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eidashipin.com--写作素材】

以革命历史为主题的电视剧《觉醒时代》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北京广播电视局、安徽广播电视局联合制作,由北京北光传媒影视有限公司、安徽华兴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承办。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觉醒年代》心得体会的文章19篇 ,欢迎品鉴!

【篇一】《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觉醒年代》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和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剧中的人物形象颠覆了书本中呆板冰冷的人物形象,展现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历史文人典型。陈独秀直爽,鲁迅犀利,李大钊极富同情心,蔡元培包容万象,胡适儒雅风趣,个性不同的他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君子和而不同,即使是复古的保守派如林纾、辜鸿铭、黄侃等,也是光明磊落,只做言论之争,不做背人苟且之事。他们虽思想不一,但也在为救国而探索。

  《觉醒年代》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以前觉得他们只是课本上的“伟人”,直到看了觉醒年代才发现“伟人不仅仅是伟人”,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会痛苦、会沮丧的普通人。今天的幸福都是用革命先辈的鲜血堆积起来的,如今的我们正享受着“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

  27岁的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挥笔写下:“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的豪迈誓言。这是振聋发聩的青春呐喊,这是人间最具生气的奋斗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梦想目标,更需要奋进前行。我们青年干部当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守望初心、汲取力量,在披荆斩棘中奋发笃行,在攻城拔寨中奋起创造,在乘风破浪中奋斗不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国已不再是以前的中国,但我们青年身上仍然流淌着红色血脉、赓续着红色基因,中国要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心系国家命运,胸怀国之大者,接稳接力棒,跑好接力赛。

  没有先辈的披荆斩棘

  怎有现在的岁月静好

  我们要牢记现在的生活

  是无数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

  唯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从历史故事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保持先烈们艰苦奋斗

  锐意进取的精神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始终保持高昂的奋斗热情

  不为困难所阻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砥砺前行.

【篇二】《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解好时代“疑难题”争当优秀“答卷人”

  去年,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合格的领导干部,不仅要能够妥善处理好日常的常规工作,更是要有发现难题、直面难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为此,广大党员干部当以《通知》的精神为“航向标”,从工作中的“硬骨头”和“痼疾”中着手,力戒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主动向重点和难题发出挑战,竞相争当优秀的时代“答卷人”。

  力戒“耳目闭塞”,炼就洞察秋毫“火眼金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对新变化新发展,需要领导干部们坚持好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问题导向”,深刻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找到症结所在,方能对症下药。为此,党员干部既要准确识别国内外大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又要深刻认识基层各项工作推进中的复杂问题和民生难题,做好化危为机的准备;同时,也要时常照镜自省,对照优秀楷模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加以重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转变以往对问题视而不见、对难题置之不理的处事方法,以敏锐眼光洞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最为棘手的难点痛点,倾听好时代的呼声。

  力戒“避重就轻”,铸成迎难而上“铁肩膀”。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攻坚深水期,面临的阻碍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值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际,党员干部本该一鼓作气冲锋向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干部却被畏难情绪束缚住了干事创业的脚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敷衍心态有之,“战战兢兢畏首畏尾”的犹豫不决亦有之。李大钊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党员干部当时刻谨记自己的初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远大的理想信念激扬超越功过的担当精神,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少一分个人得失的算计,多一分舍我其谁、攻坚克难的拼搏奋发,扛起使命,知难而进,百折不回。

  力戒“庸碌无能”,锻造披荆斩棘“金刚钻”。在各种各样的难题面前,领导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能够担当。能够担当,便是要求坚持在与前进道路上各种重难点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提高战斗本领,不被轻易打败。正所谓“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领导干部身在其位,肩负国家与人民的期望,与“位”相匹配的“为”必不可少。新长征路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有待去攻克,克服“本领恐慌”、提高战斗能力刻不容缓。唯有在攻坚克难中多经历几遍“风吹浪打”、多捧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不断砥砺治理能力、动员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补短板、扬优势,才能切实做到手中有招、心中有数,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用确定性战胜不确定性,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满分“答卷”。

【篇三】《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觉醒时代》这部剧以1915年起始,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读物,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继而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历史事件。以陈独秀、李大钊等爱国救国人士为第一视角,更加真切的突出了一百年前,被政府压迫的人民的艰苦和当时受辱的旧中国,内有政府的不作为,外有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入侵,这时就体现出了陈独秀等爱国人士,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大义,也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是在危难中凝聚而成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在危急的时刻一批批的爱国人士将生死置之度外前赴后继的希望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经过了一系列的探索,在俄国的十月革命过后,给了中国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于是乎中国共产党高举以马克思主义道路发展的旗帜,用以气势磅礴的力量,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巨龙,经过党的一百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事实上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道路是唯一也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一条道路,也是一项需要时间发展的长期任务,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的人民永不言弃的努力奋斗,在当今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建党10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从刚开始的一青二白到如今的蓬勃发展,都是在一代代像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领导者的带领与努力下,一步步完成的,在政治方面,我们的港澳回归,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互赢,成为常任理事国等等,在科技方面,我们从靠外国进口到自主研发,中国天眼,是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再到登月,这都是一代代先驱者的努力才让我们可以生活的如此平静祥和,就拿这次的疫情来讲,我们国家严阵以待,我们的党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颁布一系列的利民政策,以人民为中心,与他国形成强烈对比,我们努力控制,严加防范,响应党的号召积极采取防范,医护人员也日以继夜的研制疫苗,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领导和国家的强大。

