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eidashipin.com--写作素材】

为了探索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有必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和表达方式也不同,因此论文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论文可分为理论论文、实验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论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扶贫论文精准扶贫论文的文章5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扶贫论文精准扶贫论文

  现在已经不是越穷越光荣的年代了,学子面对家庭的贫困,更多的是无奈、无助、困惑,相对于富家子弟,他们的心灵往往更为脆弱。国家的助学政策、众多的慷慨之士,无疑给他们的求学提供了可能性,然而部分实施救助的人在崇尚作秀的不良风气下,对本充满爱心的助学行动,采取大肆宣传的模式,录像、拍照、宣传、报道,在这样的活动中,很多学子不堪其累,贫穷得到曝光,隐私得到展现,部分学生的个人自尊得到一定程度的戕害。感恩的眼泪不一定非要通过镜头来检验,捐资助学的善举不一定非要呈现在广大的电视观众的面前,物质的帮扶的同时莫忘精神帮扶。

  扶贫还要扶心。要时刻注意呵护学生的心灵,保护他们的自尊。现在的扶贫助学模式,往往是“一帮一”的模式,谁帮谁双方都知道,这种结对帮扶在方便、快捷、便于联系的同时,其实还有很多弊端:帮助者是否应该得到被助者的报答?被助者是否就应该念念不忘被帮扶而感恩的情感包袱?被助者不感恩是否应该受到谴责?不感恩是否帮助者就应该中断施助?曾经见到报道,一个得到救助的学生几年里连个电话也不打,连封信也不写,更没有登门道谢的事情,施助者感到委屈,叫屈的同时甚至想停止救助。报道以来,媒体和社会纷纷谴责被救助的学生,大谈必须实施感恩教育。我们承认这样的学生也会存在,但在谴责的同时,谁又会理解得到救助的学生的那颗过分敏感的心灵呢?他们没有感恩的举动,不一定是人品所致,很可能是别有隐情。所以,现在提倡的“暗助”还是十分可行的,这种暗助正是对学生心灵的最好呵护。有个学校为了帮助贫困生,根据食堂电脑统计,针对每个月花费伙食费最少的那部分学生,学校都会偷偷为其在餐饮卡里注入一定量的伙食资金,这样既帮助了学生,又有效的保护了学生的面子,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暗暗地感恩社会。

  忽然想起了前几年报纸上登的一个小故事,一个盲女为了自食其力每天站在街头卖花,一个企业的老板看到后慷慨解囊,拿出一大笔钱交给盲女生活用。固执的盲女谢绝了企业老板的好意,一分钱不要。企业的老板改变了办法,从此他天天到卖花的盲女前买花,有时候自己忙就派自己的员工去买花。卖花的盲女因为能够自食其力而由衷的快乐,那个聪明善良的老板因为助人也感到了由衷的快乐。那个企业的老板实在可贵,他用自己的善良帮助了人,更可贵的是他保护了盲女的那颗心灵。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帮助方法的不当很容易造成受助者的“接受施舍”的认识误区,这时候的帮扶就成了拆了心灵的“东墙”去补充物质的“西墙”的举动了。

  给学生一个捐资助学求学的机会,要给学生一份情感上的体谅和态度上的温情,更要给学生一个健全的人格。不要给学生贴上贫困的标签,不要让每当新学年伊始的扶贫助学再成为教育四季歌中一段悲情旋律,莫忘扶贫还要扶心,真正让受助的学生成为学有所成、心智健全的完美无瑕的人。

第2篇: 扶贫论文精准扶贫论文

  摘 要:为促进我国各个地区的均衡发展,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持续开展脱贫攻坚行动。产业扶贫属于长效稳定的脱贫策略,能够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基础动力,也是现阶段重点开展的扶贫策略。目前,产业扶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整体效果有待提高,为此相关地区应当深入研究,充分利用小额信贷,提高产业扶贫的效果,转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认识,建立起完善的金融体系,实现扶贫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贫

