老兵等多个不稳定群体,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上访。面对重重困难,该同志没有畏难和气馁,而是迎难而上,一边接待来访的对象,一边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摸索出一套涉军维稳的工作方法:一是全面落实国家政策,不欠政策账;

   二是与退役军人交心谈心,和他们交朋友,不欠友情账;

   三是尽力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不欠感情账。多年来,**同志始终把全市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当作自己的亲人,用自己的耐心、爱心、细心、诚心温暖着他们,保障了他们的各项待遇,化解了许多涉军矛盾,阻止了多起聚众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为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篇十四】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永不褪色的橄榄绿!退伍老兵奋战____抗“疫”第一线
  在面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____等退役老兵退伍不褪色,关键时刻总会有他们的身影出现!
  捐钱捐物献爱心
  ____居住的____小区是个没有物业缺乏管理的三无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刚开始,____社区党支部带领网格员对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小区内部,所有进入小区的人员都要求量体温、佩戴口罩。____得知后深受感动,早在2月初,他就给社区捐赠了螺蛳粉和饮用水,并表示愿意做工作人员的坚实后勤保障。其后,他组织柳州市柳南区食品安全行业协会旗下的爱心企业开展爱心募捐,共筹得价值123.27万元的物资和4.4万元现金,分别捐给湖北省十堰市、柳州市红十字协会、柳南区疫情抗击指挥部等有关方面。
  参与小区防控战“疫”第一线
  3月初,____得知此次疫情形势严峻,辖区内三无小区较多,____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较大,特别是疫情防控点值班人员调配困难需要征招志愿者时,他积极向社区主动请缨,强烈要求上“前线”。在____小区大门口的疫情防控点,他和社区网格员、其他志愿者们一起对所有进出小区人员进行严格登记和测量体温。为了保障居民的健康,面对个别不配合不理解的居民他进行耐心劝说。
  永远的赤子情怀
  ____,________人,1965年9月4日生,1984年入伍,1995年6月1日入党,____年底从部队转业回乡,现任柳州市柳南区工商联副秘书长兼柳南区食品安全行业协会秘书长。20年的军旅生涯,他从一个毛头小伙被磨炼成一名合格的中国军人,一名勇敢无畏的战士。无论在哪,无论什么时候,____始终铭记那面军旗下的誓言——保家卫国!如果说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那么,____在自己退役的14年里,用实干担当、创新创业实绩,树起了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是我的责任和义务。”____这样对共同参与值守的一位00后大学生志愿者如是说道。这只是参与____社区值守工作的退役军人们在抗击新冠肺炎奋战在“一线”的一个掠影,疫情面前,像____这样的退伍老兵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疫情防控“一线”忙碌的身影成为这个春天最动人的风景,也给我们诠释了新时期退役军人——“永不褪色的橄榄绿”的铮铮誓言!