  我们作为青年一代要将爱国铭记于心,国就像是肥沃的土壤,我们就像花朵一样,若是离开了国,就像是失去了土地的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更要智存高远,努力奋斗,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只有现在努力奋斗,才会在以后国家需要的时候奉献出自己最大的能量,而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一声叹息。祖国的强大,就依靠我们青年一代。我们不能像有的人那样混水摸鱼,浑浑噩噩的度过我们的漫长岁月,而是应该像陈独秀、李大钊那样为了祖国,为了未来,为了我们的美好时候而努力奋斗,挥洒青春和汗水,以后的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自己。前辈吃过的苦我们可能没体会过,那是什么样艰难险阻的滋味,但我们能竭尽全力去为国家人民乃至自己的事一定不可以懈怠。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永远存于我们心中,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榜样,也是前进的动力与方向。

【篇四】《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电视剧《觉醒年代》。《觉醒年代》首次全景式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和历史画卷,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真实地再现了一百年前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峥嵘岁月。

  上世纪初,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处于军阀混战、倒行逆施、民众蒙昧、思想混乱的黑暗时期,将出路问题再一次摆在中国人面前。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一群有识之士开始奋起抗争。

  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有志之士在混沌中上下求索,从新文化运动开始着手思想启蒙,力求唤醒民众救亡图存。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他们开始接触、学习、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达成了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共识。逐渐从思想启蒙转向革命行动,他们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电视剧《觉醒年代》清晰展现了这一过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

  聚焦建党风云人物,致敬建党革命先驱。《觉醒年代》突出展现了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客观、全面、鲜明、生动地塑造刻画了一幅立体而丰富的人物群像图。剧中既有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出的历史贡献,也有周恩来、邓中夏、赵世炎等青年革命者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之举,更有陈延年、陈乔年等爱国进步青年为国为民做出的流血牺牲……这些共产党早期革命领袖有血有肉、有理想有锋芒、有困境更有探索,他们的革命品格与斗争精神,深刻传递爱国情怀,传播了爱国爱党、艰苦奋斗的正能量。此外,鲁迅、胡适、蔡元培、辜鸿铭、钱玄同等新旧文化阵营中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和观点也在《觉醒年代》中形成交锋,塑造了丰富多彩的时代人物群像。

  《觉醒年代》以史为据、以人为本,呈现历史真实,传递爱国情怀,重温党的初心。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核心事件,勾勒大时代,传承大文化,抒写大情怀,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的主题,艺术再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梦想,传递出极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情怀。

  《觉醒年代》深深地吸引了我,前后观看了二遍,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为建党革命先驱们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折服,为他们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舍生忘死的品格感动;为他们不畏强权人民至上的精神敬仰。作为一名高职教育工作者,生逢为实现“二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大时代,更应脚踏实地,坚守岗位,努力创造性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国制造强国向中国智造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五】《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基层党员干部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来龙去脉,在学习党史时注重“耳到”“眼到”“心到”,在红色歌曲中聆听党史,在历史剧作中了解党史,在革命圣地里学习党史,经常回忆,深入思索,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红色歌曲中聆听党史,让伟大事业“不绝于耳”。优秀的红色歌曲以其高亢嘹亮的旋律、催人奋进的词作激荡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弦。红色歌曲中的党史,是《红梅赞》中江姐英勇就义时的英雄豪胆,是《我的祖国》中志愿军战士无畏向前的爱国情怀,是《赞赞新时代》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红色歌曲作为联系党史的纽带,不能将其束之高阁,基层党员干部要注重对红色歌曲的保护与开发,通过在各部门各单位举办红色歌曲演唱活动,并加入全新的演奏形式,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红色歌曲常唱常新,让红色歌曲中的党史“不绝于耳”。
  在历史剧作中了解党史,让伟大事业“尽收眼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党时,每一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近日,大型历史剧作《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热播,全景展示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清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影视作品作为重现党史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回顾那段历史,基层党员干部要运用好基层党建APP等信息平台,做好对党史剧作的宣传活动,在信息平台上分享观后感,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与讨论,感怀先辈们接续创造的丰功伟绩,让历史剧作中的党史“尽收眼底”。
  在革命圣地里学习党史,让伟大事业“扣人心弦”。党史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走出房门,去到革命圣地汲取精神养分。革命圣地作为承载党史的载体,能够让我们在圣地重游的过程中汲取营养,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要将挖掘宣传当地红色资源、革命圣地等结合起来,利用闲暇时间去实地考察学习,了解革命圣地背后隐藏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感悟伟大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并在共产党员网上投稿撰写心得体会,积极引导更多的人重游革命圣地,让革命圣地中的党史“扣人心弦”。

【篇六】《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最近观看《觉醒年代》,真的让人感慨万千,特别是一些文人,让人肃然起敬,如李大钊、鲁迅、陈独秀、蔡元培等等,如今央视终于出了一部《觉醒年代》,犹如高山流水,让人赏心悦目,实乃三生大幸!《觉醒年代》无疑是给观众带来一场极其盛大的“历史盛宴”,有电影的质感,年代感画面感极强,清晰勾勒出大时代的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风貌,剧中所有大人物刻画得非常真实和生动。展现了那个时代文化人之风骨,为天下苍生之担当,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着实令人钦佩不已!反思当下我等众生,物富思空,望尘莫及,勿忘历史,永留初心!

  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一群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张桐扮演李大钊,于和伟扮演陈独秀,侯京健扮演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强大的演员整容,本身就有很多看点!