   扶贫小额信贷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政策基础,主要针对人群是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体,是我国相关部门实施的精准扶贫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扶贫小额信贷打破了抵押的限制,针对存在创业意愿,具备一定技能的贫困人群均可以发放贷款,在利率上也给予贫困人群充分的优惠,最大程度上降低贫困户的还款压力,增强其贷款意愿,为开展深度产业扶贫提供了资金保障。

   一、当前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一)扶贫精准度不足

   银行机构发放的小额信贷强调风险的可控,需要保证自身财务体系具备可持续性,为此银行乐于将扶贫小额信贷发放给中高端的收入稳定农户,极度贫困的农户往往无法获得这种贷款。部分地区在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过程中设置门槛不合理,需要人员担保或财产抵押等,很多贫困农户不具备担保条件,因此无法获得贷款。另外,受到现金流以及回报率等因素的影响,部分银行会将贷款资金投入到农产品流动以及大规模养殖户中,很多贫困户无法获取贷款,精准扶贫形式化严重[1]。

   (二)扶贫工作考核机制不完善

   扶贫小额信贷利率和成本无法相抵,国家对于这类贷款的应用范围和受众群体存在明确的限制,信贷机构进行贷款管理难度比较大。一些地区单纯将贷款发放率作为主要指标,忽视了成本控制等环节,这也影响了扶贫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国家扶贫政策的推进。

   (三)金融服务缺乏创新

   现阶段,农村等贫困地区的金融体系尚不完善,与国家要求的扶贫攻坚目标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各类金融产品无法满足产业扶贫的发展需求,贷款调研周期过长,评估难度较大等问题突出,急需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

   二、扶贫小额信贷助力产业扶贫的策略

   产业扶贫是农村地区开展扶贫工作的有效策略,通过引入相关产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區贫困问题。

   (一)建立风险控制机制,提高金融意识水平

   为实现产业扶贫的基本目标,相关地区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农产品期货市场,银行等机构结合期货市场对价格以及市场供求的预期,最大程度上规避各类信贷风险。大力发展农业衍生品交易市场,组织农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到具有交易的各个环节,实现农业信贷的证券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地区,提高农村信贷金融体系建设水平。同时,大力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在申请贷款期间需要为银行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明确自身的还款能力,按时归还贷款,不断提高自身经营水平,实现收入增长[2]。

   (二)全面开展建档立卡工作

   为实现国家关于精准扶贫的基本要求,各个地区需要大力开展贫困人群的建档立卡工作,确保扶贫小额贷款能够发放到真正有需求的农户手中。在实际操作中,相关结构可以充分利用信息互联网等新技术,建立网络化的扶贫平台,构建起脱贫指数系统,通过大数据对贫困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明确贫困人口的具体分布以及脱贫状况。同时,改革担保方式,将房屋、土地经营权纳入担保范围,建立起改革机构的金融服务平台,实现金融产品的绿色发展。

   (三)加强政策扶持

   为提高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的积极性,相关机构应当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针对地区扶贫发展具有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给予税费减免,大型金融机构贷款发放超过一定比例,政府部门也需要给予奖励政策扶持。建立起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专项扶贫相结合的完善机制,不断完善金融机构的补偿机制,对于失信个人进行必要的处罚,维护金融机构的基本利益。

   三、扶贫小额信贷助力产业扶贫案例

   兰考县杜寨村属于典型的贫困村,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村支书引进哈密瓜种植项目,为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村支书和贫困农户带头种植。为降低贫困户的经营风险,向贫困户发放保证资金,免费赠送哈密瓜秧苗,政府部门给予该地区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支持,降低了利率。同时,为形成规模化种植,成立了专门的哈密瓜种植合作社,聘请农业专家讲解哈密瓜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种植水平。政府部门积极为农民开发市场,改造种植大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该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显著增长,其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3]。

   结束语:

   扶贫小额信贷是国家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政策,为此相关地区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引进适合区域发展的产业,金融机构也需要适当降低贷款门槛,通过多种措施,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地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伟.三河市:周密部署强举措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A].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改革开放丰碑伟业论文集[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18:2.