【篇十五】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国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退役军人党员服务队,于2001年7月由4名退役军人党员共同发起,先后有75名退役军人参加,现有52名退役军人。18年来,他们始终恪守党的宗旨,坚持准军事化管理,为百姓提供应急抢修、免费对企业开展用电安全、节能减排、运维管理等方面的“电力体检”、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用电、义务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先后资助百余名孤寡老人、伤残军人、革命老红军等,其中6名成员更是坚守承诺照顾烈士父母35年,群众满意率100%。曾获中国好人、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等称号。
  王富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7月出生,1983年入伍,1989年退役,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浙宁出租车运输有限公司司机。曾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退役后虽然身体患有伤病,但不愿给组织和社会添麻烦,自愿放弃安排的工作选择自力更生,从事出租车运营工作。他爱岗敬业,多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展现“的哥”良好形象。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尹力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11月出生,1992年入伍,2005年退役,山东省荣成市热电燃气集团工会主席。退役后建立荣成首家、最大公益组织——引航爱心志愿者协会,是荣成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组织开展“集结号关爱老兵”公益活动,牵头成立由152名退役军人组成的“八一军旗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老兵跑腿、义务交警、义务消防、义务搜救等志愿活动,带领一批退役军人在志愿服务、回馈社会中找到新的人生价值,传承红色基因。曾获全国学雷锋标兵、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孔金珠,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3月出生,1991年入伍,2016年退役,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设计师。长期从事国产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及国产软硬件生态的研究工作,是国产操作系统“银河麒麟”的开发者之一。退役后专注于国产操作系统的产业化推广,让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在促进我国信息系统国产化建设和自主保障能力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史光柱,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0月出生,1981年入伍,2005年退役,原成都军区某师副。曾参加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在4次负伤、8处重伤、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带领全排收复两个高地,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身残志坚,积极进取,服务社会,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巡回演讲,讴歌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投身公益回报党和军队培养,注册成立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带领爱心人士助残扶残、帮扶英烈、关爱弱势群体。曾获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最美奋斗者等称号。
  次军,男,藏族,中共党员,1980年1月出生,1997年入伍,2000年退役,西藏自治区公路局青藏公路分局雁石坪养护段路政所负责人。退役后主动申请到平均海拔4700米的唐古拉兵站103工区成为一名雪域高原的养路工人。该工区严重缺氧,春夏不见绿色,四季雨雪,风沙不断,棉袄不离身,年平均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每年冰冻期长达6个月,他扎根工区、无怨无悔,带领全工区工人保障国道畅通,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帮扶和救助过往旅客和司机,用最朴实的做法诠释了“千里运输线,无尽人间情”和“高原道班工人不仅是公路的养护者更是生命的守护人”的无私大爱,体现了退役军人为国献身的优良品质。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李文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12月出生,2001年入伍,2006年退役,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退役后被安排在焊工岗位,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还要经受焊花灼烫和烟尘熏烤。他凭借在部队养成不服输的韧劲,手握“不起眼”的焊枪,经过自己努力、组织培养、大赛锤炼,逐步成长为焊工行业的佼佼者,带领科研攻关小组,成功掌握核工业生产精密设备的自主加工制造技术,填补了国内技术领域的空白,为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传承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李世江,男,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12月出生,1968年入伍,1973年退役,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退役后他投身实业报国,钻研技术,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在锂电池关键原材料、半导体行业等新材料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并国产化,主导的“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他心系军营,每年在退伍季为退役军人建立就业通道、搭建创业平台,吸纳退役军人就业。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李剑川,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4月出生,1987年入伍,2014年退役,湖南中部创新集团董事长。退役后运用在部队所学创办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在消防无人机、水上救援无人机、单兵便携察打一体反恐无人机等领域攻克系列技术难关,获得显著成绩并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军民融合与“产学研用”的创新发展,是退役军人在高科技行业创业创新的代表。曾获中国无人机系统技术创新产品奖、中国无人机产业个人杰出贡献奖、世界无人机大会金狮奖,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杨玉斌,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3月出生,1987年入伍,2005年退役,浙江省嵊泗县花鸟乡党委书记。从军18载守卫海岛,转业14年安心小岛建功立业。在担任花鸟乡党委书记期间,他提出建设“品质旅游示范岛、绿色低碳示范岛、共建共享示范岛”三岛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带领群众修水库、整治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铺设海底电缆等,将偏远闭塞、面积仅有3.28平方公里的悬水孤岛,精心打造成首批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舟山市旅游示范岛。曾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称号。