  开头几集,于和伟扮演的陈独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激情却不用力过猛,有气场却不虚张声势,既展现了先知先觉者的深邃的思想和澎湃的激情,又有普通人的无可奈何情感纠葛。使得人物有温度有情感,看起来可信而有感染力。

  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年轻人演的非常好:他们热情满怀,又嫉恶如仇;他们善良厚道,又坚持原则……在父亲面前,又是一个让老父亲常常下不了台的刺猬孩子。两个年轻演员的演技棒棒哒!

  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觉醒年代》是好看的,这几集,断断续续出场了好一些学术大师,钱玄同、刘半农、刘师培、鲁迅、胡适……,还有一些现在在台词中可能之后会出场的,梁漱溟、吴虞、杨昌济、蒋梦麟、徐悲鸿……,那些学术名人们,一个一个出现在观众面前,他们或英姿焕发,或朝气蓬勃,或傲骨凛然,就算是顽固派辜鸿铭,也有着自己的学术风骨。

  看《觉醒年代》就像在读历史,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剧中太多的人物一出场便让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角。有故事,有启蒙,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个人觉得,《觉醒年代》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堪称一代国士的蔡元培,北大之校长非他莫属!北大之所以能成为今天的北大,就是有那些先哲大师们的存在,如:文学巨匠——鲁迅,扛“科学民主”大旗,一呼百应的《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还有敢为人先,为人民发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李大钊,后来北大还聚集了胡适、刘半农、辜鸿铭、刘师培、周作人,梁漱溟、徐悲鸿等这些学术权威性人才。

  我们只有看清历史,才能放眼未来,更加坚定自己脚下的路该怎么走,该怎么好地爱自己的国与家。

  也有人说,剧中人物不尽然是光彩照人传播正能量的英雄人物,也有投鼠忌器的“小人”,争议最激烈的便是襄助张勋复辟,欲将中国历史走向倒退的辜鸿铭,剧中的辜鸿铭让人讨厌至极,在个人看来,也不尽然。

  当时北大的文科可真是群星璀璨,大师云集啊,简直像是风云际会,精彩万分!像辜鸿铭、黄侃及刘师培这样,性格刁钻,脾气古怪的人,太正常了,现在的老头不也都是这样吗?还常常被人误以为是“迂腐”,“老顽固”。

  不要看人物片面之行为,就草率给他盖棺定论,就否定了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否定了他整个人,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身为后辈的我们最是没有资格说那些守旧顽固派迂腐,他们大多数人往往都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有大智慧的大师级人物,往往深藏不露,平时看他哪哪都不顺眼,行事风格往往让常人无法理解,但在关键时刻,可以一鸣惊人。

  辜鸿铭这个人物不简单啊,生于南阳,学于西洋,成名东洋,服务北洋,“老古董”级大师,精通9国语言,学贯中西,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奇才,号称清末之怪杰。说实话,讲洋文,当时恐怕没几个比得过他辜鸿铭,论学术造诣,他的境界无人质疑。他的资质,的确够得上北大教授,国学大师的称呼。

  但是他走错了一步,襄助张勋复辟,民愤四起,作为清朝培养出来的人才,辜鸿铭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当时是民国,决不能逆天而行。有才无德,任何时候都无法受人尊敬,更不会让他委以重任。搞学问,做研究,教书育人,学术水平要看,立场与原则问题更是重中之重。

  好在他是真才实学,让北大师生有幸看他对“中国人的精神”的演讲,他留着长辫子,也许在学生们看来,他封建,他保守,他迂腐,但辫子在他心里就是爱国,中国优秀文化的象征。而那个时候,很多从国外归来的思想家、文学家大力推崇国外的各种制度,免不了会出现部分人走极端,失去对中国甚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

  而辜鸿铭论“中国人的精神”,犹如高山流水,石破天惊!警醒中国人中华文化之重要性,并立誓用其一生将中国人之精神和民族之文化发扬光大,辜老的狂傲,透着一种精神力量,有着旧知识分子应有的风骨,一番高论,无一人反驳,无愧于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当然,刘师培、黄侃等人皆是如此,中国处于探索阶段,每个人都在苦苦寻找强国之路,思想有分歧是必然的。

  剧中,除了辜鸿铭,还有一个人物值得一说,那就是后来投海的易白沙,都说他是一个悲剧人物,其实不然。

  剧中的易白沙抱着陈独秀大哭,声泪俱下,在今天看来,有些人多少会觉得肉麻,现实生活中,很少看到一个大男人这样哭,因为他们这一代人正是太热爱这个国家,爱得深沉,那个时代,爱国早已刻进他们的骨子里,真正心怀天下的人才会哭得如此绝望,像失去亲人般,哭得肝肠寸断。在屏幕前的我,好像被他的哭感染了,顿时感到鼻子好酸,看得人真是心痛啊。

  或许感觉现实的无能为力,才如此悲观,前路渺茫,虽说他最后投海,但他的死有种力量,犹如屈原投泪罗,深感国之无望,于是他想要用自己是生命来唤醒国人。

  忧国忧民的易白沙,视死如归的易白沙,你若问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爱得深沉!

  看这些人物事迹,就像翻看一页页历史书,剧中每一个人都不是无名之辈,每一个人都了不起,忠于人民,热爱国家,追求真理,是我辈之楷模,有人说,《觉醒年代》是中国影视近十年来的一部精品之作,,这部片确实属于不可多得的经典良心之作,觉醒时代——充满黑暗的年代,同时也充满光明与智慧的时代。

  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中国革命的先知先觉者。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成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成立……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缔造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急先锋!