   [2]刘建,吴理财.制度逆变、策略性妥协与非均衡治理——基于L村精准扶贫实践的案例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27-134+169.

   [3]拜茹,尤光付.自主性与行政吸纳合作:乡村振兴中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机制分析[J/OL].青海社会科学,2019(01):72-80

    

第3篇: 扶贫论文精准扶贫论文

  多方助力谋精准,多管齐下显神通

  不再有,“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的愤怒;不再是,“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艰辛;不再闻,“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窘迫。干部书记工作队,助推贫困户载致富大礼包,舍贫困大包袱,奋力奔向山头的太阳;精准扶贫的小车,正奔赴历史的大舞台。这正是多方助力谋精准,多管齐下显神通。

  多方助力谋精准,多人奉献展担当。

  全面小康,一个不少,是国家的担当;一村一户一策,是基层干部的担当;告别繁华,反哺农村,是当代青年的担当。精准扶贫之所以能实现精准,是因为无数次的“跑断腿”、“磨破嘴”,是因为无数人的担当。秦玥飞耶鲁毕业,带着“黑土麦田”在各地乡村栽种科技兴农之花;黄文秀拒绝优厚待遇,带着对故乡的热爱,在百色点燃希望之光……无数人肩负生命的重量,穿过学以致用的关口,走在知行合一的扶贫路上,为贫困户撑起生命之伞。

  多管齐下显神通,多政齐施为根源。

  多管齐下不是表面的种类繁多,而是指向同一个目标拨除穷根;不是许多政策的简单相加,是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生态,健康,是可持续致富的百年大计;教育是扶“智”、强“志”,实现“智富”“志富”的有利保障;产业,就业是释放农村生产潜力的重要途径。扶贫不是发钱,不是慈善,而是指引方向、点燃动力。宁夏枸杞,闻名遐迩,却一度成为葛朗台箱中落灰的金子——没能带种植户脱离贫困。精准扶贫实施后,从副产品加工到海内外线上线下销售,交通、网络,教育逐步完善,宁夏插上了金色的翅膀。多管齐下,拔除穷根!

  扶贫漫漫其修远,上下求索当自立。

  “民生在勤,不索何获?”虽有多方助力,脱贫的小车还要贫困户自己来蹬;纵有多管齐下,致富的礼包还要贫困户自己经营。贫困不是福利的申请理由,坐等不是扶贫的欢迎对家,高呼万岁也不是对扶贫工作的最强回应。只有汗水,才能真正打开致富大礼包!

  多方助力,践行“德莫高于爱民”的金科玉律;多管齐下,实现“善理疾者察其本”的庄重誓言;砥砺奋斗,表明“勤则不匮”的坚定信念——脱贫攻坚,使命必达;全面小康,擂响强音!

第4篇: 扶贫论文精准扶贫论文

  广东省深圳市的渔民村地处深圳河畔,毗邻香港,现为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所属的一个村级社区。改革开放前是隶属广东省宝安县深圳镇管辖的一个小渔村,历史上渔民村的村民,在深圳河入海口一带以捕鱼为生,生活贫寒,以船为家,四处漂泊,无固定居住地点。解放后渔民们才上岸定居组成村落,始称渔民村至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国边陲几百人的小渔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利用政策和地理优势,勤劳吃苦的渔村人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水边小村落,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雅,高楼林立,城市功能与基础设施齐全,欢歌笑语,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渔村,成为我国经济特区政策的落实与实施,农村改革工作开展的成功典范明星村,也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首次南巡视察之村。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给渔村面貌带来了的彻底的改变,渔民村的历史变化就是党的政策在全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成果的缩影,村民在过上富足充裕生活的同时,思想上也随之有了深刻地认识: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能留下先人历史的脚步,留给子孙后代的精神财富是什么,继承中华优良的传统,以史为鉴,继往开来,记录渔民村几代人艰苦奋斗的生活经历,用什么方式展现出来,经过广大村民反复商讨研究,最后决定在村里建一条三百五十米长的铜铸壁雕文化长廊,用特殊的文化表达形态来纪念这些历史,告诉后人,是新的社会制度,改革开放的政策,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打渔人的命运,才能够真正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