  张励,女,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9月出生,1983年入伍,1998年退役,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设计部仿真专业总设计师。退役后长期从事战术武器系统仿真和制导控制系统仿真的技术研究和系统研发,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为多型重点装备成功研制作出重要贡献。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林昌,男,苗族,中共党员,1964年10月出生,1983年入伍,1987年退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贵州省锦屏县分公司启蒙支局乡邮员。退役后主动申请到全县最难走的邮路送信送报,32年来坚持为偏居一隅的苗族侗族同胞投递报刊、邮件140多万件,义务为山区群众代购农作物良种、生活用品、代取款,被山区苗族群众称为“乡邮路上的天使”和“九十九道拐上的绿色使者”。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第四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榜、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张宝生,男,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10月出生,1979年入伍,1983年退役,陕西省宝鸡航天动力泵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退伍后被分配到原宝鸡水泵厂机加车间,从事机械加工工作,多年来他在干中学,学中干,做了大量笔记和工作心得,先后攻克30多项生产和工作主要难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平均每年超额完成定额300%以上,产品质量合格率均保持在100%,创造了生产无一件废品的奇迹。他无私分享工作经验,所带多名徒弟成长为高级技师、生产骨干。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俊平,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12月出生,1976年入伍,1998年退役,山西省太原市玉泉山森林公园负责人。他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带领以退役军人为主体的同事,将自主创业盈利所得的10多亿元投入到改造废旧矿山、绿化美化荒山的艰巨任务中,先后栽树530万棵(株),修建山区道路105公里,整治山体破坏面100余万平方米,用10年时间将被垃圾覆盖的玉泉山打造成为环境优美、远近闻名的森林公园。曾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称号。
  陈俊贵,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1月出生,1979年入伍,1984年退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烈士陵园管理员。在一次执行任务中,班长为保护其他战友完成任务,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陈俊贵,使他保住生命,自己和副班长却牺牲。为完成班长的临终遗愿、报答永生不能忘怀的恩情,身有残疾的陈俊贵退伍后放弃稳定工作,携妻带子重返天山,为班长和牺牲在天山的战友守墓34载,用赤诚之心书写感恩颂恩的大爱之歌,在伊犁大地讲述英雄故事、弘扬英烈精神。曾获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范振喜,男,满族,中共党员,1962年6月出生,1980年入伍,1985年退役,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退伍回乡后从村支部书记干起,谋发展、求创新、抓机遇,通过多年不懈努力,不仅还清了村集体外债,还为村子建厂子、盖宾馆、办企业,带领周台子村从穷乱交困后进村,发展成产业多元化、住宅楼房化、环境公园化、福利制度一体化、农民教育常态化的美丽幸福新农村。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钟汉清,男,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5月出生,1979年入伍,1984年退役,广东省五华县转水镇黄龙村卫生站医生。退役后看到家乡缺医少药的情况,他主动放弃到县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机会,30多年扎根乡村成为一名乡村医生。他心系百姓,勇于奉献,看病疗效好、服务态度好,对低保户、五保户等患者的一般疾病给予免费治疗,对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困难户患者减免医药费。曾获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高自威,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1月出生,2004年入伍,2012年退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224团5连党支部书记。退役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申请到南疆工作。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和驻地民族团结,促进交流、交往、交融和脱贫攻坚,为团场改革探索新路子,在带动职工维稳致富中发挥重要骨干作用。曾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
  唐朝顺,男,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1月出生,1979年入伍,1984年退役,四川省雷波县五官乡青杠村党支部书记。退役回乡后担任村民兵连连长,把解决全村严重缺水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带领全村民兵和村民连续奋战5年,在几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一条水渠,结束了全村干旱缺水的历史。组织发动村民将乱石堆改成高产稳收的基本农田,让全村彻底告别食不果腹的日子。当选村支书后,带领乡亲们发展特色产业,青杠村成功摘掉贫困的“帽子”,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曾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裴永斌,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4月出生,1982年入伍,1985年退役,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高级技师。退役后听从组织安排,服从工作需要,投身车工岗位。从业34年来,凭借练就的精准手感,掌握了靠双手摸就能“自测”油箱壁厚和表面粗糙度的绝活儿,测量精度和效率超过专用仪器,成为行业公认的“金手指”。研究开创弹性油箱的智能制造加工工艺,每年提出的技术革新10项以上。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国质量工匠、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篇十六】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符雪峰,男,中共党员,现任区地区工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符雪峰于1978年8月入伍,1983年6月入党,1997年3月从空军副参谋长转业,服役期间他多次获得各类嘉奖,并记三等功一次。转业至地方后,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继续发挥吃苦耐劳、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部队作风,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尤其是在今年抗疫期间,他积极响应区机关工作党委号召,前往居委会支援一线工作,全周无休地开展宣传及联络工作。随着防疫形势的变化,他又主动申请前往最需要支援地方,成为长宁区第一批机场“大白”们的组长。虽然支援社区、机场主力军都是80后、90后的年轻干部,但是60后的符雪峰在工作和沟通上,与这些年轻人毫无“代沟”,他充分发挥带队带班带教带头作用,不仅是机场登记—接送—随车联络“全岗通”,还帮助大家迅速掌握各岗位工作要求,是凝聚队伍的关键人物。

【篇十七】最美退役军人事迹材料

  灯光亮起,2019年“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的现场光彩夺目,聚光灯打在史光柱的身上,他却看不见眼前这一切。

  史光柱是一名参加过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老兵,他曾带领全排收复两个高地,自己却从此双目失明。

  走下战场,他用“嘴”和“笔”做武器,用演讲和写作在新的战场冲锋。他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他行程十万多公里走遍全国作英模报告和巡回演讲。退休后,他还把许多精力放在公益事业上,通过一系列公益活动,为上万人献出爱心。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在2019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名单中,除了史光柱,还有19个“最美退役军人”个人和集体。他们是广大退役军人的优秀代表。他们中,有雪域高原的养路工人,有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森林公园负责人,有为牺牲战友守墓34载的陵园管理员,也有带领村民摘掉贫困“帽子”奔小康的村党支部书记……

  他们来自大江南北,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是此刻,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退役军人!

  是他们,在不同岗位上建功立业、永葆军人本色;是他们,汇聚成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这一刻,荣光属于他们,属于所有“最美”的心灵!


查看更多写作素材相关内容,请点击写作素材

2024 飞达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