  满屏正能量,一点一滴皆是历史,这部电视剧的题材很多都可以直接纳入学校教材给学生们看,好的作品就应该流芳百世,因为这部剧可以激励人心,洗涤灵魂,让后辈们知道,多少先贤先烈们前仆后继,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换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篇七】《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一百年前的5月4日,满腔热血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通过游行示威、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那个年代,青年们智性勃发,血脉贲张,为济世救民,不惜舍身取义,慷慨赴难。爱国志士们用实际行动,演绎了最“燃”的青春,展现了最热血的担当!

  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沐浴着新时代的温暖阳光,我想,如果能够拥有一部时光机该多好,这样就可以乘着时光机去穿越时光隧道,去穿过山河大海,去告诉那个年代的中国青年们,如今,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盛世如你所愿。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陈独秀先生,告诉他一个世纪后,“德先生”和“赛先生”已不囿于一句口号,且早已深入人心。1915年,陈独秀主撰的《新青年》创刊。《新青年》以科学与民主思想惊醒了长期被束缚在封建桎梏中的一代青年,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点燃了至今不灭的思想解放火炬。1919年5月,陈独秀发出了“要有相当规模的示威运动”,非人民“站起来直接解决问题不可”等口号,他在《每周评论》上连续3期出版了《山东问题》专号,详细报道了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顺势推动了全国运动的发展。期间,他还接连发表了多篇文章,提出“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等鲜明有力的口号,以及“直接行动,根本改造”的目标,为运动指明了方向。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青年人视其为精神导师,毛泽东赞其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100年后的今天,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面对实现百年夙愿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代青年责无旁贷,亦任重道远。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李大钊先生,去告诉这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经过百年的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且正在以其独特的姿态茁壮成长。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帮助《晨报》副刊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在中国报纸上第一次纪念世界无产阶级的节日。在“五四”前夕,李大钊的文章第一次把“直接行动”公开提出来,为即将来临的“五四”革命风暴发出了战斗讯号。在这期间,李大钊等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运动和以工人为主力的群众斗争,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并印成传单散发。李大钊也因此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指导者和参与者。李大钊曾这样寄语中国青年: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2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之际,愿当代青年都能仰望星空,秉承先辈爱国之精神奋勇前行,并激励自己:祖国须强大,吾辈当自强。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更多的为了人民英勇抗争的五四先驱们,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我是中国青年,我是祖国忠诚的儿女,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当我们吹响新时代的青春号角,当我们喊出新时代的青春口号,百年前的前辈们,你们能否听得到?

【篇八】《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觉醒时代》这部剧以1915年起始,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读物,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继而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历史事件。以陈独秀、李大钊等爱国救国人士为第一视角,更加真切的突出了一百年前,被政府压迫的人民的艰苦和当时受辱的旧中国,内有政府的不作为,外有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入侵,这时就体现出了陈独秀等爱国人士,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大义,也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是在危难中凝聚而成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在危急的时刻一批批的爱国人士将生死置之度外前赴后继的希望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经过了一系列的探索,在俄国的十月革命过后,给了中国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于是乎中国共产党高举以马克思主义道路发展的旗帜,用以气势磅礴的力量,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巨龙,经过党的一百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事实上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道路是唯一也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一条道路,也是一项需要时间发展的长期任务,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的人民永不言弃的努力奋斗,在当今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建党10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从刚开始的一青二白到如今的蓬勃发展,都是在一代代像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领导者的带领与努力下,一步步完成的,在政治方面,我们的港澳回归,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互赢,成为常任理事国等等,在科技方面,我们从靠外国进口到自主研发,中国天眼,是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再到登月,这都是一代代先驱者的努力才让我们可以生活的如此平静祥和,就拿这次的疫情来讲,我们国家严阵以待,我们的党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颁布一系列的利民政策,以人民为中心,与他国形成强烈对比,我们努力控制,严加防范,响应党的号召积极采取防范,医护人员也日以继夜的研制疫苗,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领导和国家的强大。

  我们作为青年一代要将爱国铭记于心,国就像是肥沃的土壤,我们就像花朵一样,若是离开了国,就像是失去了土地的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更要智存高远,努力奋斗,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只有现在努力奋斗,才会在以后国家需要的时候奉献出自己最大的能量,而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一声叹息。祖国的强大,就依靠我们青年一代。我们不能像有的人那样混水摸鱼,浑浑噩噩的度过我们的漫长岁月,而是应该像陈独秀、李大钊那样为了祖国,为了未来,为了我们的美好时候而努力奋斗,挥洒青春和汗水,以后的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自己。前辈吃过的苦我们可能没体会过,那是什么样艰难险阻的滋味,但我们能竭尽全力去为国家人民乃至自己的事一定不可以懈怠。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永远存于我们心中,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榜样,也是前进的动力与方向。

【篇九】《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汲取“五四”力量

  “五四春雷人觉醒,雄狮怒吼震西方。”100年前,中国的热血青年掀起了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爱国运动,创造了以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为中华儿女留下了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五四”精神有了更加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时代价值,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五四”精神内涵,用心汲取“五四”精神力量,当好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