  沿着进村路上而建的渔民村文化长廊总长度有350米,铜铸浮雕二十幅,共分“春到渔村”“海上漂零”,“翻身解放”,“上岸定居”,“兴建家园”,“彷徨岁月”,“边防旧事”,”改革开放”,”万圆户村,“旺地盛事”,“握手楼群”,“三个代表”,“旧村重建”,“渔村新貌”,“文明社区”,“融入都市”,“小康生活”,“与时俱进”,“美好明天”,“缅怀伟人”。画面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渔民村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用写实的艺术方式,鲜明的文化品牌符号,书写了中国农民脱贫致富,走向辉煌的篇章。

  以上二十幅铜铸浮雕,每一幅画面就是渔民村的一段真实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翻天动地变化的历史写照,从渔民村的各阶段的历史发展变化,诉说了深圳经济特区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进程,展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增长,举国上下繁荣富强的壮观历史景象,讴歌了改革开放政策,给人民带来的美好未来。文化长廊雕塑所呈现出的内容,是采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过程中的特殊结点,充分运用不同的文化视角和符合社区村民大众的审美倾向,欣赏品味,运用当今最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的雕塑艺术,系统完整地再现了历史经典事例,来见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让历史和实践证明渔民村就是中国全面改革建设和开放发展的成功楷模,展示了渔民村与时俱进的情怀,每当提起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会有让人展望深圳的辉煌,每当提起深圳的发展历程就会让人回望渔民村的成长。在这里用文化雕塑的表达方式告诉世界,记录渔民村历史的轨迹,发展历程,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篇章,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文化雕塑长廊成为了渔民村闪光的文化品牌。

  品牌是指能够给拥有者代来提高和产生增益的无形资产的称谓,其载体是用以和其它同类型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品牌一定要有个标识作为载体。能够触动受众心理活动的标识才能够称为品牌,文化是一种以社会现象为主要功能特征的概念,文化的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和实质是其价值,文化符号,及个性。文化品牌的社会效益是深远的,从人类文化发展史进程来看,文化品牌它最原始的目的就是让人们通过一个比较容易记忆的形式来铭记某一事物或某段时空的历史过程。渔民村正是采用了文化长廊壁雕这一文化艺术形式,来展现历史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每当人们目视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去回顾那一幕幕切身感受的真实的历史生活过程。文化长廊已然成为了渔民村文化建设中地标式的品牌标识。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几十年来的过程中,渔民村用它典型辉煌的成果,向世人展示其在全国村级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中改革的发展变化,成功典范,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发展起到了榜样作用。引起了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邓小平先生于1984年1月25日南巡时就首访渔民村,在村中先后视察了村委会,文化室后高兴地说:“这里物质文明先进,精神文明也先进嘛。”看完了渔民村,邓小平说了这样一句话:“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证明我们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正确的。”2010年9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深圳考察期间,专程来到渔民村社区,实地了解村民生活状况。渔民村的文化长廊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他仔细察看,不时地询问有关情况。在村中文化广场上总书记高兴的说:“你们渔民村发生的巨变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充分证明改革开放确实是富民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走下去。希望渔民村社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发展经济上有新作为,在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上有新进展,努力建成文明和谐社区,让社区群众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在渔民村的各个建设发展时期党和政府时刻关注着这个小渔村,胡耀帮,邓颖超,王震,廖承志,扬尚昆,田纪云,叶选平,李长春,贺国强,刘淇,张高丽,胡乔木,王兆国,令计划,王沪宁,,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各级党政组织,社团及社会明人,多次到访,视察指导,参观学习。在新形式下,特别是在渔民村通过旧村改造建成了花园式城市社区后,在改善了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加强了文化设施的建设。小区内建了3000多平米的文化广场,多个文化宣传栏,艺术长廊,文化中心,图书室,娱乐室等文化设施。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上一个新台阶:2004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文明办,深圳市委宣传部,在渔民村文化广场举办“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全村及社会各界2000多人共享文化盛宴。2010年8月21日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渔民村为辖区群众奉献了一台高水平的文艺演出,共同庆祝深圳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粤剧节,各种文艺活动团队,“百姓讲坛”,各类生活文化知识讲座,渔民村图书馆,自助流动图书馆,等等各种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每天都在小小的渔民村里重复地进行着。