  从“五四”精神中汲取理想信念之力。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最鲜明的主题,“振兴中华”是“五四”运动最坚定的信念。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过得硬的政治立场,才能完成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党员干部是干事创业的排头兵、改革发展的主力军,如果信念动摇、理想迷失、精神“缺钙”,就容易被腐败、“四风”等问题趁虚而入。学习“五四”精神,首要的就是学习爱国主义精神,要坚定“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的政治立场,真正将爱国情怀融入到身边小事,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扎实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从“五四”精神中汲取勤思好学之力。“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习总书记曾强调,党员干部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率先学习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我们如今处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党员干部如果不主动学习、不善于学习,就会思想固化、停滞不前,甚至被社会和历史所淘汰。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克服“本领恐慌”,武装政治头脑,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与时俱进,才能攻坚克难,不断进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从“五四”精神中汲取改革创新之力。“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五四运动前后,梁启超、李大钊、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敢于向封建帝国主义挑战,敢于向不合理的条约挑战,倡导用民主和科学来改造中国,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充分彰显了改革创新的巨大力量。进入新时代,我们正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广大党员干部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担当,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扎实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篇十】《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一百年前的5月4日,满腔热血的中国青年走上街头,通过游行示威、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那个年代,青年们智性勃发,血脉贲张,为济世救民,不惜舍身取义,慷慨赴难。爱国志士们用实际行动,演绎了最“燃”的青春,展现了最热血的担当!

  站在一百年后的今天,沐浴着新时代的温暖阳光,我想,如果能够拥有一部时光机该多好,这样就可以乘着时光机去穿越时光隧道,去穿过山河大海,去告诉那个年代的中国青年们,如今,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盛世如你所愿。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陈独秀先生,告诉他一个世纪后,“德先生”和“赛先生”已不囿于一句口号,且早已深入人心。1915年,陈独秀主撰的《新青年》创刊。《新青年》以科学与民主思想惊醒了长期被束缚在封建桎梏中的一代青年,因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点燃了至今不灭的思想解放火炬。1919年5月,陈独秀发出了“要有相当规模的示威运动”,非人民“站起来直接解决问题不可”等口号,他在《每周评论》上连续3期出版了《山东问题》专号,详细报道了北京学生爱国运动,顺势推动了全国运动的发展。期间,他还接连发表了多篇文章,提出“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等鲜明有力的口号,以及“直接行动,根本改造”的目标,为运动指明了方向。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青年人视其为精神导师,毛泽东赞其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100年后的今天,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面对实现百年夙愿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代青年责无旁贷,亦任重道远。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百年前的李大钊先生,去告诉这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经过百年的传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且正在以其独特的姿态茁壮成长。1919年5月1日,李大钊帮助《晨报》副刊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这是在中国报纸上第一次纪念世界无产阶级的节日。在“五四”前夕,李大钊的文章第一次把“直接行动”公开提出来,为即将来临的“五四”革命风暴发出了战斗讯号。在这期间,李大钊等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运动和以工人为主力的群众斗争,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并印成传单散发。李大钊也因此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指导者和参与者。李大钊曾这样寄语中国青年: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2周年、纪念五四运动102周年之际,愿当代青年都能仰望星空,秉承先辈爱国之精神奋勇前行,并激励自己:祖国须强大,吾辈当自强。

  如果拥有一部时光机,我要去追寻更多的为了人民英勇抗争的五四先驱们,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我是中国青年,我是祖国忠诚的儿女,百年传承,今日到我,激荡未来,壮志在我,青春万岁,强国有我”,当我们吹响新时代的青春号角,当我们喊出新时代的青春口号,百年前的前辈们,你们能否听得到?

【篇十一】《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解好时代“疑难题”争当优秀“答卷人”

  去年,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合格的领导干部,不仅要能够妥善处理好日常的常规工作,更是要有发现难题、直面难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为此,广大党员干部当以《通知》的精神为“航向标”,从工作中的“硬骨头”和“痼疾”中着手,力戒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主动向重点和难题发出挑战,竞相争当优秀的时代“答卷人”。

  力戒“耳目闭塞”,炼就洞察秋毫“火眼金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对新变化新发展,需要领导干部们坚持好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问题导向”,深刻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找到症结所在,方能对症下药。为此,党员干部既要准确识别国内外大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又要深刻认识基层各项工作推进中的复杂问题和民生难题,做好化危为机的准备;同时,也要时常照镜自省,对照优秀楷模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加以重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转变以往对问题视而不见、对难题置之不理的处事方法,以敏锐眼光洞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最为棘手的难点痛点,倾听好时代的呼声。

  力戒“避重就轻”,铸成迎难而上“铁肩膀”。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攻坚深水期,面临的阻碍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值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际,党员干部本该一鼓作气冲锋向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干部却被畏难情绪束缚住了干事创业的脚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敷衍心态有之,“战战兢兢畏首畏尾”的犹豫不决亦有之。李大钊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党员干部当时刻谨记自己的初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远大的理想信念激扬超越功过的担当精神,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少一分个人得失的算计,多一分舍我其谁、攻坚克难的拼搏奋发,扛起使命,知难而进,百折不回。

  力戒“庸碌无能”,锻造披荆斩棘“金刚钻”。在各种各样的难题面前,领导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能够担当。能够担当,便是要求坚持在与前进道路上各种重难点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提高战斗本领,不被轻易打败。正所谓“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领导干部身在其位,肩负国家与人民的期望,与“位”相匹配的“为”必不可少。新长征路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有待去攻克,克服“本领恐慌”、提高战斗能力刻不容缓。唯有在攻坚克难中多经历几遍“风吹浪打”、多捧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不断砥砺治理能力、动员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补短板、扬优势,才能切实做到手中有招、心中有数,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用确定性战胜不确定性,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满分“答卷”。

【篇十二】《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在五四运动百年纪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掷地有声、震撼人心的重要讲话,深切鼓动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信仰信念信心,激励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拓展生命的宽度,丰厚人生的质感,润染时光的底色。
  苦苦探索,初现真理之光。视线拉回到100年前,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破败的国,贫穷的家。维新志士谭嗣同写下这样悲壮的诗句:“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朴实善良的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一批批仁人志士知耻而后勇,绝地而后生,蹈锋饮血,前赴后继,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经过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迷惘中的中国人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以摧枯拉朽之势,气势磅礴之力,唤醒了东方这头沉睡的巨狮,喊出了“土地不可以断送,人民不可以低头!”的口号,四万万同胞,无人不潸然泪下。五四运动拯救了民族危亡、捍卫了民族尊严、凝聚了民族力量。这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接着一代人的持续奋斗。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就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永不停步地开拓前进。
  拳拳之心,归来仍是少年。五四先驱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发表警世言论:“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人无自觉心者,其国必殆。二者俱无,国必不国。”不论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爱国心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没有一颗拳拳之心,就像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始终是一颗漂泊的浮萍,心无所依。爱国不是空喊口号,爱国主义作为科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一部分,其不光是感性的,发心的,它还是真理的,实践的。青年人要把“爱国”二字镌刻在心间,流淌于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祖国培养下历练,在立誓报国中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的经典,意思就是告诉青年人要正确处理“大我”与“小我”的关系,要把个人命运同家国命运紧紧相连,要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志存高远,勇立鸿鹄浩志。鱼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有了理想,奋斗才有目标,有了信念,人生才有航向。“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 ……始终都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在嘴边的殷殷希望、谆谆教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只有13人,到现在已发展成为国际上第一先进政党,这个过程中一串串闪光的名字彪炳史册:,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秋瑾、孙中山……他们舍生取义,用鲜血谱写胜利的讴歌,他们永垂不朽,用生命践行信念的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中国青年运动始终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就能保证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和中国青年先锋力量,始终树立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最高目标,就能确保党的事业灯烛辉煌,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强则国家强。五四风雷激荡百年,青春中国风华正茂!先驱长逝,历史已远,然天下居庙堂者与处江湖者,当以史为鉴,牢记民生之重、国运之重、使命之重。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民族的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篇十三】《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解好时代“疑难题”争当优秀“答卷人”

  去年,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精准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引导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合格的领导干部,不仅要能够妥善处理好日常的常规工作,更是要有发现难题、直面难题和解决难题的能力。为此,广大党员干部当以《通知》的精神为“航向标”,从工作中的“硬骨头”和“痼疾”中着手,力戒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主动向重点和难题发出挑战,竞相争当优秀的时代“答卷人”。

  力戒“耳目闭塞”,炼就洞察秋毫“火眼金睛”。“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对新变化新发展,需要领导干部们坚持好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问题导向”,深刻聚焦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找到症结所在,方能对症下药。为此,党员干部既要准确识别国内外大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又要深刻认识基层各项工作推进中的复杂问题和民生难题,做好化危为机的准备;同时,也要时常照镜自省,对照优秀楷模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加以重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转变以往对问题视而不见、对难题置之不理的处事方法,以敏锐眼光洞察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最为棘手的难点痛点,倾听好时代的呼声。

  力戒“避重就轻”,铸成迎难而上“铁肩膀”。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攻坚深水期,面临的阻碍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值此“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之际,党员干部本该一鼓作气冲锋向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少干部却被畏难情绪束缚住了干事创业的脚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敷衍心态有之,“战战兢兢畏首畏尾”的犹豫不决亦有之。李大钊曾说:“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的。”党员干部当时刻谨记自己的初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用远大的理想信念激扬超越功过的担当精神,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少一分个人得失的算计,多一分舍我其谁、攻坚克难的拼搏奋发,扛起使命,知难而进,百折不回。

  力戒“庸碌无能”,锻造披荆斩棘“金刚钻”。在各种各样的难题面前,领导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能够担当。能够担当,便是要求坚持在与前进道路上各种重难点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提高战斗本领,不被轻易打败。正所谓“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领导干部身在其位,肩负国家与人民的期望,与“位”相匹配的“为”必不可少。新长征路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有待去攻克,克服“本领恐慌”、提高战斗能力刻不容缓。唯有在攻坚克难中多经历几遍“风吹浪打”、多捧几次“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不断砥砺治理能力、动员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补短板、扬优势,才能切实做到手中有招、心中有数,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用确定性战胜不确定性,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满分“答卷”。

【篇十四】《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近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震撼开播。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由张永新执导、龙平平编剧、于和伟、张桐、侯京健、张晚意等联合主演。以史为据、以人为本的创作原则,呈现历史真实,传递爱国情怀,重温党的初心。首播后反响热烈收视率不断攀升,特别是张晚意饰演的陈延年一角,颇受观众喜爱好评不断,新生代演员抗领大旗,颜值演技双双在线。

  电视剧《觉醒年代》首次全景式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和历史画卷,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真实地再现了一百年前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峥嵘岁月。其中,张晚意饰演的陈延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党早期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于和伟饰)的长子,曾为中国解放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该剧的导演张永新在采访中也表示:“张晚意成功塑造出了陈延年这种后生可畏的气质和气势,本身陈延年在剧中的戏份吃重,而张晚意又是年轻演员,但他的戏很稳,可塑性也很强,角色最后呈现出来的状态,与人物十分契合”。