第5篇: 扶贫论文精准扶贫论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个“而”字用得并不好,让人们都觉得,造成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原因,就是仓廪不实、衣食不足的所谓“贫穷”。

  而我认为,这个地方应该用“乃”,不是表示充分性的“就”,而是表示必要性的“才”。仓廪实、衣食足只是人们脱离贫穷的必要的第一阶段。而我们是走在第二阶段的路途之上,我们身上的贫困却不为人所知。

  贫困是一种疲惫的滋味,生命只有奔波,而没有歇息。庄子有云:“贫也,非惫也。”在庄子看来,精神上的疲惫比生活上的拮据还可怕。当如日中天的张国荣淤积一腔难以言说的孤独在空中划出一道凄美的弧线,与梦中的《霸王别姬》一同浮沉,他一定明白了,肉体的拼搏怎释化得了精神的疲惫。疲惫并不一定只属于穷人,内心的困顿感总是能够穿越富与穷的界限。现代人学会过一种松弛而有朴素信仰的生活,其实就是脱贫。从地里走出来的人们,重拾一颗走回地里的心,就是精神上的贵族。

  贫困是无所事事,无所担负,生命只有索取,而没有奉献。每个人在生命历程中都会有所肩负。很多人错误地把这种肩负,当成了贫困,并不断抱怨。其实他抱怨的并不是肩负本身,而是自己的脆弱与无能。所以恰恰相反,能够有所肩负,扛起家庭的重担与社会的责任,让自己觉得“有用”,让家人觉得“安心”,让社会得到的,多于从社会汲取的,才会幸福相随,富贵相伴。现代人的财富并不是用实际占有的来度量,而是用实际施与的来度量,因为我们终于了解到,只有带来幸福感的财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贫困是永远学不会满足,离不了一颗名利心。对于和平年代的现代人来讲,穷与富都是相对而言。那些成天念着“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往往并不是穷人。于丹在《百家讲坛》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狗问妈妈,“如果把我的尾巴比作幸福,为什么我拼命抓它都抓不到呢?”妈妈说:“不要紧,走走看。”狗走了几步,终于发现,他的幸福总是跟在他的身后。

  从杭州纵火案的保姆,到那位每月辛苦还六千房贷的教科书式老赖,他们拼命地想抓住幸福的尾巴,然而都事与愿违。一个人是不是困窘于贫困,其实在于他对所谓贫困的接受程度;是不是惶然于富贵,也在于他对失去富贵的接受程度。这其实是一种智慧,所以才有那句“最糟糕的贫困,莫过于智力贫乏”。如果保姆能安然歆享女主人和她的友谊,如果“老赖”能够依法缴纳赔偿金,如果刘鑫能够在第一时间抚平江歌妈妈的创伤,他们不仅不会撞见自己那么恐惧的所谓“贫穷”,人生反而可以走开去,而不必陷于如今的窘境。

  不得不承认,经济的问题、生存的困窘的确会牵累人的心灵选择。每个人都有心为形役的痛苦。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比任何世代,都更有条件拥有一个安稳坦荡的内心境界和无所拘囿的人生态度,比任何世代,都更接近真正的富裕。

  致富之路,我们都才刚刚开始。


查看更多写作素材相关内容,请点击写作素材

2024 飞达教育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28号