  对于陈延年一角的塑造,在很多细节上足以印证了张晚意的用心程度,首先是人物的台词方面,少壮有志铿锵有力,一字一句均完美表现出了角色不同于常人的胸怀与筋骨。其次是人物内心戏份的演绎,因与父亲聚少离多而产生的生疏感和敬畏心拿捏的恰到好处,真实还原了人物内心渴望新知识新眼界却又碍于父子关系的这种矛盾心理。最后是张晚意对于人物小细节的添加,在拾金不昧的那场戏中,陈延年与弟弟在原地等候失主,碰到醉酒的外国人前来打招呼,陈延年第一反应是用手将弟弟护在身后,担当与勇气尽显,也因此而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网友评价张晚意“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实力”。从《林海雪原》到《莫斯科行动》,再从《共产党人刘少奇》到如今热播的《觉醒年代》,张晚意在荧屏塑造了多个正义、正直、意气风发的正面角色,均取得了不俗口碑。先天的外型优势加之细腻的演技功底,令观众和粉丝对他的影视作品抱有一定的期待,且每一次均能递交高分答卷。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张晚意的另一部作品《风起霓裳》正在湖南卫视金鹰剧场热播中,此次他所饰演的“曹王”倾心权势、野心勃勃,在亦正亦邪间无缝切换。结合他今年的另一部待播剧《乔家的儿女》,可谓是开年霸屏未来可期。

【篇十五】《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觉醒时代》这部剧以1915年起始,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读物,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继而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等历史事件。以陈独秀、李大钊等爱国救国人士为第一视角,更加真切的突出了一百年前,被政府压迫的人民的艰苦和当时受辱的旧中国,内有政府的不作为,外有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入侵,这时就体现出了陈独秀等爱国人士,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的大义,也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是在危难中凝聚而成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在危急的时刻一批批的爱国人士将生死置之度外前赴后继的希望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经过了一系列的探索,在俄国的十月革命过后,给了中国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于是乎中国共产党高举以马克思主义道路发展的旗帜,用以气势磅礴的力量,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巨龙,经过党的一百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事实上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道路是唯一也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一条道路,也是一项需要时间发展的长期任务,需要我们一代接一代的人民永不言弃的努力奋斗,在当今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建党100年的时候,我们国家从刚开始的一青二白到如今的蓬勃发展,都是在一代代像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领导者的带领与努力下,一步步完成的,在政治方面,我们的港澳回归,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互赢,成为常任理事国等等,在科技方面,我们从靠外国进口到自主研发,中国天眼,是世界最大的望远镜,北斗卫星,再到登月,这都是一代代先驱者的努力才让我们可以生活的如此平静祥和,就拿这次的疫情来讲,我们国家严阵以待,我们的党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颁布一系列的利民政策,以人民为中心,与他国形成强烈对比,我们努力控制,严加防范,响应党的号召积极采取防范,医护人员也日以继夜的研制疫苗,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领导和国家的强大。

  我们作为青年一代要将爱国铭记于心,国就像是肥沃的土壤,我们就像花朵一样,若是离开了国,就像是失去了土地的花,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更要智存高远,努力奋斗,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所以只有现在努力奋斗,才会在以后国家需要的时候奉献出自己最大的能量,而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一声叹息。祖国的强大,就依靠我们青年一代。我们不能像有的人那样混水摸鱼,浑浑噩噩的度过我们的漫长岁月,而是应该像陈独秀、李大钊那样为了祖国,为了未来,为了我们的美好时候而努力奋斗,挥洒青春和汗水,以后的你会感谢现在努力的你自己。前辈吃过的苦我们可能没体会过,那是什么样艰难险阻的滋味,但我们能竭尽全力去为国家人民乃至自己的事一定不可以懈怠。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永远存于我们心中,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榜样,也是前进的动力与方向。

【篇十六】《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谁能想象当你长期地身处黑暗无光的密室中的感觉?谁又能想象如果密室中还有让你恶心的老鼠、蚊虫不停地侵袭你的感觉?我想象第一种情况下的感觉要么绝望等死,要么寻找出口求生。我想象第二种情况下的感觉要么在恐惧中等死,要么消灭老鼠、蚊虫,寻找出路。

  黑暗的旧中国与黑暗的密室何等的相似啊!在那个年代,有多少人或许已经习惯了在绝望和恐惧中等死。因为他们无能为力,他们只能如此。

  但是,还有一些人,如: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毛泽东、周恩来等等。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畏流血牺牲。他们在为中华民族找出口、他们在为中国人民寻出路。

  他们的名字和壮举,他们的斗志和精神影响着周围的人,他们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由他们策划的“五四运动”震醒了国民的人性。从此中国大地到处都有了觉醒的种子,从此中华民族进入了觉醒年代。

【篇十七】《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以“青春”为帆开启人生的远航

  1919年5月4日,一场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开启了青春的旅程,一腔热血激起国民的爱国心,一身正气从此记录在中国的革命史中。在这100年里,五四精神时刻引领着我们砥砺前行,树立远大理想,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不断献身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青春很短,只不过一瞬就远去。在这有限的年华中,有的人虚度光阴,有的人碌碌无为,但也有的人不断挑战自己砥砺前行,在青春的航程中投入心血、挥洒汗水。青春很长,需要我们去好好经营。习总书记说: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作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身上的担子可是不轻的,如何挑起重担,如何让自己在未来反思中不悔恨羞愧?不断树立理想、担当奋斗和学习本领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继承和发展上一代人的精神接棒,在无悔的青春中,不负人民,无我奉献。

  新时代新青年应志存高远,在青春的远航中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理想似一个指向标,在人生的道路上指引着我们前行;理想,似一座灯塔,在偶遇迷茫时告诉我们彼岸的方向。青年马克思树立理想信念,自身投入到伟大理论创建中;青年习近平立下鸿鹄之志,身先士卒引领梁家河摆脱贫困。在新时代中,我们在前行中总会遇到一些新的挑战,或荆棘险阻,或峰险难走,迷茫胆怯或许是你的第一反应,但心有理想信念,会使我们的心更加强大。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五大关”,或行或止,或懦或勇,只有我们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才能让我们心有猛虎,逢难必过,只有我们坚持以民为师、以民为重,不忘理想初心,才能不负青春、不辱使命,接棒属于我们的新时代新征程。同时,我们要永葆心中的五星红旗,爱国、爱党、爱社会,以赤诚的心奉献祖国、奉献人民,用一生的心血和汗水为祖国的发展增添力量。

  新时代新青年应保持本心,以担当的品行把好手里的船舵。五四运动中,无数青年学子以国之运为己之担当,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青年创办杂志引革命洪流;抗战革命中,青年毛泽东持笔持戎,秉心中之担当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正值青春的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不同于战乱,不必要颠沛流离,但我们仍身兼重大使命,不能懈怠,国家的繁荣富强还需要我们,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时刻保持自身的战斗力,下基层、走群众,在险境中劈浪斩棘,争做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身。

  新时代新青年应以学为本,提高综合素质战“巨浪”。习近平说:“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当今世界,知识信息快速更新,学习稍有懈怠,就会落伍。”面对新挑战,青年不仅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还需要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坚持学无止境,面对知识如饥似渴,掌握知识更进一步,积极探索新领域、新技能,锤炼自身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群众,同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民为师,不断汲取朴素知识,使自身融入到服务中去。此外,我们还需要培养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断修身立德,在大是大非面前明辨是非,认清世界变局,切勿人云亦云、盲目更风,巧拒形形色色的诱惑,树一身正气,并居安思危、饮水思源,心怀感恩之心,不断培养自己回报国家、社会和人民,在前进中体现人生价值。

  每个时代都是一场长征,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人接班人,在这跨世纪的接力中,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以国之重任为己任,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行,永葆五四精神火炬生生不息,风雨兼程地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篇十八】《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推翻三座大山,哪里有那么容易。光是击退帝国主义的胜利曙光,也还是近一两年才依稀可见。

  革命可不仅仅是彻底推翻三座大山。或者说,推翻三座大山,仅仅是清空场地、方便我们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新的开始。

  《觉醒年代》确定的方向,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确定的步骤,就是必先推翻三座大山,然后才好建设社会主义。

  七十年来,我们先是向苏联学习,而后向美国学习,初心从来没有变过,我们向苏联学习不是为了变成苏联或者取代苏联,我们向美国学习不是为了变成美国或者取代美国。

  我们向对手学习,我们向敌人学习,乃是为了让自己有力量击退帝国主义的围攻,乃是为了让自己有力量涤荡封建主义的遗毒,乃是为了让自己有力量摆脱对官僚资本主义的依赖。

  《觉醒年代》讲的是一群找路的人。

  可是路也不是那么好找的。即便是找到了,依然免不了全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况且,我们还没有真正找到。况且一路行来,有太多的人觉得累了,想要打退堂鼓了,不想走了,害怕继续前进划到脚趾甲了。

  所以若说感想,这部剧,大抵是激励有志于前途的人们,不要停下来,不要辜负过去吧。

  我不觉得“这盛世如你所愿”,常在想“谁是那个找路的人”。

  这条路史无前例,每一步,都要找。

  尤其是今天,尤其是现在,尤其是河里的石头,都被摸得差不多了的时候。

【篇十九】《觉醒年代》心得体会

  党史学习要“耳到”“眼到”“心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基层党员干部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来龙去脉,在学习党史时注重“耳到”“眼到”“心到”,在红色歌曲中聆听党史,在历史剧作中了解党史,在革命圣地里学习党史,经常回忆,深入思索,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红色歌曲中聆听党史,让伟大事业“不绝于耳”。优秀的红色歌曲以其高亢嘹亮的旋律、催人奋进的词作激荡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弦。红色歌曲中的党史,是《红梅赞》中江姐英勇就义时的英雄豪胆,是《我的祖国》中志愿军战士无畏向前的爱国情怀,是《赞赞新时代》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红色歌曲作为联系党史的纽带,不能将其束之高阁,基层党员干部要注重对红色歌曲的保护与开发,通过在各部门各单位举办红色歌曲演唱活动,并加入全新的演奏形式,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红色歌曲常唱常新,让红色歌曲中的党史“不绝于耳”。

  在历史剧作中了解党史,让伟大事业“尽收眼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党时,每一件文物都十分珍贵,每个情景都耐人寻味。近日,大型历史剧作《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热播,全景展示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清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影视作品作为重现党史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地回顾那段历史,基层党员干部要运用好基层党建APP等信息平台,做好对党史剧作的宣传活动,在信息平台上分享观后感,引发更多人的关注与讨论,感怀先辈们接续创造的丰功伟绩,让历史剧作中的党史“尽收眼底”。

  在革命圣地里学习党史,让伟大事业“扣人心弦”。党史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走出房门,去到革命圣地汲取精神养分。革命圣地作为承载党史的载体,能够让我们在圣地重游的过程中汲取营养,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党史,要将挖掘宣传当地红色资源、革命圣地等结合起来,利用闲暇时间去实地考察学习,了解革命圣地背后隐藏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感悟伟大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并在共产党员网上投稿撰写心得体会,积极引导更多的人重游革命圣地,让革命圣地中的党史“扣人心弦”。


查看更多写作素材相关内容,请点击写作素材

2024 飞达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